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江汉平原重点地球关键带研究,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方法,并在研究区开展了关键带沉积环境演化、潜流带污染物迁移转化和微生物填图工作,进一步探讨了大型水利工程对关键带水文动态的影响。
(1)国内外围绕地球关键带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研究平台主要是建设地球关键带观测站,研究手段包括关键带填图、监测和建模等。关键带监测站的建设具有多对象、高密度、小范围、多尺度等特点,其布设充分考虑到环境梯度变量。
(2)依托江汉平原夹河试验场,开展了关键带氮迁移转化研究。结果表明:深度大于2m的孔隙水中NH3-N和NO3-N的季节性变化显著,随着地下水位波动,含水介质的氧化还原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硝化、反硝化及矿化等过程,改变地下水中氮的形态;深度小于2m的孔隙水中NO3-N季节性变化异常,近地表生活垃圾的淋滤和农业化肥的输入是潜在的原因。
(3)研究区微生物填图工作表明,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理化因子之间具有较良好的相关性。细菌数量与蔗糖酶的活性具有显著性相关。在脉旺咀幅影响土壤性质最关键的是细菌数量,而在彭场镇幅影响该地区土壤性质最关键的则是土壤的电导率。(www.daowen.com)
(4)利用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等多指标详细研究了研究区关键带年代、成因与古环境特征,获得了区域早更新世以来的5个阶段沉积环境演化和11个气候变化阶段。重建了江汉平原东部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湖沼湿地演化与古人类活动历史,运用微体植物化石、TOC和碳屑重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的8个古气候、古水文变化阶段,发现了新石器早期的古人类活动的化石和沉积记录。
(5)三峡大坝季节性蓄水对区域地下水动态的影响与观测井离库岸的距离、含水层深度等有关:含水层埋深越浅,地下水受库区蓄水影响越大。三峡大坝阶段性竣工后蓄水工程通过长江水位波动对2015图幅的离长江较近的地下水有一定的影响,而对离长江较远的2014图幅大部分地表水和地下水基本没有影响。三峡工程对下游地表水-地下水相互作用有显著的影响。平原腹地的河流与浅层地下水的相互作用在横向距离1 000m以内较为显著。平原腹地的河流多为汉江的排水支流或更次一级支流,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使汉江下游水位下降,进而导致其排水支流的水位下降,这有可能是平原腹地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