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调查院
项目负责人:周辉
档案号:1027
工作周期:2012—2015年
主要成果:
(1)系统搜集已有矿产勘查和研究资料,全面了解广西区内“三稀”金属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主要应用领域。其中涉及普查以上级别稀土矿报告、专著等54份,相关图件125张;科研报告15份,相关图件35张;稀有、稀散元素金属矿产勘查资料62份。
(2)经野外实地调研采样、稀土矿路线地质调查、赣南钻浅钻施工取样,在桂东南、桂南花岗岩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区、桂西南火山熔岩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区共圈出5处一级稀土成矿远景区,12处二级成矿远景区,并圈出20处可供进一步勘查的稀土矿靶区;估算了稀土资源量20处,其中7处靶区估算预测资源量为大型规模、10处靶区估算预测资源量为中型规模、3处靶区估算预测资源量为小型规模,并初步估算获得稀土氧化物资源量(334类)约350×104 t,为广西稀土矿资源储备的增加提供了依据。初步总结了广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成矿规律,初步建立了稀土矿找矿标志。
(3)初步圈出栗木地区、越城岭-猫儿山地区、云开地区3处一级稀有金属成矿远景区,3处二级成矿远景区,圈定2处找矿靶区(平水底铌钽靶区及尖峰岭铍靶区)。
栗木矿区铷矿具有非常良好的找矿前景。在水溪庙、金竹源、鱼菜、三个黄牛等矿床中铷矿体积大、品位高。Rb平均品位基本在0.1%以上,且矿体厚度较大。在云母、钾长石含量高的钾长石石英脉、细晶岩脉中,铷含量可达0.3%左右。平水底铌钽靶区及尖峰岭铍靶区,铌钽及铍金属的品位均较高,且矿脉厚度及延伸较为稳定,需要进一步开展调查评价工作。(www.daowen.com)
(4)越城岭-猫儿山花岗岩体划分稀有金属成矿预测区5处:茅安塘稀有金属预测区、咸水口稀有金属预测区、铜座稀有金属预测区、同禾-覃家塘稀有金属预测区、瓜里-梅溪稀有金属预测区。通过对发现的矿化点进行验证及追索,伟晶岩脉厚度在1~2m之间,Rb、Nb、Nd等元素品位达到边界品位,部分超过工业品位,属于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另外还认为稀有金属不仅产于花岗伟晶岩脉和蚀变花岗岩内,而且还可能产于赋存铀矿的蚀变花岗岩体内破碎带中。
(5)通过对40多个典型矿山实地采集原矿、矿产品、尾砂样品,分析和了解稀散元素组成、分布与赋存状态。共圈出3处稀散金属一级成矿远景区,7处二级成矿远景区。
(6)广西的稀散金属资源主要以伴生矿为主,镓(Ga)主要赋存于桂西铝土矿中,镉(Cd)主要分布于铅锌矿、锡铅锌矿、锡矿中,铟(In)主要赋存于锡铅锌矿和锡矿中,锗(Ge)主要分布于铅锌矿、铅锌硫铁矿中,铊(Tl)主要分布于铅锌矿、硫铁矿中,硒(Se)和碲(Te)仅见于贺州市水岩坝烂头山钨矿中。
(7)调查了解广西“三稀”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稀土矿除仅有1个采矿证和几处批准开发利用的稀土矿山外,偷盗采现象普遍存在;稀有金属矿山仅有栗木矿区对铌钽金属进行了采选,其他元素基本没有开发利用;稀散金属多为伴生产出,桂西铝土矿近年对Ga元素进行了利用,南丹大厂锡矿等桂北矿区对In元素也加以利用,其他稀散元素利用极少。
(8)利用遥感技术,在广西区内开展稀土矿开采图斑遥感解译,统计了稀土矿盗采矿点的分布;开展工作区地貌与构造遥感解译,钦州-防城港工作区共划分9个地貌单元,区域上共解译出78个地貌体,凭祥-龙州工作区共划分5个地貌单元,区域上共解译出13个地貌体;以遥感异常为主,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在钦州-防城港工作区圈定了17处预测区,凭祥-龙州工作区圈定了9处预测区,所圈定的遥感异常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可以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
(9)开展了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原地浸析采选工艺优化试验,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浸采工程参数、浸矿剂浓度、固液比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初步建立原地浸矿回收、安全和环保控制模式。原地浸矿工艺采用巷道导流孔相结合的收液方式,不仅可以降低成本,缩短工期,而且工程质量较好,还能给矿山创造很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
(10)编制了“1∶50万广西‘三稀’矿产资源分布图”,按照项目办下发的软件系统建立广西“三稀”资源矿产地数据库,并实施动态更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