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策异质共生-达拉斯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

策异质共生-达拉斯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师:墨菲西斯地点:美国 达拉斯建成时间:2012年位于达拉斯的胜利公园——城市主干道和高架快速路的交叉处,由汤姆·梅恩主持设计的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是当代建筑的先锋之作。图5-6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开放的入口空间图5-7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内部的交通空间疑问三在该案例中,共生的秩序如何被体现?图5-8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所呈现出的自然科学理念

策异质共生-达拉斯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

建筑师:墨菲西斯(Morphosis)

地点:美国 达拉斯

建成时间:2012年

位于达拉斯的胜利公园——城市主干道和高架快速路的交叉处,由汤姆·梅恩主持设计的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是当代建筑的先锋之作。对于它的整体性剖析与知觉体验,以下将遵循三大疑问依次展开。

疑问一

该案例在异质性的建构层面表现如何,其背后的相关语义如何理解?

本书在第二章第六节中曾提到,汤姆·梅恩在建筑创作中追求一种强势的自主意识和反叛精神。崇尚冒险、勇于向传统和权威发起挑战,一直以来都是渗入梅恩血液和骨子里的气质。所以,我们丝毫不用担心他的建筑会遗失异质性建构。通过对本案进行整体性剖析,我们会发现,在异质性建构方面,本案在“思想”“形态”“空间”和“语言”等四个层面表现得较为突出。

总体上看,位于开敞的场地环境之中的本案,虽然在体量上显得有些谦和与内敛,但是,它还是与高架快速路对面那些高调而又突兀的现代高层建筑形象形成了鲜明对照,它略带激进的构想冲破了现代理性与总体性观念的束缚,获得了一种较为写意的存在状态,就像微微翘起的坡地上竖起的一块顽石,让人产生好奇(图5-1)。

然而,随着脚步的临近,人们却会逐渐意识到,不管是“翘起的坡地”还是“顽石”都并非那么沉稳。无论是位于城市道路交叉口处的两个方向的裙房界面毫无顾忌地碰撞所生成的锐利且极具动势的墙角,还是从墙角开始向两侧逐渐加密、结合建筑主体自下而上渐渐变稀的横向纹理;无论是主体破碎的一角和斜插的玻璃体,还是主体外墙上面看似随机实则讲究的横向条窗,其形态的变异与反逻辑倾向都十分明显,以至于途经此地的人们都难以忽视它的存在(图5-2)。

978-7-111-54653-5-Chapter06-2.jpg

图5-1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的构思草图与自由形态

978-7-111-54653-5-Chapter06-3.jpg

图5-2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锐利的裙房转角

显而易见,汤姆·梅恩在本案中所构筑的异质且断裂的建筑景观,透露着一种迷人的气质,并暗含着一种较为强势的对抗力量和探索精神,使其在宣扬自身存在感的同时,也填充了人们好奇的视觉感知(图5-3)。

978-7-111-54653-5-Chapter06-4.jpg

图5-3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异质的、断裂的建筑景观

疑问二

在复杂-非线性思维实现异质共生方面,该案例主要涉及了哪些策略?

对于本案而言,其在复杂——非线性思维实现异质共生的策略方面,主要涉及了本书第三章中所概括出的策略一“抬升的‘地景’介入建筑”和策略四“开放空间构拟不可预见的复杂”两个方面。(www.daowen.com)

在本案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两处富有德克萨斯州地域特性的生态景观:其一,是地域性的大型冠层树种森林;其二,是地域性的沙漠节水型园艺平台。节水型园艺平台从地面缓缓倾斜升起,绕过建筑主体,在与场地环境融为一体的同时,也与裙房一同形成了拓扑状的抬升的“地景”(图5-4)。抬升的“地景”上部包含了当地的岩石和抗旱的草坪,在呈现达拉斯地质特性的同时,也展现了自然中生命系统的历时演变。

随着抬升的“地景”对场地环境的介入,自由活泼、富有动态的裙房和平台,就像深海中的浮游生物一般,在延续城市生态景观、烘托主体建筑的同时,也削弱了生硬的建筑体量对场地环境的割裂和对人们心理的压迫,并在模糊的边界上获得了微妙的平衡。由此一来,本案与园区及其周边环境的关系,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附,而是通过形体对环境的渗透,逐渐转变成了自由绵延的有机系统中的部分(图5-5)。

事实上,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过度强调生产与消费的社会中,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正在变得薄弱,而作为汇聚与传播人类社会集体经验和先进文化的媒介,以及诠释复杂多变的世界的全新方式,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的设计初衷便是扩大和加深人们对于自然系统复杂性的认知,而非展示暗淡的背景。

978-7-111-54653-5-Chapter06-5.jpg

图5-4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拓扑状的裙房屋顶构成

978-7-111-54653-5-Chapter06-6.jpg

图5-5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浮动的裙房和主体

另外,从本案的轴向发展来看,对于开放空间构拟随处可见,而入口大厅的表现最为抢眼。进入本案的入口大厅,自由开放的大空间、起伏不定的金属网状吊顶和通透的玻璃界面,一同淡化了内外空间的差异,构拟着不可预见的复杂(图5-6)。与此同时,人们透过光线明亮的中庭空间,又可以隐约感受到一股神秘、多变和浮动的气息,将自然与人工有机串联在一起。而借助中庭中的楼梯电梯和自动扶梯,人们既可以通达各层空间,也可以直抵屋顶的全景平台,在此俯瞰城市的景色,感知内部空间与外部世界之间的联系(图5-7)。

978-7-111-54653-5-Chapter06-7.jpg

图5-6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开放的入口空间

978-7-111-54653-5-Chapter06-8.jpg

图5-7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内部的交通空间

疑问三

在该案例中,共生的秩序如何被体现?

在本案的具体表现中,主要体现出了“地域性与全球化”和“局部与整体”两个方面的共生关系。

众所周知,当代先锋建筑不再局限于全球化与地域主义的单面强调,转而从全球化的视野出发,从地域文化中摄取养分来完成诠释,本案也不例外,它在践行策略一“抬升的‘地景’介入建筑”的同时,也奠定了地域性与全球化共生的秩序。另外,本案在践行策略四“开放空间构拟不可预见的复杂”的同时,也在力求尝试通过材质、技术、场地与自然的整合,来同步实现异质性建构与场地环境的融合共生,并指向开放空间与不确定的行为和事件的叠加,使其趋向局部与整体的共生。这不但没有削弱自然科学理念的精彩呈现,而且还最大程度上丰富了城市中的人文空间结构,激发了参观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图5-8)。

978-7-111-54653-5-Chapter06-9.jpg

图5-8 佩罗自然科学博物馆所呈现出的自然科学理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