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起源和形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30年代起,我国学者就开始对彝族的起源及形成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过多种看法。概言之,主要有东来说、南来说、西来说、北来说、土著说等。其中,比较通行的观点是方国瑜先生、江应梁先生等主张的北来说,也称“氐羌说”,认为彝族是以历史上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氐羌族群为基础,南下进入金沙江流域后,融合了当地的众多土著部落而逐渐形成发展起来。
氐羌是我国古代活动于西北甘青高原上的一大族群。早在距今6000~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矫健彪悍的氐羌部落就开始从河湟流域向四周发展。他们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其足迹所及,西北直抵天山之麓,东向行至关中平原,西南则逾金沙江南岸。至公元前7世纪中叶以后,秦国发动大规模征服兼并其邻近的羌部落的战争,由于“畏秦之威”,居住在甘青高原的一部分氐羌部落开始沿横断山脉南下,进入雅砻江、岷江、大渡河、安宁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流域,并发展成为近代藏缅语族的各少数民族的核心[1]。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西自桐师(今保山)以东,北至叶榆(今大理),……皆氐类也”。氐羌是同一族群部落,在古代的文字记录中,有时并称为“氐羌”,有时分别作“氐”“羌”。根据大量史料来看,秦、汉时期的“西南夷”分别属于氐羌、百越和百濮(孟高棉)三个族群系统。虽然《史记》对此情况记录不全,但“西南夷”中的大多数部落属于氐羌族群仍是不争的事实。
就云南境内而言,氐羌部落主要分布在今滇西北的怒江、迪庆、丽江,滇西的保山、大理、楚雄,滇东北的昭通、曲靖,滇南的红河,以及滇中的滇池周围地区。秦、汉时期,逐渐分化成为“僰族”(滇国的主体民族)、“昆明族”“叟族”“摩沙族”(即纳西族)等。
汉、晋时期的“叟”“昆明族”中的各个部分,在南北朝以后逐渐分化和重新组合,形成“白蛮”(白族)、“乌蛮”“施蛮”“顺蛮”“和蛮”等部落。(www.daowen.com)
唐朝时期,“施蛮”“顺蛮”(傈僳族)仍然包含在“乌蛮”之内,还没有从“乌蛮”中完全分化出来。至南诏统治时期,“乌蛮”将其他不同的部落分割出去,已经专指近代各个方言区的彝族先民。
元朝时期,川、滇、黔三省连接地带已经成为“乌蛮”的主要聚居区。李京《云南志略》说:“乌蛮……自顺元(今贵阳)、曲靖、乌蒙(今昭通)、乌撒(今威宁)、越嶲(今四川凉山)皆此类也。”[2]
事实上,元、明、清时期云南省境内彝族的分布区域较广,除澜沧江和怒江下游边境地带外,其余各地到处都有彝族,部分地区的彝族也仍然保留着不同的名称,如“摩察”“罗婺”“鲁屋”“聂素”“撒摩都”“朴剌”“阿倮”“孟乌”“葛倮”“阿系”“阿戛”“阿者”“车苏”“喇鲁”“利米”等。
明朝初期以后,随着大量汉族人口的迁入和彝族不同家支的分化及局部迁徙流动,以及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平衡,彝族内部出现了更为复杂的分支和名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