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南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及分析评价

中南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及分析评价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与试验,分析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补径排与动态特征,划分了水文系统与地下水流系统,对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性进行了评价。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岩组由新近系组成,分布于第四系覆盖区和盆地边缘丘陵区。裂隙孔隙含水岩组主要由新近纪碎屑岩组成,分布范围广泛。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与降雨量的关系密切,随着降雨量季节性变化而波动,观测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处于动态平衡。

中南地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及分析评价

开展区域水文地质调查与试验,分析了区域水文地质条件、补径排与动态特征,划分了水文系统与地下水流系统,对地下水资源量与开发利用性进行了评价。

(1)孔隙潜水含水岩组由全新统组成,分布于长江汉江及其支流一级阶地,厚度由阶地前缘向后缘变薄。孔隙承压含水岩组由第四系更新统组成,分布于平原西南与中心地带,平原腹地较边缘厚,东部较西部厚。裂隙孔隙承压含水岩组由新近系组成,分布于第四系覆盖区和盆地边缘丘陵区。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在沿江地段,丰水期可接受下伏孔隙承压水的顶托补给。孔隙承压水主要有上部孔隙潜水的越流补给,长江、汉江往往以地表水补给为主,其次为裂隙孔隙水的顶托补给和周边的侧向补给。裂隙孔隙承压水在平原边缘区接受上覆第四系的孔隙含水岩组补给、中心区接受周边侧向补给、丘陵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2)图幅区中、深层地下水的流动较为简单,整体为由西向东流。而浅层地下水流受地表水系影响大,基本是受地势低洼的河流控制的不连续的、局部的流动系统。在每个河间地块系统中,地下水流极其复杂,无法确定其分水岭位置,所以浅层地下水流系统只划分到河间地块系统。

(3)孔隙潜水含水岩组由全新统组成。孔隙承压含水岩组由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组成,岩性主要为淤泥质粉砂、砂、砂砾石,部分地段含有淤泥。含水岩组稳定隔水顶板,以黏土、亚黏土、淤泥质黏土为主,局部为淤泥。隔水顶板的厚度变化较大。裂隙孔隙含水岩组主要由新近纪碎屑岩组成,分布范围广泛。根据其埋藏条件可分为第四系覆盖区及盆地边缘丘陵区两部分。江汉平原地下水的补径排决定其所处的地质环境。岗波状平原地下水的补给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向低平原区排泄;低平原区地下水补给源除大气降水外,还接受各种地表水体的补给,其中江河水补给受季节影响较大,形成地下水与江河水的季节性互补关系。(www.daowen.com)

(4)研究区多年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小,1996—2015年期间地下水水位有缓慢下降的趋势,20年间地下水水位总共下降了0.75m。研究区中层孔隙承压水和汉江具有水力联系。层孔隙水由于埋深浅,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含水层与河流、湖泊、沟渠等地表水体水力联系密切。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与降雨量的关系密切,随着降雨量季节性变化而波动,观测年内浅层地下水水位变化处于动态平衡。中深层孔隙地下水与上覆潜水的水位动态变化相似,直接受浅层地下水的入渗补给,同样受降雨因素影响较大,但浅层水相比中深层水受降雨影响动态变幅更大。观测年内中深层地下水水位年际变幅为0.1m。研究区内降雨集中的个别时段浅层地下水水位高于中深层地下水水位,其他时段浅层地下水水位低于中深层地下水水位,浅层水和中深层水有水力联系。

(5)2014年脉旺咀-彭场镇幅,2015年杨林尾-陆溪口幅第四系孔隙潜水含水层(20m)渗透系数范围1.2~10.6m/d;中层(20~100m)孔隙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范围0.25~2.17m/d;深层(100~180m)孔隙承压含水层渗透系数范围2.18~4.00m/d。基岩地区渗透系数为0.01m/d。江汉平原脉旺咀-彭场镇幅,杨林尾-陆溪口幅浅层含水层富水性为弱—中等富水性,中层含水层富水性在中等—强富水性之间,深层含水层富水性为强富水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