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负责人:徐启东
档案号:1038
工作周期:2010—2012年
主要成果:
(1)大兴安岭南部地区的地质面貌是由二连-东乌旗地体和锡林浩特地体在晚古生代碰撞拼合造山过程与晚中生代东亚构造-岩浆岩带发育过程叠加的结果。所形成的成矿环境最有利于形成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与花岗岩类有关的各种热液矿化,而不易形成其他类型的矿化。区域优势矿化类型应该出自热液矿床,成为覆盖区成矿预测的主要目标。
(2)将大兴安岭南部地区的成矿区(带)分成“两带四区”,将研究区域分为3个矿化区开展草原覆盖区矿产综合预测,提出和建立了2个区域优势矿化类型的区域成因-找矿模型,开展了2个模型成矿要素推断的研究,编制了2个矿化区的成矿要素综合推断图,3个矿化区的基岩推断地质图和研究区内1∶20万地质图的拼接工作。(www.daowen.com)
(3)提出了覆盖区开展综合地质找矿工作的3个步骤和初步的工作流程,区域优势矿化类型确定的原则,采用了非线性数据处理的区域综合异常圈定方法选取有利成矿要素选区。
(4)基于所建立的朝不楞式(矽卡岩型为主的Fe、Cu、Pb、Zn矿化)和乌日尼图式(似斑岩型为主的Mo、Cu、Sn、W矿化)区域优势矿化类型,对研究区西部的2个矿化区开展了以区域综合异常圈定方法为目标的小比例尺成矿预测,分别确定了有利选区5个和11个。
(5)开展了成矿要素有利选区精细探查的初步工作,分别提出了朝不楞式矿化有利成矿要素选区探查1处,乌日尼图式矿化有利成矿要素选区探查3处,为有利成矿要素选区进一步筛选提供了例证和方法组合的探索。并推荐SK3有利成矿要素选区作为进一步开展勘查工作的有利成矿要素靶区(图2-20,图2-21)。
图2-20 朝不楞矿区地形地貌图
图2-21 大面积草原覆盖的乌日尼图勘查区全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