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作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概要

工作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概要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江从工作区中部横穿而过,成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统一排泄基准。工作区除侏罗系、古近系和第四系为陆相沉积外,其他均为滨、浅海相硅质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相沉积。工作区以覆盖型岩溶水为主,裸露型岩溶水分布面积较小且分布于各个小盆地边缘地带。工作区共发育5条岩溶地下河,但其规模均较小,最大的地下河系统为冷水厂地下河,其管道总长11.99km。

工作区水文地质调查成果概要

工作区位于湘、粤、桂三省的交界地带,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于珠江水系西江的支流贺江和桂江流域。工作区内属南岭山地丘陵区,东、北、西及西南4面为山地地形,诸山环拱,地势高峻。中南部有大桂山横贯,向东向西延展,整个地势由北向东南倾斜,形成钟山、回龙、里松、八步、公会5个山间盆地,在山地边缘与盆地之间分布着起伏不大的平原和坡度缓和的丘陵。贺江从工作区中部横穿而过,成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统一排泄基准。

工作区出露地层比较齐全,自老至新有震旦系、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侏罗系、古近系和第四系。以晚古生代地层最为发育,其分布广泛,沉积类型多样,岩相复杂。工作区除侏罗系、古近系和第四系为陆相沉积外,其他均为滨、浅海相硅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相沉积。工作区位于钦杭结合带西段,扬子陆块南缘与华夏地块的结合部。构造运动强烈、构造复杂,褶皱、断层发育。地质构造主要为北西折转向南发育的弧形构造、近南北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

工作区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红层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4种地下水类型。岩溶水可细分为纯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溶洞裂隙水2种地下水类型。工作区以覆盖型岩溶水为主,裸露型岩溶水分布面积较小且分布于各个小盆地边缘地带。覆盖型岩溶区上覆第四系冲洪积黏土层形成相对隔水层,构成下伏岩溶含水层的承压顶板。因此,在该地段岩溶水多表现出承压特征。因而在盆地中央部位受构造控制,发育有众多的岩溶上升泉。工作区水位埋深较浅,一般小于10m,局部地段为10~30m。(www.daowen.com)

工作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以及盆地周边碎屑岩和岩浆岩区的外源水补给,整体上从四周向盆地中央径流,以基岩分散流和岩溶泉的形式向贺江排泄。

工作区共发育5条岩溶地下河,但其规模均较小,最大的地下河系统为冷水厂地下河,其管道总长11.99km。其余地下河岩溶管道总长从2.12~6.42km不等。但受外源水的侵蚀作用,岩溶管道规模较大,虽然水力坡度较大,但大部分地段的管道流处于非承压状态。枯季流量大于50L/s的岩溶大泉共有11个,包括8个上升泉(群)和3个下降泉。根据泉点出露的水文地质条件,可将上升泉划分为阻水挤压带控制型和导水断层控制型2种类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