理论教育 米业概况:景德镇的徽帮和豫章帮悄然名存实亡

米业概况:景德镇的徽帮和豫章帮悄然名存实亡

时间:2023-08-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景德镇的米商,除了徽帮外,还有以江西籍人为主体的“豫章帮”。到了30年代初,米业界的徽帮和豫章帮,可说是名存实亡。1930年7月,红军第一次攻占景德镇后,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景德镇米业同业公会于1931年10月15日宣告成立。从此,米业打破了地域、行帮的界限。民国32年11月17日,由于同业公会主席余端甫(浮梁人)辞职,全体会员会议选举了徽帮中的王春和米号的王维之为理事长,王维之主持同业公会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米业概况:景德镇的徽帮和豫章帮悄然名存实亡

明史》卷224页《陈有年传》载:“明万历年间,南畿浙江大饥,诏禁邻境闭籴,商舟皆集江西,徽人尤众。”这说明,徽州人至少在明代万历年间,便在景德镇扮演了米商这个重要角色。大约在民国6~7年间(1917年—1918年)徽州籍的米商自发成立了“徽帮”。徽帮以黟县、婺源、休宁等地米商为主体。到20年代后期,徽帮中较大的米商有大生、黄全大,公和豫、豫丰原、汪吉祥等20余家。

景德镇的米商,除了徽帮外,还有以江西籍人为主体的“豫章帮”。徽帮和豫章帮势均力敌。论经济实力,属徽帮大,论店号数,属豫章帮多,但是,各行帮的粮行和米号不可能真正抱成一团,来同异帮结下芥蒂,相反地,为了个人的利益,有时会与异帮的米号、粮行大老板配合默契,垄断粮食经营,大鱼吃小鱼。

到了30年代初,米业界的徽帮和豫章帮,可说是名存实亡。1930年7月,红军第一次攻占景德镇后,在革命形势的推动下,景德镇米业同业公会于1931年10月15日宣告成立。从此,米业打破了地域、行帮的界限。首任常务委员和执行委员属徽帮的有:王济祥米号(王石泉)、济记米号(查紫祥)、义丰源米号(胡润德)、黄元记米号(黄步青)。(www.daowen.com)

民国32年(1943年)11月17日,由于同业公会主席余端甫(浮梁人)辞职,全体会员会议选举了徽帮中的王春和米号的王维之为理事长,王维之主持同业公会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

抗战胜利时,景德镇的粮行和米号星罗棋布,多时达到260多家(包括大批肩商和摊贩)。其中徽商60多家,他们都拥有一定的资金和店面。从20年代至40年代,徽商中较大的粮行有:陈复顺粮行(三间庙)、李裕太粮行(三间庙)、吴凤泰粮行(三间庙)、汪吉祥粮行(三间庙)、陈复茂粮行(三间庙)、徐义源粮行(麻石下弄)。米号有:王春和米号(石狮埠)、大生米厂(大弄口)、公和豫米号、济记米号(富强弄)、开记米号(毕家弄)、黄元记米号(詹家弄)、泰丰米号(三间庙)、润丰米号(三间庙)、豫丰源槽坊(三间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