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宏[1]
摘 要:立春节气的民俗禁忌有不少内容,有些已经不合时宜,有些则完全可以在新时代新环境下重新诠释并推广发扬。立春“忌口舌”的民俗禁忌,包含了“含蓄宽容、兼容并包、求同存异、以和为贵”的文化寓意,是中国传统和谐观的体现。作为在民间有着非常好的传承基础的民俗,立春“忌口舌”完全能够且值得推广,对今日中国在现代化、城市群发展进程中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立春 忌口舌 民俗禁忌 和谐社会
“立春”在中国古代曾被称作“春节”,代表新一岁的开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从天文历法上来看,立春之日,太阳位于黄经315°,一般在阳历2月3日—2月5日之间。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社会,“立春”是官方和民间极为重视的节日。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了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祭句芒神、祈求丰收的习俗,该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国初。四川《雅安县志》记载:“立春先一日,有司迎春于东郊。即还署,乡农伪冠带舞公堂,说吉利语,谓之春官。鞭春牛,谓之打春。民国仍之。”[2]
前人学者关于“立春”的民俗研究,专著如简涛《立春风俗考》,论文如夏日新的《长江流域立春日的劝耕习俗》、朱培初的《立春传统民俗工艺》等,都对立春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民艺,例如以迎句芒神、鞭春牛、劝农春耕为中心母题的“迎春”“演春”“打春”等官方祭祀活动,生嚼萝卜咬春、张贴春牛图、泥塑春牛像、用红纸红布剪葫芦祛病、吃春盘(春饼、春卷)等民间习俗,进行了深入的阐释与研究。但是关于“立春”的民俗禁忌,特别是立春“忌口舌”这一民俗虽有提及,但鲜有专门的研究。笔者以为,立春“忌口舌”的民俗不仅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而且对于今日中国在现代化、城市群发展进程中构建和谐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价值。
一、立春“忌口舌”民俗禁忌的文化寓意
(一)中国民间“立春”民俗禁忌的主要内容
民俗禁忌是一种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民俗信仰,通常以否定性的行为规范呈现,虽然是精神性的,但是破坏禁忌会遭受惩罚,在某种禁忌广泛传播、为大众所认同的情况下,具有很强的威慑力。因此,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民俗禁忌往往对人类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俗禁忌在历史传承中,也在逐渐淘汰一些迷信或与新环境不相适应的内容,同时也随着新的社会形势、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内容在发生转变,增加新的民俗禁忌内容。民俗禁忌能否得到传承,主要看具体的禁忌事项本身是否迎合了人们现实的生产生活。
具体到“立春”民俗禁忌,中国民间曾流行过的、有些仍在发生作用的,主要有:
第一,喜立春天晴而忌阴雨。农谚有“立春晴,一春晴;立春下,一春下”“立春晴一天,四季雨水匀。立春雨淋淋,阴湿到清明”“立春下雨是反春,立春无雨是丰年”等,这主要是从农耕生产的角度来归纳的,虽不一定准确,但基本上汲取了当地气候物候规律与耕作经验,人们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明朝万历年间王象晋所编著的植物栽培书籍《群芳谱》这样解释“立春”之意:“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日天气晴朗,的确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兆头,即新的一年将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第二,立春忌讳躺着、看病、理发、搬迁等。这主要是从人们安排日常生活的角度来归纳的,每一事项都有其历史传承的缘由,但也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逐渐发生变化。立春被认为是“春气始建立”的日子,从吉祥文化的角度来说,人们应该站立或者坐着,精神饱满地迎接春的到来。但是出于祈吉祛凶的心态,为了图吉利,就忌讳看病,那可就是讳疾忌医了。现代人都知道,生病了,无论是在立春日还是其他日子,都得及时就诊。理发、搬迁,则不是急于一时的生活事项,既然有民俗禁忌,可免则免,但是正巧赶上了,也无须过于拘泥。
第三,立春这一天,旧时民间有出嫁的闺女不能回娘家的禁忌。据说是婆家怕儿媳将运气带回娘家。这显然是传统男权社会对于女性的一种约束,随着现代社会男女在经济、人格上的独立以及男女双方社会、家庭地位上的日益平等,这种禁忌自然而然就会失去约束力。另外,若某一阴历年当年无立春日,民间称为“寡妇年”,不宜婚嫁;更为矛盾的是,当年若有两个立春日,既有宜婚嫁之说,又被称为“孤鸾年”,寓意再婚或婚姻不稳定。
例如,从2017年1月28日到2018年2月15日,为农历丁酉年“鸡年”,恰逢闰六月,全年长达384天,从而导致一年中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初七(2017年2月3日)和腊月十九(2018年2月4日),民间将这种现象称为“双春年”或“两头春”。其实无论是无立春日,还是两头春,都是由中国特有的阴阳合历导致的正常历法现象,与吉凶祸福无关,但民俗禁忌的威慑力让普通老百姓还是选择能避则避,毕竟婚嫁生育都是人生大事!于是就出现一些年份扎堆结婚生子的现象。对这种立春禁忌,还是得让人们提高科学素养,才能渐渐消除其负面影响。
第四,立春“忌口舌”,不可口出污言秽语,要和和气气,喜迎春来到。中国民间认为,若立春时有口舌之争,则全年不吉,是非麻烦,诸事不利。有些讲究的人家,还会给家人推算命理,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属相、不同情况进行“躲春”。古代命理学将“立春”视为冬尽春始立的季节相交之际,也是天干地支纪年法所说的值年太岁(祛除邪魅、奖善罚恶、掌理人间祸福之事的岁君、岁星、岁神)交接班之际,某一属相与其他属相相冲的,立春日最好谨慎些,躲起来不见生人或犯冲的人,躲过可能发生的口舌是非和灾病。这种隐忍、避让,虽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是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化解一些人际矛盾还是有积极作用的。
对“立春”民俗禁忌中的“忌口舌”部分,本文将着重分析、比较和挖掘其价值。
(二)立春“忌口舌”民俗是中国传统和谐观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讲究“礼仪”,官方和民间都注重共同遵守生产、生活、社交等方方面面的礼仪,倡导“以和为贵”,通过吉祥文化的传播来寄寓趋吉避凶、逢凶化吉的愿望,因此既有吉利祥和的说法做法,也有须谨记的各种言行禁忌。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蕴含了数千年智慧且世代相传,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华夏文明注重“天人合一”和谐自然观的重要体现,而立春“忌口舌”这一民俗禁忌,实际上也是中国传统和谐观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原本是以本土的儒道互补为主流,两汉之际自印度传入的佛教不断与中国儒道思想融合,到了宋代更是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局面。如图1所示,这幅由明朝成化帝朱见深于1465年创作的《一团和气图》,线条细劲流畅,顿挫自如,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是佛教中人。这幅画作构思绝妙、造型诙谐,用高超的画技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庸宽容、多元共生的特征。
图1 一团和气图
立春“忌口舌”的民俗禁忌,应当放在二十四节气“非遗”项目的整体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去挖掘。由此,我们才能了解其中包含的“含蓄宽容、兼容并包、求同存异、以和为贵”的文化寓意。
中国古代农耕有四时八节之说,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时,而八节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即所谓的二分二至。古人按照春夏秋冬四时的不同时令特点,来安排祭祀和重大社会活动,处处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中国人就遵循序时之礼,除了祭天地、日月、先祖之外,还有祭祀四时的传统:立春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祭句芒神祈求丰收;立夏之日到南郊迎夏、祭火神祝融;立秋之日到西郊迎秋,祭祀白帝少昊和秋神蓐收;立冬之日则到北郊迎冬,祭海神禺强。
据《后汉书·祭祀志》记载,东汉有“五郊迎气”的祭祀礼仪,车旗服饰均用与时令、方位相应的颜色,采用的乐、舞也与所祀神明相呼应,仪式隆重,时令色彩鲜明:
“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歌《青阳》,八佾舞《云翘》之舞。及因赐文官太傅、司徒以下缣各有差。”
“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
“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北,祭黄帝后土。车旗服饰皆黄。歌《朱明》,八佾舞《云翘》《育命》之舞。”(www.daowen.com)
“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并有天子入圃射牲,以荐宗庙之礼,名日躯刘。杀兽以祭,表示秋来扬武之意。”
“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歌《玄冥》,八佾舞《育命》之舞。”[3]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立春作为一岁之始,冬藏春立,正宜安抚滋养。因此在隆重的迎春仪式中,参与祭祀者是天子与诸文官大臣,代表杀伐征战的武将是不被允许参与的。相比之下,立秋因秋神蓐收主掌秋收和刑罚,古代军事备战从立秋开始,战争和行刑多在秋后。因此迎秋仪式就充满了秋来扬武、威武杀伐的气象。
其实,古人不仅在立春这一日尤其讲究和和气气,禁忌吵架相骂、作口舌之争,冬至日也有“忌口舌”的民俗,这同样都与“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和谐观相吻合。“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制订出来的一个节气,也曾是孔子所向往的“郁郁乎文哉”的周朝历法中的新年。据《尚书》《周礼》等古代典籍记载,早在西周初,周公姬旦在洛邑(今河南洛阳)用“土圭法测影”测得天下之中的位置,并据此选定都城基址,并由此法测得一年中日影最长是“冬至”这一天。周朝所用的历法为太阳历,以冬至夜为岁末,冬至日为岁首。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改用“夏历”,汉武帝刘彻选定天文学家落下闳的历法,于公元前104年颁行“太初历”,中国人才以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为岁末,正月初一为岁首。但重视“冬至”的习俗在民间千百年来流传至今,因此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根据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消长之说,冬至在一年中“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此后阳气逐渐增多,直到昼最长而夜最短的“夏至”,阳气之盛达到极点。而立春之日则是古人从冬至开始数九,到五九的末一天或六九的头一天。中国古代农谚常说“春打六九头,耕牛遍地走”,立春时节正是“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也就意味着冬尽春来,气温逐渐回升,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鱼虫开始活跃,万物复苏。
从冬至到立春,正是从隆冬到初春的过程,也是从阴气至极而阳气初生,生命活动由静转动、由衰而盛的阶段。这段时间就好比是农民育苗、孕妇受胎的阶段,需要小心呵护、精心调养,为初生的“阳”提供孵育的温床,使阳气逐渐生长壮大,那当然就不能吵骂动怒了。立春之后即将迎来大地回春的气象,是万物茁壮成长、生生不息繁衍的季节,就更不能轻易惹上口舌是非了。
(三)冬至、立春的“忌口舌”与惊蛰的“祭白虎、打小人”之比较
传统节气民俗也不完全是一味地让人们忍让甚至压抑情绪,而是讲究应时而发。从冬至数九到立春,约在五九、六九之间,春气始立,因此禁忌口舌,而到了“春雷响,万物长”的惊蛰节气,也就是冬至数九、熬冬盼春过程的尾声,正应和冬至数九歌中所唱的最末一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一时节就有个“祭白虎、打小人”的民俗,帮助人们心理除虫,宣泄内心的负面情绪。
“春雷惊百虫”,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所说的“惊蛰清田边,虫死几千万”来看,惊蛰的农事主题是春翻、施肥以及灭虫。“惊蛰”时节各地民间都有形式内容大同小异的除虫仪式,比如浙江宁波旧时农家在惊蛰这一天会举行一种带有巫术性质的“扫虫”仪式。当然这种仪式也是象征性的,人们希望扫除的也不仅仅是害虫,各地的“射虫”“炒虫”“扫虫”等除虫仪式都带有祈求人畜无病、健康平安,庄稼无害、五谷丰登的寓意。
相传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于惊蛰日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遭小人恶语算计,以致年内诸事不顺,因此人们在惊蛰这一日祭白虎是期望化解是非。与此同时,民间还流行用木拖鞋拍打“小人”以驱霉运的做法,算是一种心理除虫仪式。广东民间及中国香港地区至今还保留这种巫术意味浓厚的习俗,例如香港铜锣湾及湾仔之间的鹅颈桥就是“打小人”的热门圣地,甚至还登上了各种官方旅游攻略。这种巫术意在驱逐、报复所谓的“小人”,一般由老婆婆先燃点香烛,步骤分成奉神、禀告、打小人、祭白虎、化解、祈福、进宝、打杯等环节,总之是为了保佑好人,同时不让“小人”好过。老婆婆手起鞋落,打得“啪啪”响,最后放入元宝盆烧为灰烬,整个过程恩怨分明,痛快淋漓,颇有心理疏导的作用。我们虽然不提倡迷信活动,但是也不能否认在一些精神困顿、无助的人群中,“打小人”这样的巫术仪式也具有一定的正面价值,毕竟这种仪式是帮助人们发泄掉郁结于心中的愤懑不平,并没有实质性地伤害所谓的“小人”。
通过冬至、立春“忌口舌”与惊蛰“祭白虎、打小人”的比较,以及之前的立春与立秋祭祀仪式的对比,我们清楚地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是非常讲究因时而动的:在孕育、滋长的冬至到立春,注意隐忍、宽容、细心呵护;在矛盾产生的惊蛰,则努力化解是非;而在秋来扬武之际,则展现出威武杀伐之气。
二、立春“忌口舌”民俗禁忌在现代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价值
自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年公布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短十余年间便成为文化领域的热门词汇。我国自2011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体现了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视。2016年11月30日,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关于二十四节气“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也被纳入政府和学界的议事日程。
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环境的变迁,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城市化步伐的急剧加快,以农耕文明为基础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已悄然发生改变。那么,属于中国全民记忆的二十四节气“非遗”,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发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大作用?笔者以为,二十四节气是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行规律、用阴阳五行观念来理解时间的流转,并基于直接的生产、生活经验而形成的时间知识和实践的体系,本身就具有活态性、丰富性、多样性的特征。因此,以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和谐自然观为核心的二十四节气“非遗”,完全能够扩展其内涵和外延,不断适应新时代的现实环境,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在人与自然的重构和谐关系中发挥作用。立春“忌口舌”民俗禁忌完全能够且值得推广,并在现代和谐社会建构中体现其价值。
二十四节气原本属于古老的农耕文明,但它所呈现的人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却是跨时空的。现代人固然在许多方面获得了先进科技带来的种种便利,然而也承担了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恶果,比如近年来席卷全国的雾霾。在节奏快捷的现代城市生活中,个体的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紧迫状态,冬春之际气候寒冷、阳光微弱、景物萧瑟,与一些人受到创伤后的心理世界异质同构,因此越来越多的现代城市人不能及时排遣消极情绪而患上了抑郁症。冬春之交,人们情绪容易不稳定,现代城市生活中不乏因为人口密集、交通拥堵、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而导致各种负面情绪爆发的情况,这是非常不利于社会和谐和个体健康的。
中医认为,人的生命运动是按自然界生命运动的总规律来进行的,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统计室发表的《2002—2007年上海市人群死亡与节气变化关系研究》发现,根据2002—2007年上海市人群死亡资料,计算不同节气的每天死亡数,采用圆形统计分布和超额死亡比,分析不同人群和死因的节气分布,得出人群死亡的节气超额死亡比从立冬以后增长明显,至小寒、大寒节气达到一年的最高峰,特别是年龄在65岁以上组、45—64岁组超额死亡比的峰值都出现在大寒、小寒、立春节气[4]。
因此,冬至、立春“忌口舌”的习俗,在今日中国更应提倡。为着自己和他人的身心健康,远离口舌是非,一团和气。在新时代新环境下重新诠释这样的民俗禁忌,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Better Life)。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长三角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中国在现代化、城市群发展进程中确实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展现出兼收并蓄、包罗万象、不断更新的特性,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但是不可否认,高密度的城市生活模式不免引发空间冲突、文化摩擦、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城市的无序扩展会加剧这些问题,并最终侵蚀城市的活力,影响城市生活的质量。
二十四节气“非遗”的传承,在历史上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在进入现代化、城市化之后,仍有不少内容继续流传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近年来,因城市交通拥堵而出现“路怒族”,高速上别车、一言不合吵架斗殴,类似新闻频出;因工作压力大、城市生活节奏快而发生社交冲突,特别是从事服务业的快递员、外卖店家和顾客之间闹矛盾的事也屡见不鲜。笔者认为,二十四节气“非遗”通过人情人伦、家庭邻里、所食所祈、游历怀乡等文化内容所传达的和谐幸福观,将有助于对抗现代化大都市常见的“拥堵症”“恐归症”“冷漠症”“抑郁症”等城市化病态症候。
现代城市文明中,立春的许多民俗已不多见。就笔者而言,除了吃春卷,印象最深的倒是立春“忌口舌”的民俗禁忌。笔者生长于浙江宁波,当地立春“忌口舌”民俗禁忌至今依然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祖父性格沉稳宽和慈爱,鲜有对儿孙发脾气之时,最重视立春当日和气平顺。父亲每到立春前一日就早早地嘱咐孩子们:“明日立春,阿爷最讲究,你们不可惹是生非,不许吵骂,大家和和气气啊!”这样一代一代地活态传承中国美好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家庭的和谐,而且从官方层面努力推广这种在民间非常有基础的民俗禁忌,对于整个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必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注释】
[1]作者简介:徐宏,东南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讲师。
[2]四川《雅安县志》,民国十七年(1928)石印本,《汇编:西南卷》第352页,引自简涛《略论近代立春节日文化的演变》,《民俗研究》1998年第2期(总第46期)。
[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九十八·志第八·祭祀中。
[4]赵嘉莹、宋桂香、韩明、方博:《2002—2007年上海市人群死亡与节气变化关系研究》,《人口研究》2010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