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智力测验在中国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前沿研究成果

智力测验在中国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前沿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智力测验成为众多教育机构中盛行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发达的江苏省更为显著,相关的测量结果也频繁见诸报端。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受到一时的关注和热议是自然而然的,但将智力测验的常模量表进行修订、完善,使之能适应中国学生的智力分布特点,本身就是前沿的学术挑战,更不必说将其作为大学招生选拔的一项重要标准,且作为入学考试科目固定下来。

智力测验在中国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前沿研究成果

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s),亦称智商测验,IQ测验,是按照编制者所信奉的智力结构的理论编制,对个体认知功能水平的测验。测验结果可反映被测者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学习的能力,或适应环境的能力,或综合地反映包括上述各种能力在内的认知能力[81]。世界上第一个测量智力的常模量表是1905年的比纳—西蒙量表,最初主要用于区分正常儿童与迟钝儿童。1911年该量表作了第二次修订,智力测量在世界各地盛行,量表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测量范围相应扩大。

20世纪初,心理学上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被介绍到中国,并在中国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智力测验成为众多教育机构中盛行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发达的江苏省更为显著,相关的测量结果也频繁见诸报端。当时的东南大学曾专门组织智慧测验团,分三组分赴江北一带、无锡苏州上海一带和杭州嘉兴一带,测验儿童2000人,仅上海就测验20余所学校,其中教会学校男校为约翰、清心、尚德等,女校为女清心、晏摩氏、中西、启秀、养真等,通过收集测验数据,进行统计整理,制成测验儿童智慧标准,既开拓中国心理学史上的新纪元,也希望对小学教育前途有所贡献[82]。(www.daowen.com)

一项新的研究成果受到一时的关注和热议是自然而然的,但将智力测验的常模量表进行修订、完善,使之能适应中国学生的智力分布特点,本身就是前沿的学术挑战,更不必说将其作为大学招生选拔的一项重要标准,且作为入学考试科目固定下来。在中国近代大学的招生考试中,也只有教会大学这样做。在此时的美国,教育测验学者怀特曼也在做此类研究,经过对4000余名学生的调查研究,得出大学成绩与智能测验成绩间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他两组对照关系是大学成绩与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学生在大学的成绩与学生在中学的成绩);美国大学入学委员会根据这一研究结果,并应社会各方面要求,于1926年改革入学考试,首次举办大学入学智能测验,即学业性向测验(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简称SAT)[83]据已有的档案资料显示,燕京大学1923年的招生考试就已进行过普通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测验[84]。智力(intelligence)一词最早是在19世纪后半叶由哲学家斯宾塞(H.Spencer)和生物学家高尔顿将古代拉丁词intelligence引入英文,其意义是代表一种天生的特点及倾向性[85]。从“智力”一词的意义出发分析,General Intelligence和SAT虽然名称各异,其实质都是为了测验学生的学术倾向性,以及是否具备在大学学习的潜在能力;从实行的时间上看,燕京大学的智力测验比美国大学的SAT测验至少要早三年,而且燕京大学1938年外国学生入学规则中的考试科目明确标明是Scholastic Aptitude(学业性向)[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