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高等教育功能的历史省思:重塑大学精神,更新教育观念

高等教育功能的历史省思:重塑大学精神,更新教育观念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教育质量标准是不同的,精英教育的质量观着意在培养追求高深学问的学术性专门人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面向人才市场培养“适销对路”的、多样化的人才。要改变用高深尺度来衡量“适销对路”的多样人才,转变传统的唯知识的教育观念和西方流行的唯能力的质量观和单一化的质量观,形成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素质质量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17]。

高等教育功能的历史省思:重塑大学精神,更新教育观念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支配行动。社会的变革需要观念上的转变,教育的变革同样需要教育观念的转变。我国高等教育功能中存在的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与高等教育观念上的问题相关。高等教育功能的优化也需要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入手,摈弃落后思想,树立科学观念,从而为高等教育功能的优化与发挥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第一,由功利性的高等教育价值观转向人本性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即改变过去高等教育活动中急功近利或过于功利化的思想,将个人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个人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不仅制约着个人的发展,而且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个人的发展。因此,高等教育的价值不仅限于满足经济科技发展或政治发展的需求,而应立足于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协调发展。从我国当前来看,尤其要防止出现教育是为了培养单纯的“经济人”或“政治人”的价值取向,不能以牺牲人的和谐发展为代价来满足社会的某些需求。第二,由重数量、统一性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转向重质量、有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即改变当前高等教育中对规模、速度与数量的片面追求和各类高等学校高、大、全的发展目标,确立规模、速度、数量与结构、效益、质量统一和多样化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培育各高等学校的个性与特色,在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功能多样化要求的同时,形成不同功能的多样、分层结构,使各高等学校的教育活动可以实现功能互补与协调。第三,由专才式的高等教育人才观转向专通兼顾的高等教育人才观。即改变对专业人才素质中只重“才”不重“人”的狭隘理解,从人的全面发展或全面素质培养的角度来认识高等教育所要培养的专业人才,既重“才”又重“人”,既追求作为社会发展主体的个人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又追求个性与共性等方面的共同发展,还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第四,由既成的、传递性的高等教育知识观转向开放式、创造性的高等教育知识观。即从重视知识的客观性、普遍性、公共性、传递性走向重视知识的理解性、境域性、个体性和创造性,既重视既成知识的习得,更重视学生自学、发现、创造和批判能力的培养。第五,由精英化高等教育质量观转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质量观。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的教育质量标准是不同的,精英教育的质量观着意在培养追求高深学问的学术性专门人才,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是面向人才市场培养“适销对路”的、多样化的人才。要改变用高深尺度来衡量“适销对路”的多样人才,转变传统的唯知识的教育观念和西方流行的唯能力的质量观和单一化的质量观,形成包括知识、能力在内的素质质量观和多样化的质量观[17]

“从高等教育历史发展来看,高等教育与社会现实文化结合得过于紧密时,总是预示着大学精神的衰落。”[18]而当前高等教育功能的失调,很大程度上正是源自我国大学过于紧跟现实而带来的精神危机。为此,我们需要重振大学精神,为高等教育功能的协调发挥奠定精神基础。

首先,高等教育系统应该树立远大理想,克服狭隘的功利主义和短视思想。高等教育系统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追求真理,培育人才,肩负起教化社会、泽被人类的历史责任,以榜样示范于社会。从起源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源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各界的投入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其需求变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因此高等教育自然地应该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对此,博克有过精彩的论述,他认为高等教育承担直接的社会责任基于如下理由:一是大学近乎垄断了某些类型的有价值的资源,例如,可使学生获得理想职业所必不可少的学位;二是这些资源所赋予的专门知识和教学、科研能力是其他社会机构难以达到的;三是高等教育机构接受了政府的大量经费补贴,这些资助的钱来自纳税人,因此大学有理由承担自己的义务,帮助解决社会问题,以回报社会[19]。但是高等教育应该超越短期的被动适应思想,担负起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使命。因为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中心,而且是人类文明宝库、精神的家园。高等教育不仅要创造知识,还要守望社会,警惕技术至上对人类的异化、对社会的伤害,引领社会在文明与野蛮、高尚与媚俗、进步与倒退之间做出选择[20]。(www.daowen.com)

其次,高等教育系统应理智地保持独立意识,保持与社会一定的距离。高等教育系统要有一种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气概,做民族的“额头”而不是社会政治、经济的附庸。越是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越是需要守护一方宁静的校园。正像金耀基所说的那样:“大学不能遗世独立,但却应该有它的独立与自主;大学不能自外于人群,但却不能随外界政治风向或社会风尚而盲转、乱转。大学应该是时代之表征,它应该反映一个时代之精神,但大学也应该是风向的定针,有所守,有所执着,以烛照社会之方向。”否则就会“学术窒息,知识堕落,成为社会政治的附件,而不成为大学了”[21]。高等教育功能固然应该考虑社会责任,经常给予社会一些东西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但高等教育的功能结果所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社会想要的,更重要的是社会所需要的。在高等教育不断社会化,并逐渐从社会边缘走进社会中心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功能所体现的社会责任应该是一种主动的功能释放,而不是被动的功能强加。这种社会责任上主动的功能释放具有以下特征:其一,自觉的功能释放,即高等教育系统具有明确的理想和信念,富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勇于肩负起自身的历史责任。其二,有前提的功能释放,即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必须遵循高等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必须与社会生活保持适当距离,拥有相对独立性和办学自由,以保证高等教育有可能的时间和空间对社会现实做出审慎的思考。其三,有选择的功能释放。高等教育不能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社会问题都有所担当,而应该在自身资源与能力的基础上,即知识和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避免承担其他社会组织同样能够做得好的任务。其四,有方向的功能释放,即面对多种功利诱惑的现实社会,高等教育应永远不忘自身的育人导向、对高深知识的探究及其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适当超然于现实生活,超脱于特定经济利益,对社会的不当需求坚决抵制,并敢于进行社会批判、主导社会潮流、维护社会正义、推进社会公平,做社会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因为“大学教育之良窳足以影响乃至决定一个社会的文化与经济的盛衰。……将在形塑、改造和推动社会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22]

最后,高等教育系统应该秉持学术自由的品质。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创造新思想、新文化的先决条件。“人们所以普遍认同学术自由思想是基于一种信念,即认为只有学术探讨不受国家、教会和各种特殊利益集团的限制,知识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而只有在知识得到最好的发展时,社会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最好的保障。”[23]但人们又时常担心“没有限制的学术自由是否会像没有限制的经济上的不干涉主义一样成为灾难”[24]。可见,学术自由作为高等教育功能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高等教育功能缺失的借口。因而,“在现实性上,应该使学术保持同社会现实之间的合适距离,既不漠视现实,又不逢迎现实,……这种现实性的学术自由,是促使高等教育在与社会生活保持适当距离的状态下,创造新思想、新文化,从而引导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2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