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徽商:徽州商人的经营之道及其影响

徽商:徽州商人的经营之道及其影响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明代中叶算起,徽州人在景德镇称雄商业、金融业达400多年,左右着全镇的经济命脉。徽州,处在崇山峻岭之中,田畴稀少,土地硗确,道路崎岖,交通阻塞。徽商这种铢积寸累、克勤克俭的作风,是遵循所谓“经商有道,财从道来”原则的。徽州商人所以取“以诚待客”之道,是因为徽州地区既是商贾之乡,又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之称。

从明代中叶算起,徽州人在景德镇称雄商业金融业达400多年,左右着全镇的经济命脉。为什么徽商能够做到这一点,根据有关资料和老年人的回忆,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能刻苦耐劳,有一股“徽骆驼”精神。

徽州,处在崇山峻岭之中,田畴稀少,土地硗确,道路崎岖,交通阻塞。这种地理环境,胁迫着徽州人不得不离开温柔慈爱的家庭而只身外出,去找新的道路,开辟新的领域,结果创出了一条通都大邑、反馈经济的道路来。徽人胡适先生把这种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品格称之为“徽骆驼”精神。

旧时的旅景徽人,大都过着夫妻分居的生活,家眷均在原籍故里。一年回家探亲一次,往返均步行,单程也需三至五天,累得脚拐腿酸,几天才能恢复。未婚之人也都回乡成亲,留眷于里,代己侍奉高堂,料理山场田地;自己则一心一意在镇“做生意”(徽州人把经商的店主、店员、工人,统称为“做生意”)。来镇做生意的,先当三年学徒,继当三年“半作”;再经过数年和十几年的含辛茹苦,职业上才开始分化,有的经商,有的从政,有的行医,有的执教,而大多数还是当店铺员工。经商的,或者是自己省吃俭用,积聚一些资金,或者向亲朋和富户借贷,筹措一点资金。就这样撑起门面,独立或搭股经营,从小到大,逐步发展。这是徽人经商发迹的一般道路。

徽州商人是勤奋俭朴的。他们不辞劳苦,富有进取精神,遇事精打细算,不沾染奢侈风气。哪怕是一根草绳,一个蒲包,一张荷叶,都不使它浪费。店主经常提醒与告诫员工“勤俭犹如居家”。制订的严格店规,全店同仁必须恪守。店中原料、商品,实行严格管理,指定具备业务知识、商品知识和经验丰富的员工负责收藏、检查、翻晒,不准霉烂变质。否则,即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有的员工为此而打掉饭碗。徽商这种铢积寸累、克勤克俭的作风,是遵循所谓“经商有道,财从道来”原则的。许多徽商正是由创业的兢兢,达到成业的煌煌。即使一旦发迹成了巨商大贾,他们也还是牢记着勤俭起家、艰苦创业的往事,照旧省吃省用,淡饭布衣,不雇佣人,以廉守业。在经商创业、守业和讲究经济效益等问题上,徽州人有他自己传统的古训。胡宏发的创始人胡瑞芝在店内小花厅里挂着一副对联:“艰苦创业,毋忘先志;忠厚传家,佑启后人”。这个店是合股经营的,但每届管事(经理)都能以此作为自己的思维模式,身体力行,致使持续100多年,发展成为镇上的首座南货大店。

第二,凭借地域和宗族势力,实行商业垄断。

徽州商人的宗法观念一直是很强的。为了获得丰厚利润,排斥市场竞争,他们利用乡党力量和宗法势力,控制着镇上的绝大部分行业。所雇用的伙计员工,多为自己的族人和同乡,不容外籍人插足。像绸布业,就是清一色的黟县人。有几家南昌人开的布店,只能经营土布和夏布。不同籍贯的,经营业务又各有侧重。如钱庄业主要是黟县人;典当业主要是休宁人;杉木业主要是祁门人;茶叶业主要是歙县人;南货业主要是黟县人,其次是婺源人;酱园业主要是婺源人;凡是带“通”字招牌的,不管是钱庄业、南货业、还是酱园业,均为婺源施姓人所开设。

清末民初以后,徽商各行中的资金雄厚、名闻遐迩的名牌字号有:

钱庄业:吴隆元、大有恒、何广有、恒大、怡和昌、元兴昌;

典当业:朱大和、庆怡、庆泰;

银楼业:乾泰永、汪永元;

绸布业:和生、道生、德润、大同、大生、顺昌、华昌、永和栈、顺和栈、怡和栈;

药业:保元堂、种德堂、万寿堂、利济堂、润济堂、益济堂、中英大药房;

百货业:公盛奎、朱德兴、中西、中法、五洲;

酱园业:福盛禧、老福盛、汪义丰、吴元生、通济、通德、新泰;

南货业:胡宏发、江邦达、恒隆、通和、稻香村、恒顺、胡时生、广明、珍、查和顺、查日隆、詹大顺;

盐业:公和豫、何恒顺、久昶;

印刷业;有益书报社、美华利印刷所;

粮食业:大生、济记、黄全大、豫丰源;(www.daowen.com)

纸烛爆:福昌隆、福元隆、义兴昌、元发顺;

黄烟业:张鸿泰、程义发、德和隆、同泰、廖景昌;

茶叶业:汪天泰、馥馨生;

饮食业:公和圃、共和楼、金春馆、文明楼;

五洋业:华成烟公司、建成烟公司、大华烟公司、美孚洋油公司、德士古洋油公司。

旧时,景德镇虽为浮梁县治,但它却是江西东北部的经济贸易中心。徽商的贸易辐射浮梁、乐平、鄱阳、德兴以及皖南祁门、婺源和屯溪等地。这些地区的城乡商店,多从这些大的字号批发进货,并与之形成长期的往来宾主。这种地区性、行业性的相对集中,表现为徽商的高度商业垄断,而这种垄断,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得力于徽州地区宗法势力的顽强。

第三,重义轻利,以诚待客,讲究商业道德

在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在徽商心目中占着重要地位。徽人经商,最重信誉,讲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谓“经商最重三件宝:货真价实信誉好”。他们重义轻利,货真价实,斗满秤足,以诚待客,童叟无欺,以此招来信誉。柜台生意,做到圆活谦恭,殷勤应酬,无论贫富大小、高低贵贱,一视同仁。店主们深知:“和气远招成倍利,公平广进四方财”。他们认为,对顾客态度生硬,语言僵化,是做绝生意的直接原因。所以,他们“敬客如敬神”,无论生意大小,顾客进门要笑脸相迎;对宾主顾客,要递茶敬烟;顾客选货,宁愿多费手脚,也要让其有所比较,使之称心如意;遇有断档缺货,也要设法把生意做成,一面殷勤地同顾客洽谈,稳住顾客,另一方面示意派人到邻近店家调剂,这就是所谓“前门接客,后门进货”。即使是生意未曾成交,也要图个后路,以“买卖不成仁义在”相送出店。

徽商在经营中,一般都不图厚利,有道是:“两分利润吃饱饭,八分利润能死人”。他们懂得“放之在前,收之在后”的意义,坚持薄利多销,不讨价还价,实行“一言堂”“不二价”。顾客通过比较,深感店铺的诚心,从而博得广大顾客的信任。

徽州商人所以取“以诚待客”之道,是因为徽州地区既是商贾之乡,又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之称。长期以来,徽商都重视文化素养,“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就是他们的信条。种德堂药店,就是本着“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的格言来创名牌、树店誉的。这个店的市场遍及赣东北和徽州各地,鼎盛时期员工达77人,可谓生意兴隆。

第四,注重人才培养,知人善任,严格经营管理职责。

徽商所以能够逐步发展,不断壮大,除了艰苦创业,结帮垄断和讲究信誉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人才,严格管理职责。

徽商培养人才,是从儿童开始的。旧时徽州人,为了出门做生意,再穷的人家,也要咬紧牙关给男性孩童读几年书,然后出外当学徒。徽商字号的学徒,不叫“学徒”,亦不叫“徒弟”,而称“学生”,其意义在于“生继师志”。不少徽商巨贾,也不把自己的儿子留在身边当“少老板”,坐享其成,而要把他们送到别的店铺去当学徒,学生意。学徒进店必须有中介人担保,遇有违反店规、行为不轨之事,要由具保人领回。当学徒的,首要的是守规矩、受约束,除了从事繁重的店务、家务(店主家庭事务)劳动以外,白天要学习站柜台、做生意;晚上要练字、学打算盘。对于店主、师傅的指教,皆须一一听受,不得执拗。顾客进门要主动端茶递烟,并站在一旁观察接待顾客、洽谈生意的门道,耳听目视,默记在心。当临到自己上柜做生意时,要挺身而立,礼貌端正,言谈和悦,不得马虎,力求生意成交,以取得入生意之门。

一个店铺雇用伙计员工多少,店主是根据经营业务规模大小来确定的。有经营能力的店主,自己充当经理,不聘任代理人。一般大中字号的伙计员工,按照业务分工,有经理(管事)、管账(内外账)、头柜、二柜、中柜、水客(驻外代表)之分。前店后厂的酱坊、药店、南货店、黄烟店等,还有后厂的制酱、切泡药、做糕点、刨烟丝等工人。工人亦按照技术熟练程度分成等级,或叫师傅、半作、徒工,或称头刀、二刀、帮工。但是,无论担任那种工作,都必须熟悉业务,熟练操作,能以胜任。例如,担任接待顾客的店员,就要能写会算,熟悉商品,口齿伶俐,懂得待人接物之道,会经营,知时务,达人情;操作要熟练,货物过秤,做到不添不减,一秤就准;货物绑扎要利索、牢固,给顾客以携带方便。店主对于受雇人员,知人善任,给责以权,“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譬如,合伙经营之店铺,都设有股东会,但所有股东只能在股东年会时,了解经营业务和提出建议,平时不得干涉经理(店主代理人)行使职权,以利经理全权掌握与管理店务,集中思想搞好经营管理。不论独资或合伙经营之店铺,店主的子女和亲属一般都不在本店当学徒和伙计。这种回避做法,既有利于人才培养,也方便店内员工行使职权。

商店对于受雇员工,实行论功计赏,奖惩分明。不少店铺的员工待遇,除月工资外,年终还有“红包”,其金额由经理按照伙计当年工作好坏、贡献大小决定。金额多少,因系红纸包着,旁人不得而知,只有经理和本人清楚。员工受雇期为一年,每年正月“初七定事”。初七这天晚上,由经理分别同每个员工谈话,宣布留用或辞退。对于那些能言善解、应酬殷勤、认真负责、经营成交率高的店员,经理年前就个别打好招呼,许诺翌年加薪或晋级留用,防止被人私下“挖走”。

第五,注意价格信息,重视市场行情。

旅景徽商字号,一般都与上海、南京、杭州汉口、九江、屯溪等城市的对口商号,有业务往来,建立了固定的宾主关系。为了沟通往来,店号均派水客在各商埠设庄,负责了解行情,传递与沟通各种信息。不少店号订有《申报》《新闻报》《大公报》《工商实业》等报刊,以了解商品行情与物价指数。有的大字号设有专职“信房”人员,与外地客商互通函电,交流行情。有的字号还装有专用电话,随时挂拨长途,沟通信息。有经营批发业务的大字号,都配有专门跑街的高级店员,每天到中小店铺走访一周,了解市场行情,征求进货要求,通报外地商情,做到上门服务

尽管旧时商品的行情有朝夕之变,但旅景徽商大都能够掌握商品价格涨落的规律。所谓“贵极必贱,贱极必贵”“逢俏莫赶,逢钝莫丢”“宁买当头涨,不买当头跌”“货到地头死”等谚语,就是他们从经营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商品价格波动时,他们审时度势,善察风头。“涨价,涨在人后;跌价,跌在人前”。他们思维敏捷,消息灵通,不但不会受物价波动的影响,反而可以从中捞取意外之利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