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甘肃省志·农垦志: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

甘肃省志·农垦志: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后培育发展了啤酒原料、酿造葡萄、制种、特用玉米、果品蔬菜等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随着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与发展,省农垦带动农民致富的示范作用明显增强。农垦企业多年来在葡萄种植、玉米制种、亚麻和特药生产中,年吸纳农村劳动力约30万人次,龙头企业的生产原料有63%来自农村,农民年增收超过3000万元。

甘肃省志·农垦志: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民致富

省农垦多年来围绕产业化发展需要,在挖掘企业经营资源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村调整了种植结构、吸纳了农村劳力、增加了农民收入,发挥了科技兴农示范作用。

(一)特色农业

20世纪90年代中期,省农垦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工业为龙头、农业为基础”,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之路,结束了只销售农业原料的历史,通过加工增值,逐步占领了市场。先后培育发展了啤酒原料、酿造葡萄、制种、特用玉米、果品蔬菜等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截至2010年底,省农垦形成20多项产业链条。采用“龙头﹢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产业联结,全面推行订单农业,不断向周边农村延伸,部分农产品基地覆盖半径达100多公里,有的项目已覆盖到甘肃省外。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与发展,省农垦带动农民致富的示范作用明显增强。农垦企业多年来在葡萄种植、玉米制种、亚麻和特药生产中,年吸纳农村劳动力约30万人次,龙头企业的生产原料有63%来自农村,农民年增收超过3000万元。

(二)原料基地

20世纪80年代初期,省农垦企业开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种植业引进“一麦、一黑、三花”,即啤酒大麦、黑瓜子、红花、黄花和啤酒花。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啤酒大麦、啤酒花产业脱颖而出,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产品品质、建设原料基地,形成贯通河西走廊的啤酒原料基地。

在建设原料基地的过程中,河西垦区周边农村和农民得到了实惠,出现了“农场种什么,农民种什么;农场怎样种,农民怎样种”和“种子从农场买,产品交农场卖”的景象。莫高股份建设的30万亩啤酒大麦基地,70%设在农垦周边农村。到2010年,省农垦已建成啤酒原料、中草药材、酿酒葡萄、果品蔬菜、粮棉油等一批规模较大的原料基地,通过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合资共建等利益联合机制,带动周边农村农户160万人致富。(www.daowen.com)

(三)良种化

截至2010年底,省农垦集团优质良种对啤酒大麦生产的贡献率达到98%,对啤酒花生产的贡献率达到72%,对马铃薯洋葱孜然、食用葵花等作物贡献率达90%以上,良种对技术的综合贡献率为30%左右。在良种、种苗的繁育、加工、销售中,把周边农村和农户纳入生产供应的基地机构中,同享种业的成果和效益。

(四)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省农垦对周边农村的辐射、示范、带动,由科技推广、生产方式的间接影响,逐步发展为农机、科技应用和建立基地的直接示范带动。据调查资料显示,条山集团公司每年在周边农村建立啤酒大麦种植基地,年销售收入达到4700万元,使5000户农民增收900万元,户均增收1800元。

黄羊河农工商集团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产业连接形式,全面推行订单农业,不断向农村延伸,外延扩展种植基地15万亩,是内部基地的2倍,覆盖半径100多公里。共建成9个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集群,年收购原料产品15万吨,向社会提供农产品13万吨,成为当地农产品加工集散地。每年为农村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为附近农村和农户提供季节性劳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为周边建筑工程队支付工程款3000万元。

在葡萄、特药、亚麻和制种产业中,年提供农村就业岗位30多万人次,农民增收2000万元以上。有关农场实施疏勒河移民安置项目以来,先后接收安置政策性移民3.5万人。同时,通过兴建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其他工业项目等,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