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当代建筑先锋异质共生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当代建筑先锋异质共生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师:隈研吾地点:中国 杭州建成时间:2015年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坐落于杭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迄今为止,隈研吾在亚洲设计的最大体量的单体建筑,秉持了“让建筑消失”的先锋理念。图5-41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表皮的粒子化建构图5-42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内部开放空间疑问三在该案例中,共生的秩序如何被展现?图5-43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中透明与模糊的共生秩序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当代建筑先锋异质共生

建筑师:隈研吾

地点:中国 杭州

建成时间:2015年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坐落于杭州中国美院象山校区,是迄今为止,隈研吾在亚洲设计的最大体量的单体建筑,秉持了“让建筑消失”的先锋理念。对于它的整体性剖析与知觉体验,以下将遵循三大疑问依次展开。

疑问一

该案例在异质性的建构层面表现如何,其背后的相关语义如何理解?

对照本书在第二章中所总结出的有关异质性建构的六个层面,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思想”“参照”和“形态”,还是“功能”“空间”和“语言”,都没有被过分强调,但是,在其看似轻描淡写的异质性建构中,当代的泛先锋性特征依然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诠释。

现代主义强调“理性”,后现代主义强调“隐喻”,解构主义强调“否定”与“解构”的原则不同,本案所秉承的“让建筑消失”的设计观念,本身就是一种超理性思想的“反思”与“重构”,基于复杂-非线性思维、信息技术和共生思想,趋向于系统化的“生成”与“整合”。有关于此,早在隈研吾创作完成的“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中就有所体现,只是在本案中,砖瓦替代了竹子(图5-38)。

978-7-111-54653-5-Chapter06-47.jpg

图5-38 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

从山坡下方仰望本案,只见山坡上掩映在绿植中的轮廓线若隐若现,就像一处聚居的村落,只是难见以往的袅袅炊烟;而从本案最高处的平台向下俯视,又会看到菱状交织、层层跌落地匍匐在山坡之上的青瓦屋顶,藏身于自然的青山绿水间,颇具一派闲适独居的韵味。显然,瓦片作为本案中最重要的材质,在满足了屋顶的功能需要之外,也被作为一种立面装饰,镶嵌在交织的铁丝网之间,营造出了一种从屋顶到立面浑然一体的效果。除了瓦片,同样暗含着历史气息和印记的青砖也在本案中找到了安置之所,它们不管是被作为室外铺地,还是边角砌筑,都将成为本案的守望者和见证者(图5-39)。

本案总建筑面积5000余平方米,主要的功能空间包括了1700平方米的展览展示空间、200人的大报告厅,以及大小会议室和放映厅等。在这些功能空间中,并不存在控制或约束性节点,它们伴随着本案系统化“生成”与“整合”的过程,以及“中心的消解与界定的模糊”的操作,而呈现出一种整体开放的态势。在本案中,空间的竖向划分不再像传统空间那般明确,惯常的台阶联系也被坡道所取代,使得空间在水平和竖向两个方向都表现出了多样性“存在的向度”,这与朴素和淡雅的室内环境所营造出的空间氛围完全不同,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层次和深度。与此同时,在本案中,7个展览展示空间也没有做出特别明确的界定,它显然是在追求一种无限放大的状态和预设之外的可能,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将其与交通空间混为一谈(图5-40)。

978-7-111-54653-5-Chapter06-48.jpg

图5-39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层层叠置的屋顶形态

978-7-111-54653-5-Chapter06-49.jpg

图5-39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层层叠置的屋顶形态(续)

978-7-111-54653-5-Chapter06-50.jpg

978-7-111-54653-5-Chapter06-51.jpg(www.daowen.com)

图5-40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多义与不确定性的功能空间

978-7-111-54653-5-Chapter06-52.jpg

疑问二

在复杂-非线性思维实现异质共生方面,该案例主要涉及到了哪些策略?

对于隈研吾而言,对于边界的强调远胜于建筑的形态和功能,他认为只有这种针对边界的粒子化建构才能与环境实现交融,才能“让建筑消失”。所以,本案在复杂-非线性思维实现异质共生的策略方面,主要突出了本书在第三章中所概括出的策略二“消解的表皮关联浮动的边界”,其次才是策略四“开放空间构拟不可预见的复杂”。

本书在第三章有关策略二的论述中指出,轻质的表皮、通透的幕墙、灵活的窗洞、飘逸的屋顶和造化的光影都是生成浮动边界的具体操作。显然,这些具体操作在本案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特别是轻质的表皮和造化的光影。在本案中,被交织的不锈钢铁丝夹着,并一同装点了立面的瓦片,犹如悬浮在空中一般,在一点透视的构图中,表现得极具视觉冲击力。实际上,这一操作正是隈研吾追求表皮粒子化倾向的一种具体表现,他让表皮在自我消解中,转变成为了或密或疏、或实或虚的浮动边界。而随着自然光线的变换,透过这层浮动的边界洒向室内的斑驳光影,又让室内空间总是充斥着灵动的魅惑(图5-41)。

在本案的内部空间中,针对功能空间、分隔界面和交通组织等三个层面的开放操作无一遗漏。首先,功能空间的划分采取高差递变等弱化的手段;其次,分隔界面的材料选用通透的金属网或轻质的木材;最后,交通组织的方式则以斜坡取代台阶,削弱了交通空间的边缘性处境。这三个层面的开放操作共同孕育了含混与多义的空间,还原了空间行为的多样性,构拟了不可预见的复杂(图5-42)。

978-7-111-54653-5-Chapter06-53.jpg

图5-41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表皮的粒子化建构

978-7-111-54653-5-Chapter06-54.jpg

图5-42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内部开放空间

疑问三

在该案例中,共生的秩序如何被展现?

隈研吾在本案中所践行的“让建筑消失”的设计理念,是一种人工与自然相混杂的全新美学语境,它孕育了自由流淌的诗意,并展现出强烈的共生愿望。具体而言,本案主要体现出了“地域性全球化”和“透明与模糊”两个方面的共生趋向。

在本案中,不管是其低矮的建筑形制,还是其饱受岁月洗礼的砖瓦材料,都是对地域性文化的一种积极响应,但是,它同时又是契合时代气息的和当代先锋美学的产物,饱含着批判与创新的先锋精神。另外,本案隐没于坡地之上,消解的表皮和竖向叠置的空间也为多场景构图提供了条件,并在人们的视觉上呈现出开放、叠加和交织的空间成像,让透明与模糊几乎可以同时在场(图5-43)。

978-7-111-54653-5-Chapter06-55.jpg

图5-43 中国美院民艺博物馆中透明与模糊的共生秩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