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就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教学理论,我国著名的教育专著《学记》中也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它始终贯穿“三为主,两结合,一核心”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材为教与学的主要依据;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课内为主与课外为辅相结合;以培养和发展智能、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而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一环,提出好的问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在现代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提出好的问题,还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所谓设置问题的情境,就是从学生熟悉的或感兴趣的社会现象、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揭示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以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血液”一课中我在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分别观察2支量筒内的液体:1支是加入抗凝剂未分层的血液;1支是加入抗凝剂已分层的血液。问:“这2支量筒内装的是什么?”学生通过平时对血液的认识,能马上认出未分层的那支量筒内装的是血液,而另1支是什么一下子答不出来。教师说道:“这支量筒内装的也是血液,2支量筒中的血液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不同?说明了什么?”学生马上被这一连串的问题所吸引,强烈希望追寻答案,然后教师可顺理成章地引入“血液的组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学生通过对2支量筒中血液的比较和对分层血液的观察,知道血液的成分不都是红色的,而是分出了3层不同颜色的成分:淡黄色半透明的是血浆、白色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红色的是红细胞。
2.设置适度的问题,让学生跨越一定的障碍获得知识(www.daowen.com)
问题设计要有适当的难度,不是学生稍动脑筋就能解答的。这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住教材的内在联系,合乎逻辑且层层深入地在学生头脑中揭示矛盾并引导学生去解决矛盾。例如,“血液”一课中,红细胞的作用和血红蛋白的特性是本节的重难点。如果教师按照书本的内容直接提问:“红细胞内含有什么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阅读,可直接在书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但至于“为什么”,学生就不一定能理解,对此知识点的印象也不会深刻。在此课中,教师换另一种问法:“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通过对血液组成的学习,学生可回答:“由于血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多。”教师再问:“红细胞为什么是红色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回答:“由于红细胞内含有血红蛋白。”“动脉血和静脉血的红色是否相同?”“为什么不同?”这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一块凝固的血块,问道:“一块凝固的血块,其里面的颜色和表面的颜色是否相同?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随之,教师演示血块的里面颜色(呈暗红色)和表面颜色(呈鲜红色),再引导:“血块里面和表面所处的环境有什么不同?”学生从事实中受启发就可把氧和血液的颜色联系起来,再讨论其成因,推论出这是由血红蛋白的特性(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所决定的,并理解动、静脉血的概念。
3.重视学生的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提出各种教师想不到的问题;在讨论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时,会发表其自己不同的见解。这些问题、见解是以他们现有知识经验为起点,极容易引起其他同学的共鸣和争论,是教师所设计问题的重要补充。因此教师不应为了教学进度而忽略它的存在,应及时地肯定学生所提出的有意义的问题和见解,并进行讲解或展开讨论,这样做能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掌握知识。例如,在讲解白细胞的功能时,教师把白细胞比喻为人体的卫兵,说:“在伤口发炎的时候,是白细胞正在战斗。”有学生提出来:“如果白细胞打败了怎么办呢?”教师可沿着学生的思路,反问:“如果白细胞打败了,你认为会对人体造成什么影响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白细胞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