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2017年度中南地区地质调查成果汇编

2017年度中南地区地质调查成果汇编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5万贺州市幅位于湘、粤、桂三省的交界地带,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于珠江水系西江的支流贺江流域。工作区共发育2条岩溶地下河,为上塘地下河和油麻岩地下河,规模均较小。贺江岩溶流域上游段共分为32个五级地下水子系统,包括4个岩溶地下河系统、6个岩溶泉系统和22个基岩分散流系统。据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枯季径流模数法计算可开采资源量。干旱缺水情况不严重,且趋于好转;岩溶

2017年度中南地区地质调查成果汇编

提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项目负责人:康志强

档案号:1067

工作周期:2014—2015年

主要成果:

(1)查明了工作区水文地质条件。1∶5万贺州市幅位于湘、粤、桂三省的交界地带,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属于珠江水系西江的支流贺江流域。工作区内属南岭山地丘陵区,东北及南部为山地地形,中部为八步盆地,在山地边缘与盆地之间分布着起伏不大的平原和坡度缓和的丘陵。贺江从工作区中部横穿而过,成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统一排泄基准。

工作区出露地层自老至新有寒武系、泥盆系、石炭系和第四系。除第四系为陆相沉积外,均为滨、浅海相硅质岩、碎屑岩碳酸盐岩相沉积。工作区位于钦杭结合带西段,扬子陆块南缘与华夏地块的结合部。构造运动强烈、构造复杂,褶皱、断层发育。地质构造主要为北西折转向南发育的弧形构造、近南北向构造和北西向构造。

工作区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和基岩裂隙水3种地下水类型。岩溶水可细分为纯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和碳酸盐岩夹碎屑岩溶洞裂隙水2种地下水类型。工作区以覆盖型岩溶水为主,裸露型岩溶水分布面积较小且分布于各个小盆地边缘地带。覆盖型岩溶区上覆第四系冲洪积黏土层,形成相对隔水层,构成下伏岩溶含水层的承压顶板。因此,在该地段岩溶水多表现出承压特征。因而在盆地中央部位受构造控制,发育有众多的岩溶上升泉。工作区水位埋深较浅,一般小于10m,局部地段为10~30m。

工作区岩溶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以及盆地周边碎屑岩和岩浆岩区的外源水补给。整体上从四周向盆地中央径流,最终以基岩分散流和岩溶泉的形式向贺江排泄。

工作区共发育2条岩溶地下河,为上塘地下河和油麻岩地下河,规模均较小。枯季流量大于50L/s的岩溶大泉有3个,包括2个上升泉(群)和1个下降泉。根据泉点出露的水文地质条件,可将上升泉划分为阻水挤压带控制型和导水断层控制型2种类型。

(2)查明了工作区岩溶发育特征。工作区各个盆地周围地段为峰丛洼地谷地地貌,其中岩溶较为发育,以管道为主;盆地中间为孤峰平原或丘陵垄岗地貌,地表岩溶不发育,地下岩溶以网状裂隙溶洞为主。据26个钻孔资料统计,钻孔遇洞率为53.85%,平均线岩溶率为3.24%。工作区岩溶发育强度具有明显的分带性:0~40m、80~100m深度段为岩溶强发育段;40~80m岩溶中等发育段;100m以下为岩溶弱发育或不发育段。

(3)详细划分了工作区地下水系统。据地下水含水介质、地下水赋存条件,并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等,以流域为单元进行地下水系统的划分。贺江岩溶流域上游段共分为32个五级地下水子系统,包括4个岩溶地下河系统、6个岩溶泉系统和22个基岩分散流系统。贺州市幅涉及其中的15个地下水子系统,包括2个地下河系统、2个岩溶泉系统和11个基岩分散流系统。

(4)对工作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采用降水入渗系数法计算地下水天然补给量。1∶5万贺州市幅内地下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为19 547.45×104 m3/a,岩溶区地下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为13 687.84×104 m3/a。其中纯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天然补给量为8 393.98×104 m3/a;碳酸盐岩夹碎屑岩地层分布区天然补给量为5 293.86×104 m3/a;基岩构造裂隙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为5 799.85×104 m3/a;岩浆岩风化带网状裂隙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为59.76×104 m3/a。50%保证率的天然补给量为18 419.37×104 m3/a;75%保证率的天然补给量为16 376.54×104 m3/a;95%保证率的天然补给量为13 698.84×104 m3/a。

据工作区的水文地质条件,采用枯季径流模数法计算可开采资源量。图幅内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为8 756.42×104 m3/a,其中岩溶区为5 715.02×104 m3/a,非岩溶区为3 041.40×104 m3/a。绝大多数地段的枯季径流模数由本次调查实测资料求得,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计算结果较可靠。由于含水介质具有一定的雨季补旱季、丰年补欠年的均衡调节能力,单纯用枯季径流模数法计算地下水的可开采资源量略偏保守。(www.daowen.com)

根据降水入渗法计算得到工作区岩溶水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为13 687.84×104 m3/a;按枯季径流模数法求得岩溶水可开采资源量为5 715.02×104 m3/a,占多年平均天然补给量的41.75%。该值明显要高于广西其他地形变化较复杂的裸露型岩溶区,说明平原区岩溶水的可开发利用条件较好。

与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调查数据相比较,30多年来,工作区绝大多数岩溶上升泉的流量未发生显著变化,部分水点的流量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有所改变。由于生态环境的好转,碎屑岩区和花岗岩区枯季溪沟流量比普查期明显增大。

工作区地下水水质地段性分带较为明显。在参与评价的156组水样中,Ⅰ类、Ⅱ类和Ⅲ类水共有108组,占总数的69.23%。Ⅳ类和Ⅴ类水有48组,占总数的30.77%。超标指标最常见的有铊(24组),主要分布于莲塘镇南部至贺街镇一带,沿贺江干流分布;而硝酸盐(10组)和亚硝酸盐(8组)超标区则主要分布于莲塘镇东北部山前平原一带的农业活动较发达区。

(5)查明了工作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工作区地下水pH值介于4.18~8.65之间,均值为7.34。TDS值相差较为悬殊,介于4.90~4 782.15mg/L之间,绝大部分小于500mg/L;源自岩浆岩及碎屑岩区的地下水TDS值较小,一般小于50mg/L。最常见的地下水类型为HCO3-Ca型水。其次,为HCO3-Ca·Mg型水,其中HCO3-Ca·Mg型水主要分布于八步盆地东北边缘受碎屑岩基岩裂隙水补给较为明显的部位;在工作区南部、东部碎屑岩地区,主要分布有HCO3-Mg型水或HCO3·SO4-Mg型水;在北侧岩浆岩分布区,则主要为HCO3-Na型水。

(6)查明了工作区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工作区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有岩溶地面塌陷、干旱缺水、岩溶石漠化、地下水污染、岩溶内涝等几个方面。

干旱缺水情况不严重,且趋于好转;岩溶石漠化分布面积不大,根据2014年9月遥感数据,石漠化面积为28.57km2,全部为轻度石漠化,占工作区面积的6.03%。10多年来,岩溶石漠化总面积变化不大,但局部地段有加重趋势。

地下水污染主要以农业污染为主。工作区农业活动较为发达,施肥引起的地下水中“三氮”污染较为普遍。根据调查发现,其受污染对象主要是浅层地下水。另外,有少量地段地下水中Mn、As等元素含量超过饮用水标准,由于取样密度限值,其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分散,浓度异常规律性不明显,有待下一步工作确认。

(7)初步查明了工作区岩溶塌陷发育现状及规律。图幅内共发现岩溶塌陷(群)24处,塌陷坑25个,均为土洞型塌陷。岩溶塌陷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诱发,其中自然因素主要为暴雨、天然水位波动,人为因素主要为抽排地下水、荷载及人工开挖。根据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分析,采用定性和半定量方法进行了工作区岩溶塌陷易发性评价,并提出了岩溶塌陷的防治措施。

(8)在广西首次发现地下水中铊浓度异常现象,初步查明了其分布特征及危害。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工作区部分地段地下水中铊浓度有明显的异常现象,采集的地下水样品中有40个超过饮用水标准。其分布于2个集中分布区和8个分散区;涉及贺州市幅的有3个区域,编号分别为R8、R9和R10,共计有24个样品存在Tl元素超标现象。其中位于八步区莲塘镇附近的异常区R10从莲塘镇延伸至贺街镇附近,总计面积约29km2,威胁到近4万人的饮水和粮食安全

(9)查明了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并编制了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方案。工作区内岩溶区面积约占全区总面积的68%,岩溶水为区内重要的供水水源。目前区内岩溶水资源的总开采量为289.33×104 m3/a,仅占全区岩溶水可采资源量的5.06%,说明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总体上较低,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结合现状农田灌溉及人饮缺水等需求,分岩溶水系统进行了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并对工作区岩溶地下水开发利用条件进行了区划。结合地方需要,就人畜饮水和农田干旱片灌溉两方面,提出一些工程规划方案或建议,为当地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针对地下河开发利用工程方案13处,地下河出口开发利用工程1处,岩溶泉开发利用工程11处,有水溶洞开发利用工程1处,解决12 414人生活饮用水缺水困难,增加灌溉耕地面积2 900亩。

(10)为贺州市八步区和钟山县应急水源地提出建议。根据城镇用水现状及水文地质条件、周围分布的水点等,对贺州市北控水务公司供水水源进行了评价,并提出地下水应急水源地规划建议。

(11)应用GIS技术建立完成了工作区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基于Map GIS平台,建立了1∶5万贺州市幅水文地质空间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