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及改进措施

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纵观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建设,仍有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完善的方面:一是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不够明确。甘肃农垦将从实际出发,坚持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充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农垦企业的特点,努力传承农垦精神,着力抓好企业文化的升华,努力建设新常态下的甘肃农垦企业文化。甘肃农垦各企事业单位应分别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用于单

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及改进措施

甘肃农垦自1953年创建以来,历来高度重视各个历史时期的企业文化建设,传承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加强农垦文化设施和品牌建设,形成了“做一流产品,创一流品牌,造一流环境,育一流人才,出一流业绩”的文化特质。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树军创作的《甘肃农垦之歌》,在农垦职工中广为传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聘请著名策划师、设计师,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策划,全面导入企业形象战略CIS,提升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省农垦建设新常态下的企业文化,不断深化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着力提升企业文化的重要地位,把弘扬农垦精神,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作为凝聚员工力量,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建设企业文化、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从建立现代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把制度创新与观念更新相结合,以爱国奉献为追求,以促进发展为宗旨,以诚信经营为基石,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努力建设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丰富管理内涵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务实、创新、奋进的表现形式,努力实现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和谐统一。

(一)企业文化建设

1.培育企业精神,创新经营理念,统领和提升企业文化建设

省农垦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进一步巩固农垦干部职工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坚持“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甘肃精神,“艰苦奋斗,勇于开拓”的农垦精神,进一步提升、拓展企业精神,使新时期的农垦精神内涵更丰富,更具时代特征,更能激励鼓舞人,更具感召力,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农垦事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为充分发挥广大干部职工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活力营造良好环境,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努力提高经营管理平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企业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发展理念、人才理念、质量理念、创新理念、安全理念等,在企业中逐渐形成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使组织结构更合理,运作更高效,更能有效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竞争环境。同时,按照甘肃农垦“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企业、形成大产业”的目标,走“产业化、集团化和股份化”的路子,做大做强甘肃农垦的产业和企业,增强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

2.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员工素质,规范和落实企业文化建设

为把企业文化的基本理念体现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与完善通过各种规章制度,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使企业步调一致,政令畅通,提高执行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只有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干部职工队伍,才能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制定相关措施,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的同时,进一步实施文化型管理,培养学习型员工,全面提高员工素质,为员工搭建职业发展平台,把员工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各项管理制度真正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在企业开展的各项培训活动中,注重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全体员工的基本素质和工作能力。

3.加大对企业文化阵地的投入,助推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阵地是展示企业文化的平台,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宣传阵地及设施建设的投入。除了订阅报刊书籍,办好宣传栏、黑板报、墙报外,有条件的企业还创办了企业网站,完善职工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歌舞厅、单位简报等,进一步丰富职工文娱生活,提高职工文化素质,陶冶职工道德情操,以增强职工交流互动,促进全垦区文明和谐。

4.领导层的积极倡导,员工的积极参与,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由企业的核心层精心设计、管理层积极推进、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在经营管理活动中视其为准则而共同遵守贯彻执行的过程。企业领导班子和主要领导在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中,充当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员工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和建设者。企业领导人充分发挥高度的文化自觉,当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出思路、出理念,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并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进行相应的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5.以企业内部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来传承企业文化

无形的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只靠空洞的说教和严格的管理制度去强制落实和传承。只有企业的故事才是企业文化传承的最好载体。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企业内部涌现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在评选表彰奖励的同时,还要编成励志故事,一层一层讲下去。编、讲故事要深入生产经营第一线,把那些真正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和事编写进去,传播到广大干部职工中去。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常抓不懈,需要全员积极参与。纵观甘肃农垦企业文化建设,仍有薄弱环节和需要改进完善的方面:一是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企业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不够明确。二是对企业精神内涵的提炼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缺乏领导层与职能部门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等。三是要澄清和化解在企业文化概念认识和理解上的误区。甘肃农垦将从实际出发,坚持开放、学习、兼容、整合的态度,充分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充分体现农垦企业的特点,努力传承农垦精神,着力抓好企业文化的升华,努力建设新常态下的甘肃农垦企业文化。

(二)新闻宣传规范

2010年,省农垦集团公司制定《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闻宣传工作管理办法》。主要内容是:(1)新闻宣传(信息发布)工作必须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坚持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必须有利于单位生产经营,有利于单位改革发展,有利于垦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积极倡导、大力支持,正面宣传报道单位良好形象。(2)甘肃农垦各企事业单位应分别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用于单位重大新闻宣传工作。(3)甘肃农垦新闻(信息)发布应积极宣传单位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树立单位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突发事件的信息发布,应正确引导舆论并尽可能消除单位负面影响。(4)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是甘肃农垦新闻宣传和信息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省农垦集团公司重大新闻宣传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5)甘肃农垦各企事业单位党委宣传部门,或经授权的宣传文化部门是本单位新闻宣传工作的主管单位,在各单位党委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日常新闻宣传工作。

(三)宣传阵地

1.《甘肃农垦》杂志

1995年12月,《甘肃农垦》杂志创刊。省农垦总公司党委书记张进元,总经理王银定为创刊号致发刊词。杂志准印证:甘出刊试字总0029号(95)第029号,版面为标准小16K开本,双彩页,48页码。

1996年,《甘肃农垦》第2期(总第3期)正式内部发行,准印号:甘内刊字10179/S,杂志定为月刊,发行量2000册。

2008年,《甘肃农垦》第3期(总第121期)改版,版面由原来的16K版本改为大16K国际标准版本,4个彩页,48页码,双月刊;对原刊栏目相应调整,增设的栏目有“卷首寄语”“会议传真”“领导视野”“党的建设”“理论探讨”“改革纵横”“探索与实践”“科技创新”“知识园地”“农垦人风采”“职工百花苑”“企业广角”“垦区短波”等30多个。

2.甘肃农垦信息网

甘肃省农垦总公司时期,由省农垦总公司办公室和有关处室定期不定期地编印《农垦信息》和《工作简讯》等。

2002年,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成立农垦信息中心,建立了“甘肃农垦信息网”,网址域名为http://www.gansufarm.com,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甘肃农垦。

2009年2月12日,“甘肃农垦信息网”改版后开通,开设“企业概况”“新闻中心”“工作专栏”“政策法规”“行业动态”“企业文化”等栏目,为农垦信息化建设,企业产品交易搭建了平台。

3.企业内部刊物

甘肃省农垦集团公司所属条山农场、黄羊河农工商集团公司、敦煌农场、莫高股份公司、张掖农场、八一农场、下河清实业公司、甘肃省药物碱厂等企业,2001年至2010年,先后办企业内部刊物,作为企业宣传阵地之一。见表7-1。

4.农垦企业网站

省农垦莫高股份公司、普安制药公司、普华甜菊糖开发公司、亚盛集团公司、条山农工商公司、张掖金龙实业公司、黄羊河农工商公司、甘肃农垦宾馆、亚盛田园牧歌草业公司等企业,2004年至2010年,先后办企业网站。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企业网站不断改版更新。见表7-2。

表7-1 省农垦2001年—2010年部分企业内部刊物情况一览表

表7-2 省农垦2004年—2010年部分企业网站及域名一览表

(四)企业文化推广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奋斗过程中形成,并对企业进一步发展起着激励作用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集合体。其中,企业精神是企业内在的灵魂,企业宗旨是企业发展的依据,企业作风是企业特质的沉淀,企业故事是企业人足迹的记录,企业责任是企业风范的表征,企业道德是企业行为的规范。企业文化就像看不见摸不着的磁场一样,在无形中规范约束着员工的行为,把每个人的力量都凝聚到企业的共同目标上来,从而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省农垦各单位重视企业文化推广和创新。具有代表性的是:(1)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亚盛愿景、亚盛使命、亚盛宗旨、亚盛理念、亚盛精神、亚盛价值观、亚盛作风和管理要求。(2)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定了企业精神、核心价值、发展观、品牌观、产品观、市场观、用人观和产品定位。(3)下河清农场制定了企业精神、企业宗旨、经营理念、责任文化、价值文化、树人文化、经营文化、环境文化、生活文化、道德文化和管理文化。(4)黄羊河农场制定了企业精神、企业定位、实态定位、企业使命、事业领域、核心理念、哲学理念、政治理念、经济理念和文化理念。(5)甘肃省药物碱厂制定了企业战略、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宗旨、企业作风、管理理念、管理哲学、道德准则团队精神、安全理念质量方针、工作思路、管理模式和环境方针。(6)张掖农场制定了企业精神、管理理念、核心价值、经营理念、发展定位、管理文化和道德文化。(7)农垦宾馆制定了服务宗旨、公司精神、管理原则、运营机制。

(五)企业文化广场

1.黄羊河农场

1990年10月,黄羊河农场场区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大楼竣工并投入使用,大楼分两层,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有乒乓球活动室、棋牌室、阅览室、广播室、老干部室等,大楼东侧有歌舞厅。职工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配备管理人员3人。2000年成为企业社会管理部门(社区)的办公场所。

2003年,黄羊河农工商集团公司修建标志性工程文化广场,是职工群众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文化广场建设总面积14270平方米,广场内建有花坛、舞台、展览馆、文化墙、图腾柱、风景灯、篮球场、乒乓球台、儿童玩具、健身器材、音乐喷泉等各种设施。最引人注目的是,八大图腾柱矗立在广场中央音乐喷泉的东西两侧。西侧四大图腾柱镌刻着黄羊河建设的四支队伍:使者官兵、知青、新军,东侧四大图腾柱镌刻着黄羊河发展的四个阶段:诞生、创业、巨变、奋进。整个广场洋溢着文化与时代气息。

黄羊河农场水景公园——润泽园,2008年9月全面建成交付使用。润泽园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一部分,既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滴灌示范田的灌溉提供水源,又是职工群众休闲、娱乐、观光、健身的好去处。公园包括绿化景点建筑和水域两大部分,总占地面积24389.5平方米。三大景区从南到北依次为钓鱼池游泳池、人工湖。水景公园正门中央耸立着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标志物,寓示着在农垦这块肥沃的大地上,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黄羊河农工商集团正在蓬勃发展。

2.下河清农场

2003年之前,下河清农场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建成公司啤酒花影剧院和文化活动中心。2003年之后,投资35万元率先在全垦区建成集休闲娱乐一体的沁乐园。2004年,农场争取中央及地方政府配套资金10万元,农场筹资7.5万元建成建筑面积350平方米、使用面积330平方米的“百县千乡宣传文化站”1座。

下河清农场清和园企业文化广场,由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集文化、休闲、观光、文艺演出、健身康体等服务为一体,工程总投资629万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配套绿地1万平方米,汇聚企业精神的大型中心雕塑1个,8根企业文化立柱分为勾画蓝图、屯垦戍边、雄心壮志、艰苦奋斗、科学发展、初见成效、经济振兴、共筑和谐8个主题,还有文化墙、文化长廊、配套健身、文化娱乐设施及景观景物等。

3.官庄裕盛山庄(www.daowen.com)

官庄联合企业公司投入近1000万元建成的裕盛山庄,有游泳馆、健身房、生态阳光棚、游乐园与景观区、音乐喷泉、人工湖等全方位的文化娱乐设施和场馆,文化气息浓郁。

4.张掖农场

2004年,张掖农场开始建设文化广场,当年以机关工作人员及青年队职工义务投劳,完成了地坪人行道彩砖铺设和喷泉建设工程。2005年,农场机关工作人员及青年队职工继续义务投劳,完成了广场地坪扩建、六角亭、大舞台、走廊的建设和多功能健身器材安装。2006年,建设了老年活动中心,并建设2个门球场。2009年,扩建了大舞台,配套建设了舞台、球场,铺设了草坪、架设了路灯、配置了健身体育器材,建设了喷泉,象征农场“团结”精神的雕塑屹立于广场,以场部为中心的小城镇逐步形成,成为广大职工、离退休人员、居民重要的休闲娱乐和健身活动场所,也是农场重大庆典主会场。文化广场与农场小城镇融为一体,代表着农场发展的新形象。

5.敦煌农场同舟岛

2004年,敦煌农场投资1000万元,在场区建成占地3200多亩的同舟岛生态园、水景公园、梦幻城堡、七夕桥、文笔山、儿童乐园、柳荫浴场等休闲娱乐区。休闲娱乐园区可提供特色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休闲等项目服务。“兵团俱乐部”剧场,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剧场装饰具有浓郁的时代风格,演绎反映20世纪六七十年代社会文化风情的兵团文化及知青文化、民俗歌舞,突出兵团火红的文化色彩。敦煌农场同舟岛景区距离敦煌市区29公里,成为敦煌市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景点之一。

6.临泽农场文化广场

2006年,临泽农场投资67万元,新建职工文化广场6196平方米。2009年至2010年,为弘扬企业精神,推进文化建设,集全体职工智慧,精心规划设计,在原有基础上扩建职工文化广场13601平方米。新扩建的文化广场以四足鼎、十二生肖、九龙壁等重要人文景观为主,草木绿化等设施为辅,集职工居民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传统文化鉴赏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文化活动广场。

(六)农业观光示范园

1.条山集团现代农业

2004年,条山农工商集团公司按照“企业建龙头,农村建基地”的产业企地融合模式,农业发展主动融入县域、市域经济,充分利用自身在组织、科技、品牌、先进的农业生产模式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优势,以条山农工商集团公司为核心的示范区,涵盖辐射白银市三县两区80万亩耕地,是“国家级绿色农业建设示范单位”。挂牌以来,通过新优良品种、新栽培模式引进、示范和推广,推动了当地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了农民收入,在周边地区积极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条山农工商集团公司先后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单位、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全国农垦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农场、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甘肃省现代农业示范区。

1998年,条山集团公司投资近亿元,从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引进主要滴灌设备和设施,在景电提灌区西干渠、西六支渠、西七支渠供水区域建设蓄水池4座,使含沙量较高的黄河水达到了滴灌水质要求,同时解决景电提灌工程每年45天的停水设备检修造成的供水不足问题,共计蓄水量26万立方米,建设泵房4座(建筑面积1350平方米),安装高扬程水泵机组19台、变压器8台、配套动力2990千瓦、高压配电柜4台、低压配电柜及启动柜20台、一级过滤器18套(自动反冲洗),建设首部控制房33座(建筑面积1296.99平方米),安装二级过滤器36套,施肥装置73套,开挖管沟217875米,安装PVC管道252510米,安装阀门及阀门井1308座。构成了以滴灌站为中心的4个滴灌系统,每个滴灌系统控制面积5000~8000亩。主要灌溉作物有果树、马铃薯、制种玉米、洋葱、番茄、芹菜等,其中果园滴灌面积12400亩、马铃薯滴灌面积18000亩。滴灌与渠道灌溉相比,农作物亩节水40%~50%(亩用水量由450立方米降到260立方米),节肥20%~30%(肥料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增加耕地面积15%~20%,省工40%~50%,在滴灌条件下种植高效经济作物,平均亩利润超过1000元。

条山集团公司有绿色食品果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基地面积15000亩,其中梨园10000亩、苹果园2000亩、杏园3000亩,栽培树种涵盖苹果、梨、杏三大类20余个品种,形成了早酥梨、黄冠梨能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丰产优质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2004年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批准为国家A级食品果品基地,是国内目前集约化最大的绿色食品果品基地。年产各类优质果品40000吨,果品远销全国各地。

条山集团林果公司统一果园管理,统一生产资料采购,统一技术规程,统一组织生产,统一使用品牌,统一销售,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公司+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为果园规模生产、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奠定了基础。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和节约水资源进行科学灌溉,所有果园逐步实现覆膜栽培,所有果园均配备了先进的滴灌设施,而且开创性地开展了果园喷灌防霜和膜下双管线四季滴灌技术,在国内第一次践行了喷水防霜理论,取得了初步成功。公司建有10000吨果品贮藏保鲜恒温库,实现了半年生产,全年供应,旺季有贮、淡季保供、调剂了果品市场供给,实现了果品的增值。

2004年,条山集团公司利用农业组织化程度较高、滴灌设施先进和优越的自然环境,种植马铃薯14000亩(其中企业内部5000亩、达旗基地7000亩、种薯2000亩),成为集团公司一大支柱产业。主栽品种有大西洋,搭配品种有夏波蒂、费乌瑞它、布尔班克、青薯168等。条山集团公司累计投资1300多万元,从德国、美国和荷兰引进了先进的播种机、起垄机、喷药机、收获机等设备80多台套,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产和标准化作业。采取滴灌条件下的单垄单行无覆膜种植模式,确保产品品质;采取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保证种薯的质量;采取土地流转和集约化种植、公司化运营模式,推行项目化管理体制。繁育原种和一级种产量平均亩产达2~2.5吨,种薯质量达到脱毒种薯国标要求。商品薯亩产量2.5吨,产品还原糖含量低,炸片颜色浅,薯块芽眼浅,干物质含量高,产量相对高,各种性状比较适合加工原料,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

1998年,条山农工商集团公司发展制种玉米产业,成立了甘肃农垦良种有限责任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达50多人,种子加工厂拥有能清选、重力选、分级及包衣、分装的、加工能力为每年12250吨的加工线、日加工120吨的种子籽粒烘干线、每批次500吨的玉米果穗烘干线各1条,有甘肃省标准化检验室一个。2002年度,被甘肃省种子管理站评为种子“质量十佳单位”,2003年在甘肃省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工作。先后与全国15个省市的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及美国布希公司、先锋公司、孟山都公司等外资企业在啤酒大麦、小麦、杂交玉米、油葵、胡麻、豆类、瓜类和各类蔬菜种子生产经营商建立了良好的业务关系,对外销售的种子合格率达100%,所生产销售的种子95%以上达到了国标一级。2006年种植制种玉米1万亩,2010年发展到2万亩,其中外繁玉米制种面积1万余亩,内繁玉米制种面积9000余亩。外繁基地主要分布在景泰县城附近乡镇、景电一期、景电二期、古浪、武威、秦川等地。供种范围发展到面向整个白银地区及周边农村,每年销售各类良种4000多吨,辐射面积达180万亩。

2.黄花农场紫花苜蓿基地

黄花农场地处河西走廊西端,日均温度15~20℃,耕地多为灌耕灰棕土,富含钙质,土壤肥沃,灌溉水资源充足,具有生长紫花苜蓿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紫花苜蓿首次种植后一般可利用7~10年,种植规程简单,一个种植户管理面积可以达到100亩以上,亩效益350~500元∕年。紫花苜蓿可以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对农作物轮作倒茬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具有重要作用。

2005年,黄花农场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2009年建成苜蓿基地面积3万亩,生产干草2万吨。引进紫花苜蓿高产优质新品种美国8920MF、8925MF、牧歌401、阿尔刚宝、加拿大农宝、国内甘农2号、甘农3号等紫花苜蓿优良品种,生产的干草平均亩产量超过1000公斤,粗蛋白达18%以上;购进先进的纽荷兰488型割草机、克拉斯55型打捆机等收割设备等14台(套),形成统一收割、打捆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产品远销国内、国外市场。

黄花农场研究总结了苜蓿春夏秋三季播种技术、种子丸化精播技术、全地膜覆盖播种技术、大小麦套种苜蓿技术、孜然套种苜蓿技术、麦茬复种苜蓿技术等先进生产技术措施,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紫花苜蓿生产技术体系和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产业格局。

3.下河清农场啤酒花基地

1979年,下河清农场引进种植啤酒花,主栽品种为青岛大花,平均亩产干花320公斤,亩产量居世界前茅。创造了“下河清”滴灌啤酒花种植规模、机械化水平、产品品质、亩均单产等多个佳绩,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下河清农场引进以色列先进滴灌节水技术,建成滴灌面积大、科技含量高的全机械种植、管理、收获的壁式高科技啤酒花示范基地;引进国外先进、适合高架啤酒花田间机械化采摘的大型捷克收获机,自行研制获4项技术专利的5PZX-350啤酒花采摘机,以标准化管理为模式对啤酒花种植基地进行机械化作业;配套建成国内先进的8孔酒花烘烤楼、啤酒花颗粒加工生产线和贮藏能力2000吨的大型恒温库。并先后与大型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开展“百力佳”啤酒花专用肥料、苦参碱生物农药试验示范推广,无公害种植技术推广应用、农业专用壳寡糖、啤酒花高产栽培、啤酒花专用开穴机、烘烤技改加工、啤酒花浸膏、颗粒异构化、测土配方施肥、高科技节水灌溉等研究工作,总结种植啤酒花30多年的经验,积极推广先进的啤酒花标准化生产技术,使啤酒花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显著增加,种植户增收。

4.敦煌农场观光园区

敦煌农场现代农业观光园区,总占地面积85.4万平方米,井、渠、林、路、电及滴灌等设施配套齐全。园内建成高科技联栋温室一处,绿色葡萄长廊、迎宾广场、悯农广场、五谷亭、揽霞亭、丰登阁、主题雕塑、迎宾彩带。种植了敦煌蜜瓜、大枣、葡萄、李广杏等敦煌地方特色果品,还种植了各类无公害果蔬,进行开放式管理,让游客亲身感受采摘的乐趣。园内特禽养殖区占地面积66.7万平方米,围栏养殖鸵鸟、天鹅、大雁、野鸡、野兔及家禽,让游客参与喂养、捕捉,品味猎奇的感觉。

1997年,敦煌农场引种哈密瓜,先后进行各种栽培技术研究20多项,种植技术整体超过新疆哈密瓜主产区的水平,产品品质在国内哈密瓜产区中处于领先。与新疆哈密瓜相比,敦煌农场哈密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新疆很多地区要平均高出2~3个百分点。较新疆哈密瓜成熟期晚,与新疆哈密瓜上市高峰期错开,市场前景好。敦煌地区年降水39.9毫米,八九月少有降水,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严格的化肥、农药管控措施,常温下储存时间延长10~15天,耐储耐运。

2002年,全场种植哈密瓜1万亩,年产商品瓜3万吨,产值5000万元,农业增加值3000万元。2008年,被国家农产品发展研究中心确认为“绿色食品”基地。2009年,经甘肃省酒泉进出口动植物检验检疫局备案,成为甘肃省规模最大的瓜类产品出口基地。在农场核心基地的辐射带动下,敦煌、瓜州、玉门等市县哈密瓜种植面积在8万亩,收益农户超过1.2万户,基本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的现代产业。

棉花产业一直是敦煌农场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种植面积始终保持在全场总播种面积的60%以上。2000年以后,敦煌农场由注重规模调整为主攻单产和提高品质。农场专门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先后完成“棉花优良品种筛选与推广”“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棉花化学除草技术研究”“棉花配方施肥技术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推广后,棉花产量和品质有了一个大的飞跃。2000年全场平均单产籽棉260公斤,2010年全场平均单产达到375公斤,10年间增长了44%,其中有2000亩棉田达到了“千斤田”标准,棉花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

2008年,敦煌农场实施二次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红枣产业。农场发展红枣产业有独特的自然优势条件。红枣喜温喜光、耐热耐旱;枣树开花晚花期长,可避免自然灾害对产量的影响;产业链长面宽,可以生产100多类产品。本地区夏季高温干燥,无裂果现象和病虫害发生。红枣水肥条件要求低,管理相对粗放。红枣具有耐储藏、耐运输。可以带动蜜蜂和家禽养殖。2010年,敦煌农场地头自然风干枣,一级每公斤销售价格在60元以上,混合枣平均售价也在每公斤30元左右,5年以上果园亩产值在1.5万元以上,7年以上的丰产园亩产值达到3万元以上。

5.莫高葡萄庄园

莫高葡萄庄园前身为黄羊河农场葡萄场,始建于1983年。莫高葡萄庄园位于国内葡萄酒十大产区之一的甘肃武威,地处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东经101°43′~104°43′,北纬36°46′~38°09′),腾格里沙漠南缘,祁连山北麓。葡萄种植面积10000亩,主栽品种有黑比诺、灰比诺、白比诺、赤霞珠、品丽珠、蛇龙珠、雷司令、霞多丽、贵人香、梅鹿辄、宝石和白玉霓等。特别是成功栽培出世界上最为挑剔的黑比诺葡萄,成为我国当时唯一拥有真正黑比诺葡萄的产区。

1999年12月,甘肃农垦组建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时,将黄羊河农场葡萄场资产注入,更名为甘肃莫高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生态农业示范种植园。莫高葡萄庄园地区气候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年均降雨量191毫米,蒸发量2130.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为2724.8小时,≥10℃的有效积温在2800~3200℃,昼夜温差大,葡萄在生长过程中不发生病虫害。土壤为适宜酿酒葡萄生长的中性到弱碱性砾质沙壤土。利用祁连山雪水灌溉,水质无污染。莫高葡萄庄园50公里半径内没有工业污染,成为全国酿酒葡萄示范、绿色食品生产和有机葡萄种植基地。

6.饮马农场食葵园

2009年,饮马农场(亚盛饮马分公司)职工开始引进试种食葵。2010年,农场(分公司)探索销售环节的统一经营,采取产加销一体化的食葵订单种植,发展食葵订单产业。食葵面积约1.7万亩,实现总产值4000万元,亩均经济效益1000~1500元。为农场(分公司)调整种植结构、企业增收、职工增效发挥了作用,发展前景良好。每年食葵开花季节成为一道风景。

7.八一农场高原蔬菜

2010年,八一农场在黑土洼分场种植高原夏菜,实验示范种植马铃薯微型薯170亩,实验种植娃娃菜、洋葱、大蒜、莴笋、甘蓝、花椰菜、蚕豆累计45亩,实验种植玉米、食葵、油葵30亩。这些实验种植都是在实施1万亩土地整理项目和滴灌设施的前提下进行的,通过种植遴选,适合该场种植的作物有马铃薯、娃娃菜、大蒜、甘蓝、莴笋、花椰菜。因此,建立了万亩高原夏菜基地。

(七)工业观光园区

1.金昌水泥集团公司工业园

金昌水泥集团公司年产40万吨电石项目占地600亩,包括矿山在内总投资达8.6亿元,是金昌市支持的循环经济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以园区内焦炭兰碳为原料,为金川公司PVC生产提供电石乙炔,同时金泥集团公司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再充分利用PVC乙炔发气产生的电石渣代替石灰石生产水泥,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成为金昌水泥集团公司工业园。

2.省药物碱厂军营训练馆

2010年7月,甘肃普华甜菊糖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位于武威市黄羊工业园区农大北路1号,由甘肃省药物碱厂控股,成都华高药业有限公司等四家单位参股,企业生产规模为年产1000吨甜菊糖。工程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于2010年7月27日开工,年内完成1.7万亩种植基地建设,实现了一年内投产,一年内生产出合格产品的目标。普华甜菊糖产业与普安药业相互辉映,形成了园区格局建设的普华甜菊糖产业工业观光示范区,格局独特,风景优美,适宜于观光、学习和交流。

2009年省药物碱厂投资建成的军营训练馆,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结构为钢网架欧式结构,风格独特新颖,全军事化配置,功能设施齐全,配有军事健身器材、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台球场、棋牌场等,用于军民健身娱乐活动和大型会议及文体活动等,进一步丰富了企业员工与武警官兵文化生活,提升了军民共建和谐企业的文化氛围。

3.亚盛亚美特节水公司工业园

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是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以色列亚美特滴灌综合设备有限公司合资,共同兴办的高标准滴灌成套设施生产企业。采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将水进行加压、过滤后,将作物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这种只以少量的水湿润作物根区附近部分土壤的灌水方法,与传统的地面灌溉和喷灌相比,有效地解决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水、热、气、肥问题,比传统耕作节水60%,节肥45%,产量增加30%~40%,产品品质高,经济效益显著。

截至2010年底,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滴灌管生产线6条,生产和经营多种灌溉产品,年产滴灌管1.8亿米,年产值2.5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工艺由以色列亚美特滴灌综合设备有限公司引进。同时,公司集产、学、研一体化经营模式,以兰州理工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为依托,已获得“滴灌用的水流泥沙分离装置”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七项钻孔形内镶式扁平滴头实用新型专利。企业的设计、生产、营销、管理体系全面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高新技术企业认证,达到了国际滴灌行业质量检测标准。

4.黄羊河农场农垦文化博物馆

2003年,黄羊河农场将早期使用过的储粮仓库改造成农垦文化博物馆,位于黄羊河农场文化广场。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物品有:黄羊河机械化农场建场规划设计书、勘测报告等文献资料,征集到的农场老职工保存下来的早期黑白照片、宣传部门拍摄的近期彩色照片等,还存放着农场职工早期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农具、工具等实物,如水杯、毡靴、测量尺、木锨、榔头、马鞍、犁铧、铡刀、柳筐、扁担等。以图片、文字和实物相结合的形式,记载了黄羊河农场创业、发展的艰辛和光辉的战斗历程。博物馆有四个展厅:第一展厅,反映建场初期基本设施建设及农业的起步阶段的情况。第二展厅,记录展现农业发展与工业起步阶段的情况。第三展厅,记录展现农工商综合经营、全面发展阶段的情况。第四展厅,为企业荣誉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