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珠三角地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珠三角地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调查区已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6处,查明其类型、规模、危害和时空分布规律及诱发因素,归纳了岩溶塌陷主要控制因素。岩溶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呈现增多的趋势。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划分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区,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综合岩溶塌陷易发程度区划、肇庆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规划方案,将调查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珠三角地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调查报告

提交单位:广东省地质调查院

项目负责人:王忠忠

档案号:1004

工作周期:2014—2015年

主要成果:

(1)查明岩溶发育区地质环境背景。查明了调查区各类型地下水的分布、富水性、补径排条件和水化学特征,查明了岩(土)体工程特征、土层结构和厚度,查明了区内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界线及分布范围,并分析了岩溶发育特征及控制因素。在综合考虑岩性特征、地质构造、地下水活动和岩性接触带等岩溶发育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线岩溶率和见洞率为划分指标,将调查区的岩溶发育程度划分为强、中、弱3级。

(2)查明岩溶塌陷发育现状、分析岩溶塌陷主要因素。调查区已发生岩溶塌陷地质灾害6处,查明其类型、规模、危害和时空分布规律及诱发因素,归纳了岩溶塌陷主要控制因素。通过对肇庆地区自然、人为因素诱发的4种典型岩溶塌陷调查研究,评价了其稳定性,分析了岩溶塌陷发育动力条件并概化出动力模式,分析了岩溶塌陷形成演化过程,归纳了4种岩溶塌陷地质模式:水文+单层+岩溶洞穴型模式、人工开采+多层+岩溶洞穴型模式、人工开采+单层+岩溶洞穴型模式、水文+双层+岩溶洞穴型模式。(www.daowen.com)

(3)查明人类工程活动特征及与岩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查明调查区内人类工程活动类型、分布和强度,分析了交通工程、工业与民用建设工程、地下水开发、采矿工程等人类工程活动对岩溶地面塌陷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给人类工程活动带来的后果。岩溶地质环境问题的发展趋势为:岩溶塌陷地质灾害呈现增多的趋势。结合地质条件背景,防治结合,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岩溶塌陷灾害的发生。

(4)岩溶塌陷易发性区划。从岩溶塌陷的“岩-土-水”相互作用关系出发,考虑岩溶发育程度、上覆土层特征、地下水动力条件等岩溶塌陷影响因素,将调查区岩溶塌陷易发性程度划分为4个区,并评价了调查区内重大交通工程(包括在建)沿线和西江沿岸地区的岩溶塌陷易发程度情况。岩溶塌陷易发性区划为未来城际轨道等重大交通工程线路选址提供地质依据,也为岩溶塌陷防治奠定基础。

(5)岩溶塌陷风险评价。通过研究国内外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对比其优缺点,根据调查区岩溶塌陷实际情况,塌陷点数量过少,无法采取完全定量化或依靠大量数据作为驱动的评价方法,因此采用定性-定量的方式并结合专家经验,选择综合指数法对调查区(包括典型调查区)开展了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将调查区岩溶塌陷风险评价划分为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和无风险4个等级,为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发展方面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6)划分了岩溶塌陷地质灾害防治区,提出防治对策和建议。综合岩溶塌陷易发程度区划、肇庆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和规划方案,将调查区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并针对中心城区、南部产业带、重大工程沿线及西江沿岸、农村地区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岩溶塌陷防治对策建议,为地区经济增长保驾护航。

(7)图件编制及数据库建设。以1∶5万标准图幅编制了系列岩溶塌陷成果图件,包括综合水文地质图、第四系土层结构及厚度分区图、岩溶发育程度及岩溶塌陷分布图、岩溶塌陷易发性分区图、岩溶塌陷风险区划图、岩溶塌陷防治区划图等图件,并建设完成岩溶塌陷综合数据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