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力测验考试科目设立背景与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

智力测验考试科目设立背景与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燕京大学将智力测验引入大学招生考试,不是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燕京大学心理学系是承担智力测验的主要单位,先后两位主持者刘廷芳和陆志韦均系留美归国博士,并与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有密切关系。每年的智力测验实践又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量表修订提供数据来源。燕京大学实施智力测验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完成四年学业的基本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提高选拔的效率和后续教学的成功率。

智力测验考试科目设立背景与中国近代教会大学招生考试研究

燕京大学将智力测验引入大学招生考试,不是偶然,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首先,进入20世纪20年代以后,教会大学受到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冲击,正面临着国人的尖锐批评。教会大学管理者们一致认为,改变学校处境的有效策略之一,是进一步提高教会大学高等教育的质量。从人才培养过程的开端,招生环节开始提高入学标准,选拔出优秀生源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提升生源质量的方法,除了入学资格的提高,考试内容及要求的提升外,运用最新的心理科学研究成果,测量学生的普通智力水平,也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其次,当时强大的科学主义思潮在中国兴起。中国学术界对科学的态度几乎达到顶礼膜拜的程度,甚至提出科学救国的主张。国人对西方科学的认识已经广泛触及自然、社会、政治、经济等学科和领域。科学的地位之高,已达到无人敢公然冒犯的程度,正如胡适所言:“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都不敢公然对他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究竟有无价值,那是另一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87]在这样的科学背景下,燕京大学采用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从事教育上的改革,也是非常自然的选择。

再次,燕京大学心理学系师资力量强大,足以承担类似的改革实验。燕京大学心理学系是承担智力测验的主要单位,先后两位主持者刘廷芳和陆志韦均系留美归国博士,并与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有密切关系。刘廷芳,曾在圣约翰大学肄业,1911年赴美留学,1914年、1915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1918年获耶鲁大学神学博士学位,1920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博士学位。刘廷芳在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期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早已在哥伦比亚大学从事教学与研究,这位教育心理学之父的智力测验理论与方法无疑给了刘廷芳深刻的学术影响。1920年回国后,刘廷芳任燕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兼神学院教授。陆志韦是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1922年任东南大学心理学系主任,1927年经刘廷芳推荐出任燕京大学心理学系主任[88]。1924年,陆志韦还在东南大学时,就发表了他修订的《中国比内—西蒙量表》。1926年,他又将桑代克1914年出版的英文著作Educational Psychology Briefer Course译成中文《教育心理学概论》,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共计21万多字。1936年,已在燕京大学的陆志韦又和同事吴天敏发表了《中国比纳—西蒙量表》的第二次修订本。(www.daowen.com)

燕京大学的智力测验正是建立在刘廷芳、陆志韦这些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之上的。心理学系的前沿阵容和研究成果为智力测验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凡应考燕大的新生,都要通过智力测验这一门,这些材料的准备和评阅,都是在陆先生主持下的心理学系各同人负责的”[89]。每年的智力测验实践又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量表修订提供数据来源。燕京大学实施智力测验目的就是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完成四年学业的基本心理素质和认知能力,提高选拔的效率和后续教学的成功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