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网布局规划一般采用先确定道路网规划指标和道路网空间布局形式,然后进行道路网系统性分析,再布置专用道路系统,最后进行检验与调整的过程,如图7-11所示。
1. 道路网规划指标的确定
图7-11 道路网布局规划程序
道路网布局规划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道路网规划指标,道路网规划指标主要有人均道路用地面积、车均车行道面积、道路网密度、道路等级结构、道路网连接度、非直线系数等。
2. 道路网空间布局形式
在社会经济、自然地理等条件的制约下,不同城市的道路系统有不同的发展形态。从形式上看,常见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有四种典型类型:方格网式道路网布局、环形放射式道路网布局、自由式道路网布局、混合式道路网布局。
仅仅从每种道路网布局的特点出发是难以决定其优劣与取舍的,规划中应尊重已经形成的道路网格局,考虑原有道路网的改造和发展,从城市地理条件、城市布局形态、客货运流向及强度等方面确定城市的道路网布局,不应套用固定的模式。道路网空间布局形式的确定是一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过程。
3. 道路网系统性分析(www.daowen.com)
道路网的系统性表现在城市道路网与城市用地之间的协调关系、与对外交通系统的衔接关系及道路网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道路网布局系统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用地布局的配合关系:主要分析城市各相邻组团间和跨组团的交通解决情况、主要道路的功能是否与两侧的用地性质相协调、各级各类道路的走向是否适应用地布局所产生的交通流及是否体现对用地发展建设的引导作用等。
(2)城市道路网与对外交通设施的配合衔接关系:主要分析快速道路网与高速公路的衔接关系、城市常速交通性道路网与一般公路的衔接关系、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与城市交通干道的衔接关系。考虑高速公路对城市交通有着重大的影响,在规划的层次上应将高速公路交通影响分析纳入交通规划研究内容。
(3)城市道路系统的功能分工及结构的合理性:主要分析道路网中不同道路的功能分工及结构是否清晰、合理,各级各类道路的密度是否合理等。为保障交通流逐级有序地由低一级道路向高一级道路汇集,并由高一级道路向低一级道路疏散,应避免不同等级道路越级相接。
4. 道路网布局的检验与调整
经过以上过程,初步拟订的道路网需经过检验,如图7-12所示。检验的标准是拟定的道路是否能满足道路交通需求和环境质量要求。检验的基础是道路交通需求预测技术、道路网络分析技术和道路交通环境影响分析技术。道路网规划方案的调整分为两个层次,当道路服务水平质量和环境质量状况不符合规划要求时,首先调整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案,对调整后的道路网布局规划方案重新进行检验,如经过多次调整后仍不能满足规划要求,则应对城市总体交通结构进行反馈,提出修改意见。
图7-12 道路网布局的检验与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