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湖北阳新岩体西北部多金属矿深部勘探成果

湖北阳新岩体西北部多金属矿深部勘探成果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开展了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危机矿山找矿、深部矿产勘查工作的新成果。综合近年危机矿山找矿和深部矿产勘查工程资料发现的找矿线索,结合近年来对矿田区深部矿体赋存规律的新认识,在矿田区划定了部分找矿靶区。

湖北阳新岩体西北部多金属矿深部勘探成果

提交单位:湖北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

项目负责人:王鹏飞,金尚刚

档案号:0968

工作周期:2012—2013年

主要成果:

(1)通过地表地质测量,利用近年矿产勘查的工程资料,采用大比例尺地形图,修编了铜绿山矿田区最新的地形地质图,在此基础上,利用区内已有的物化探成果资料,在地质构造发展演化的基础上,编制了铜绿山矿田的岩浆岩-构造图,突出体现了断裂构造、断裂-接触复合构造和岩体内大理岩残留体的分布规律,新增了桃花嘴-许家嘴断裂带(F4);新增了摇篮山、鲤泥湖-石头嘴两个断裂-侵入接触复合带(F11、F12);根据物探重磁资料和工程资料,圈定了鲤泥湖、金湖北、石头嘴3个侵入岩体的半岛状接触带;突出体现了矿田区北北东向褶皱叠加改造北西向褶皱的特征,为矿田区隐伏大理岩残留体的预测提供了依据,提高了矿田区地质工作的研究程度。(www.daowen.com)

(2)开展了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危机矿山找矿、深部矿产勘查工作的新成果。在以往接触交代型铜铁矿认识的基础上,重新研究认为矿田区南部接触带成矿强度弱于北部接触带;桃花嘴、铜绿山矿区内矿体倾向延伸大于走向延伸;鸡冠嘴铜金矿体围绕主断裂带旁侧次级雁状裂隙分布;矿田区厚大矿体普遍具有角砾状构造;部分矿区矽卡岩不发育而出现品位异常高、厚度异常大的铜金硫矿体;铜绿山铜铁矿区铂簇元素含量高,矿田区岩浆岩中稀土元素具有幔源特征,成矿元素有由岩浆岩向围岩迁移的现象。根据“铜绿山岩浆具有幔源成分,并分别在6km、15km深处停留”“辉钼矿的成矿年龄晚于岩浆岩年龄5Ma”等最新的科研成果,并且注意到矿田区浅部(700m以浅)的岩浆岩不能提供已探明的成矿物质,由岩体向围岩成矿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等客观事实,提出了“矿田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部分异的岩浆热液,这些含矿热液沿区内深大断裂上升,在断裂-侵入接触复合带,含矿热液遇地下水或空气中的氧,pH、Eh值改变,矿质沉淀,形成厚度大、品位高的工业矿体,仅有接触交代作用的港湾状接触带,可以形成矽卡岩,但由于岩体侵入后接触带的迅速愈合,含矿热液得不到补充,只能形成小规模矿体或仅有矿化”的新认识,进一步深化了铜绿山矿田区深部矿体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编制了矿田区成矿要素图。

(3)本次没有投入面积性物探测量工作,利用1992年铜绿山矿田区重磁测量成果和大极距测深资料,深入研究已知大理岩残留体、断裂构造、断裂-接触复合构造、矽卡岩和矿体的物探异常显示特征,总结规律,利用相似类比,在有与已知隐伏矿体特征类似的地段,初步圈定部分找矿靶区。综合近年危机矿山找矿和深部矿产勘查工程资料发现的找矿线索,结合近年来对矿田区深部矿体赋存规律的新认识,在矿田区划定了部分找矿靶区。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来源,在矿田区圈定了8处找矿靶区,编制了铜绿山矿田找矿预测图。

(4)通过物探重力、磁法、可控源综合剖面测量,对铜绿山外围、金湖北接触带、陈彦利等成矿有利地段的深部地质体进行了解剖,发现了新的找矿线索。如铜绿山矿区东部,19线综合剖面显示,在1 350~1 600点之间,重力异常显示出升高的趋势、磁异常显示出台阶状正磁异常,CSAMT剖面测量在1 450~1 700点(-900~-400m标高)之间,在Ⅳ号矿体的倾向延长带上发现有高阻异常区,该地区地表出露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但综合剖面表现出高重、高磁、高阻异常的特征,推测Ⅳ号矿体沿倾向仍有延伸,或沿倾向延伸部位有新的含矿大理岩残留体出现。由于古矿遗址停车场的干扰,2013年没有进行工程验证。2014年,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根据上述线索,在矿体走向向北的延伸方向,在23线新施工了ZK2302、ZK2303两个钻孔,其中的ZK2302孔发现Ⅳ2号矿体沿倾向仍有延伸,见厚8.97m的铜铁矿,并在689m处见一层厚8.8m的铁矿体。ZK2303孔在Ⅳ2号矿体的倾向延伸方向,于-823~-713m处发现了新的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在矽卡岩内发现了一层厚2.18m的磁铁矿体和一层厚4.10m的铜矿体,发现了新矿体。

(5)2013年,在金湖北工作区进行了钻探验证,查明了大理岩与石英二长闪长玢岩的断裂-侵入接触带,在接触带附近发现有铜硫矿化,为下一步工作提供了找矿线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