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岩体边坡在悠久的地质历史环境中不断改造,岩体边坡中存在着大量的软弱结构面,包括裂隙面、岩层面及节理面等,它们主导着边坡的变形发展,使得完整岩石力学特性的作用居于次位。因此,与土体边坡不同,岩体边坡的破坏通常是沿着上述软弱结构面开始并发展的。另外,如果岩体边坡发生失稳,其破坏规模往往较大,在众多岩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中,岩体结构是最为直接和重要的一项。
不同类型的岩体结构元素在岩体内的排列及组合形式称为岩体结构。岩体结构主要决定着岩体强度及变形性质,因此,通常必须首先对岩体结构认识到位,才能够较为顺利地对岩体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及破坏机制展开研究,接着通过力学计算及相应的模型试验,获得相关的数据结果,最后才能进行实际工程的合理设计及防护。
1.岩体边坡的分类
谷德振按岩体结构的不同,将岩体划分为完整结构、块状结构、层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五大种类,与此对应,岩体边坡可被划分为完整岩体边坡、块状岩体边坡、层状岩体边坡、碎裂岩体边坡及散体岩体边坡五大种类。
各类岩体结构及相应边坡的主要特点总结如下。
1)完整结构
此类结构岩体内部节理裂隙发育较少且不贯通,具有较高的拉压强度。理想完整结构岩体边坡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但是实际情况下,边坡长期受到构造应力及风化作用的影响,所以通常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节理发育,导致完整结构岩体边坡很少在自然界中存在。
2)块状结构
此类结构岩体基本呈块状或中厚层状,结构面弱发育。块状岩体边坡整体稳定性较好,局部稳定性受控于结构面及岩石整体的抗剪强度,其失稳模式多数为高陡边坡岩体沿结构面滑移崩塌。
3)层状结构
此类结构岩体又可成为板裂结构岩体,基本呈层状,结构面普遍存在,具有以软弱夹层及层间错动带为代表的贯穿性软弱结构面,使得岩体表现出不均匀性及不连续性等特点。层状岩体边坡的破坏形式主要受控于边坡坡角与岩层面倾角的相互关系,一般失稳破坏规模较大。
4)碎裂结构
此类结构岩体存在结构面发育,结构面具有短小且分布不规则的特点,切割岩体至较为破碎,岩块之间有咬合力作用。碎裂岩体边坡具有较差的稳定性,边坡坡角受控于岩块间的镶嵌状态及咬合力。
5)散体结构
此类结构岩体或者存在大量结构面,致使结构松散破碎,或者是由无规则小岩块及碎屑泥质物构成,极多软弱结构面布置成网。散体岩体边坡具有极差的稳定性,边坡坡角受控于岩体的抗剪能力,滑动面的形状近似圆弧形,所采用的计算方法基本上与土质边坡计算方法近似。(www.daowen.com)
除了层状岩体边坡以外,人们对其他四类边坡都有比较早的接触,对它们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掌握,并且可以针对其稳定性进行基本的定量计算分析。对于层状岩体边坡而言,其自身稳定性问题较为复杂,现阶段国内外对其展开的专门研究还相对偏少。层状构造特性的岩体在世界上分布极其广泛,伴随人类工程活动的急速增多,使得层状岩体稳定性问题大量出现。因此,层状岩体的工程特性正确评价,对人类工程活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愈来愈多的基础工程会在高山及崖谷的地区建设,由此产生的层状岩体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愈加突出。所以,针对层状岩体边坡稳定性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
2.层状岩体边坡的分类
很多学者基于岩体结构特征、岩性及地质构造等条件的区别,根据实际工程的不同情况,分别对层状岩体边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划分,如:孙广忠根据边坡倾向及走向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将层状岩体边坡分为四大类,即水平层状边坡、顺层边坡、切层边坡及反倾边坡;姜德义基于高度公路边坡工程的现场勘察资料,同样将层状岩体边坡分为层状同向缓倾岩体边坡、层状同向陡倾岩体边坡、层状斜向结构岩体边坡及层状反向结构岩体边坡四大类;冯君根据边坡岩性特征及其组合关系,将顺层岩体边坡划分为五大类,分别是硬质岩顺层边坡、中等坚硬岩顺层边坡、硬质岩夹软质岩顺层边坡、软硬岩互层顺层边坡及软岩顺层边坡。目前,较为普遍的划分方法是基于坡面与边坡岩层倾角之间的关系,将层状岩体边坡划分的五大类别,即水平层状、缓倾顺层、陡倾顺层、近直立层状及反向层状,其结构特点和失稳破坏机理分述如下。
1)水平层状岩体边坡
水平层状岩体边坡的坡体内部优势结构面基本呈现水平或者近似水平的状态,并伴有细微的构造运动。此类边坡的岩层倾角通常在0°到5°范围内,而且岩层倾角小于其内摩擦角。此类边坡具有较高的整体稳定性,而且其稳定性的变化与边坡高度和坡角存在反比例关系。边坡顶部的变形破坏受控于水平拉应力的作用,而且早于坡面及坡脚处的变形破坏,同时会产生张裂隙并逐步发展扩大,直到形成上宽下窄的宏观垂直张裂隙,此张裂隙的深度及数量随着边坡高度及坡角的增大而增加。一般情况下,坡脚处会保持着较高的稳定性,但是当坡高及坡角增到足够大时,坡脚处也会出现压剪性的失稳变形。
2)缓倾顺层岩体边坡
缓倾顺层岩体边坡主要组成成分为较坚硬的层状岩石,边坡的倾向与走向同岩层的倾向与走向均一致,但边坡坡角大于岩层倾角(5°~15°),岩层结构面被坡面切断。因此,坡脚以上岩层具有了临空面的活动空间,当岩层间抗剪强度较弱时,边坡岩体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岩层面的滑动,主滑带通常与岩层的产状保持一致,但是,与坡脚相交的岩层面通常不会发生滑动。此类边坡的失稳破坏过程通常可归纳为3个阶段,即顶部张拉→顺层滑动→底部剪切变形,属于渐进性破坏。
3)陡倾顺层岩体边坡
陡倾顺层岩体边坡主要组成成分同样是较坚硬的层状岩石,边坡的倾向和走向与岩层的倾向和走向基本一致,但是边坡坡角小于岩层倾角。因为岩层倾角比较陡,岩层结构面不会被坡面切断,且未出露于临空面,不具备向下滑动的空间。所以,边坡在一般条件下是稳定的,但是在某些特殊状况下,会在坡脚处因为发生应力集中而导致失稳破坏:①边坡坡角较陡时,容易发生崩塌、倾倒及落石等破坏;②如果岩层倾角十分接近边坡坡角,岩层面会慢慢向上隆起,并且发生滑脱及拉裂等现象;③岩层倾角大于岩体内摩擦角,上覆岩体具备沿岩层面向下滑动的条件,但是滑动面没有临空的空间,所以阻碍了下滑趋势,这就使得坡脚附近的岩层承受着纵向压应力的长期作用,因而岩层面会逐渐向上隆起,导致边坡发生溃屈破坏。
4)近直立层状岩体边坡
近直立层状岩体边坡的坡体内部优势结构面基本呈现直立或者近似直立的状态,边坡的倾向和走向与岩层的倾向和走向仍保持基本一致。此类边坡的岩层倾角通常在75°到90°范围内,而且岩层倾角大于其内摩擦角。当边坡岩体受到开挖卸荷作用时,其自重应力场会发生重分布,又因为此类边坡具有较小的水平向抗拉强度,边坡体会向临空面方向发展,导致坡顶处岩体沿岩层面出现开裂及张拉,直至发生倾倒破坏。
5)反向层状岩体边坡
反向层状岩体边坡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边坡走向与岩层走向基本一致。此类边坡的稳定性取决于反倾结构面的岩层厚度、发育程度、岩层倾角与坡角相互关系及软弱结构面强度等。随着开挖深度及坡角的不断增加,坡面处会出现不明显的压剪变形,但是坡脚处始终处于稳定状态,而且坡顶及坡体岩层都不会发生倾倒破坏。如果岩层倾角较陡,坡脚上部的软弱岩层会容易开裂,进而发生倾倒弯曲变形。随着岩层倾角、坡高及坡角的不断增大,在边坡开挖之后,会出现“复合褶皱”,包括坡面开裂及倾倒破坏等复杂变形,转折部位则会出现折断破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