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负责人:雷天赐
档案号:0988
工作周期:2013—2014年
主要成果:
(1)开展了基于地质背景的区域化探数据系统误差校正和滑动平均衬值地球化学异常信息提取,在复杂地理景观区地球化学系统误差校正和异常提取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由于工作区覆盖面积大,跨行政区划、地球化学背景区和构造单元较多,不同单元间误差较大,尤其各省间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更为突出。如原始数据在省界处存在明显的台阶,传统调平处理时主要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忽略了地质因素影响。本次调平处理时,在充分考虑客观地质背景基础上开展统计分析,具体为:以同一均匀地质体为研究对象,邻省界或标准图幅边等人为界线两侧取样,建立均值、标准方差对应关系,通过参数计算构建对应线性方程,最终达到消除误差目的。异常下限计算时,针对不同地区采用了动态的符合本区地球化学特征的背景值,具体为:利用某一点原始数据除以该区某一范围(20km×20km)内的平均值得一衬值,再采用累频法分别确定异常区下限值。在系统的数据误差校正、分析处理基础上,对20种元素的各类地球化学参数进行了统计,并进行了成矿带主要成矿元素区域分布特征与分带规律研究总结。
(2)利用Landsat-8 OLI和Aster数据,采用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通过波段组合、边缘增强和空间分辨率融合等计算机数据处理,结合线、环、带、色、块五要素,通过直判法、对比法和逻辑推理法等手段开展了构造解译。实施了基于DEM数据融合增强的隐伏构造解译、小波增强的韧性剪切带解译和基于“主成分+比值+主成分”的蚀变信息提取,并将遥感矿化蚀变异常总结为:矿化型异常、断裂型异常、岩体型异常、火山岩型异常和岩性异常。(www.daowen.com)
(3)成矿带内首次开展了遥感蚀变信息栅格-矢量一体化和线性构造定性-定量研究,分别构建了遥感蚀变信息铁染(Fe2+/3+)、羟基(—OH)等值线图和断裂构造优益度等值线图。断裂优益度是运用统计学方法得出的一种有利储矿的构造特征函数,不仅考虑了断裂的密度、方位、交点数及夹角等参数,还对各参数进行了加权计算,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成矿评价关系;断裂优益度构建将断裂成矿分析由定性研究提升到定量研究。
(4)利用重磁成果数据,划分了11处重力异常分区及11处航磁异常分区,对成矿带内莫霍面起伏、基底构造、深大断裂、岩体、盆地进行了推断和解释,为该区基础地质研究、预测单元划分和证据层因子补充与完善提供了资料。
(5)以30m×30m分辨率DEM为数据源,通过水文分析,遵循“独立水系、划分方案唯一、汇水盆地面积最小、物源清楚”的原则,按“无洼地DEM数据生成→河网的生成→汇水盆地的确定→汇水盆地成矿有利度分析与变量提取”步骤,进行汇水盆地圈定,并按统一的地理坐标系建立了成矿带汇水盆地网系图,采用计算机统计分析与人工判读相结合方法优选了有利成矿汇水盆地103个,面积占总成矿带的56%、矿产当量占整个成矿带的95%。选择有利成矿汇水盆地作为有利证据层因子,解决了水系沉积物数据“漂移”现象,从而使预测定位更精准、表达成果更直观科学、野外验证更具可操作性。
(6)构建了单位矿产当量评价指标。成矿预测与证据层因子关系较为复杂,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在实施过程中对有利条件需充分利用、对不利条件应予以剔除。因此,如何开展证据层因子有利度分析,优选一个有利证据层因子是决定最终成矿预测精度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次项目通过一些矿产资源分析与评价、借助前人经验,建立了不同规模矿床与矿点转换关系;通过单位面积控矿层内矿点个数来构建单位矿产当量值,作为整个成矿带有利证据层因子优选的重要指标,保证了数据的客观性与准确性。
(7)选择不同区域有代表性的典型矿床(点)进行剖析或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通过矿床或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模式的分析、归纳与总结,建立了各成矿单元基于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信息的找矿模型。在数字化找矿要素基础上,通过异常信息提取与找矿有利度分析,优选出有利证据因子进行集成,开展了基于证据权重法的找矿预测,圈定了成矿远景区并分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