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发现中南地区第三例球状岩

发现中南地区第三例球状岩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此次发现为我国的第三例球状岩,也是国内首例球状花岗闪长岩。这一发现不仅为黄凉河岩组的地层时代上限提供了年代学依据,同时对扬子陆块与全球古地理格局重建具有重大意义。在孔子河地区,新发现2 194±13Ma的花岗岩,在樟村坪地区新发年龄为2 053±29Ma的花岗岩侵入到黄凉河岩组中,这些数据在黄陵地区岩浆岩事件中目前尚未见报道。

发现中南地区第三例球状岩

(1)在扬子陆块核部黄陵花岗岩岩基中发现了球状(花岗)闪长岩,由球状体和花岗闪长岩基质组成,球状体由球核和球壳组成。此次发现为我国的第三例球状岩,也是国内首例球状花岗闪长岩。划分了球状体的分类,初步探讨了其成因及球状体的生长方式。球体生长方式有两类:一类是由球核向球壳;另一类为由外向内,球壳向球核。应用LA-ICP-MS错石U-Pb法获得球状岩成岩年龄为828±7Ma。这一新发现为我国球状岩增添了新的成员和研究基地。

(2)对宜昌樟村坪-殷家坪地区原古元古代黄凉河岩组大理岩之上、南华系之下的一套岩石地层进行了重新认定,绢云千枚岩、绢云板岩实为一套变质中酸性火山岩,运用SHRIMP进行错石U-Pb同位素定年,获得了其年龄为2 183±17Ma(MSWD=1.8),εHf(t)均为正值(8.0~10.8),其成岩年龄与单阶段、两阶段模式年龄基本一致,反映其具有古元古代新生地壳特征,可能是古元古代的洋板块俯冲弧的产物。这一发现不仅为黄凉河岩组的地层时代上限提供了年代学依据,同时对扬子陆块与全球古地理格局重建具有重大意义。

(3)重新厘定了黄陵花岗岩岩基新元古代花岗岩岩石序列。①将其早期的一套基性—中性岩石厘定为端坊溪富闪深成岩序列,反映其为幔源岩石部分融熔的产物。应用LA-ICP-MS错石U-Pb法获得寨包岩体形成年龄(885±3)~(880±3)Ma,垭子口岩体年龄872±3Ma,由早到晚具有由EMORB型玄武岩→洋岛→下地壳的演变特征,后期具有富闪深成岩系列标志性的“岛弧型”元素地球化学行为(钙碱性,富LILE-LREE)。本区富闪深成岩系列通常产于板块汇聚终末期的洋脊-海沟交互场景,与俯冲作用有关,为黄陵花岗岩岩基形成的构造环境提供了新证据。②对黄陵庙序列进行重新归并,将路溪坪奥长花岗岩与鹰子咀花岗闪长岩从黄陵庙序列中分出,它们与三斗坪序列中的英云闪长岩一起组成类TTG岩系,其来源为下地壳物质的融熔,其形成年龄约850Ma,两阶段模式年龄(2 175±49)~(2 147±51)Ma,为古元古代地壳物质重融的产物,形成于活动陆缘环境。而内口岩体和茅坪沱岩体具钙碱性岩石演化特征,两阶段模式年龄(2 690±39)~(2 595±220)Ma,为太古宙地壳物质经深熔作用产生的深熔岩浆结晶演化的产物,其构造背景为活动大陆边缘环境。(www.daowen.com)

(4)古元古代岩浆事件获得突破,获得了一批新的年龄数据。在孔子河地区,新发现2 194±13Ma的花岗岩,在樟村坪地区新发年龄为2 053±29Ma的花岗岩侵入到黄凉河岩组中,这些数据在黄陵地区岩浆岩事件中目前尚未见报道。

(5)系统地总结了湘西-鄂西地区变质岩的岩石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根据研究区内变质岩的变质矿物及矿物共生组合,对区域变质岩进行了原岩恢复;通过变质相和变质作用的研究,划分了区域变质相带;探讨了区域变质岩和动力变质的变质作用类型,建立区内变形变质作用的演化系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