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心理指导的演进与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指导的演进与心理健康教育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认知是由“外在之知”向“自我之知”不断内化的过程,由“指导”到“内省”正反映了这一变化进程。心理指导的基础是认知性指导,由此演绎出体验、训练、对话等活动方式。3内省式认知层级这是心理认知的高级阶段。认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认知—反思性,这就是内省式认知。步入内省式认知层级,心理健康教育与主体自身已经融为一体,主体能够超越外在的导向反省自身的境遇和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的自主构建。

心理指导的演进与心理健康教育

这一形式突出“知”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认知是心理结构的一个层面,也是心理成长的基础。心理认知是由“外在之知”向“自我之知”不断内化的过程,由“指导”到“内省”正反映了这一变化进程。从心理健康教育运作的谱系来看,由“外在之知”向“自我之知”过渡包括三个层级。

1指导式认知层级

知性指导是心理健康教育运作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和技巧。在发展性心理指导中的“指导”集中表现为,教育者运用口头言语对学生心理世界进行梳理、辨析、阐释、评价、建议,以提高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在矫正性心理指导中的“指导”,则是指导者对当事人心理与行为的引导,围绕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提出“特殊的建议或指示”,如进行“自由联想式的指导”、“角色性指导”“训练性指导”等。心理指导的基础是认知性指导,由此演绎出体验、训练、对话等活动方式。

2研讨式认知层级(www.daowen.com)

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相当于教学活动中的讨论法。集体讨论的形式很多,如常规讨论是师生共处一堂,畅所欲言;配对讨论是二人一组共同商讨,然后组与组之间进一步交流,逐层推进;辩论则是由正、反方组成,辩题由条件相当的对立的问题构成;在开智方面常用的“头脑风暴法”也是常见的研讨形式,特点是暂缓对问题进行定论式评判,激发每一个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寻求的答案愈多愈好,从而产生心理的“共生效应”,促进以认知为核心的心理品质的发展。

3内省式认知层级

这是心理认知的高级阶段。认知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之一是认知—反思性,这就是内省式认知。心理健康教育的绩效取决于心理内化的程度,处于指导式认知层级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教育者的引领,它是外在于主体自身的。步入内省式认知层级,心理健康教育与主体自身已经融为一体,主体能够超越外在的导向反省自身的境遇和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的自主构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