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给排水工程设计指南:污废水和雨水排水工程设计

给排水工程设计指南:污废水和雨水排水工程设计

时间:2023-08-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1.排水体制的选择根据本工程实际排水条件该建筑采用污、废水合流制排水系统,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合流制排水管道。2)建筑物地下室生活排水,应设置污水集水井和污水泵提升至室外检查井。(二)雨水排水工程设计1.设计参数本设计采用雨水外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系统雨水量大小是设计计算雨水排水系统的依据,其值与当地暴雨强度q、汇水面积F以及由屋面坡度确定的屋面径流系数Ψ有关。

给排水工程设计指南:污废水和雨水排水工程设计

(一)污废水排水工程设计

1.排水体制的选择

根据本工程实际排水条件该建筑采用污、废水合流制排水系统,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城市合流制水管道。

该建筑层数较多,为减少气压波动,防止管道水封被破坏,设专用通气管,客房卫生间的通气管在14F天棚汇合后伸出屋面。

(1)地下室污水无法自流排出室外,采用潜污泵抽升排出。

(2)消防电梯机坑设容积不小于2m3的集水井,排水泵的流量取大于10L/s。

(3)厨房及餐厅含油污污水先经隔油池进行预处理后排入化粪池集中处理。

(4)塔楼卫生间采用设污水立管及专用通气管的两管制排水方式。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与雨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5)为了保证4F的污废水安全排出且不发生喷溅,将第4F产生的污水单独排出,

(6)低区卫生间采用污、废合流系统,采用伸顶通气立管,出户前汇合,排入室外污水干管,集中化粪池内处理。

2.排水系统的组成

由卫生器具、排水管道、检查口、清扫口、室外排水管道、检查井、隔油池、潜污泵、集水井、化粪池、伸顶通气管、专用通气管、结合通气管、汇合通气管等组成。

排水系统流程图为:卫生器具及排水设备→排水管网→室外排水→处理构筑物→市政排水管网(未包括通气系统)。

3.排水管道的布置

(1)室外污废水排水管道。室外污废水排水管道的布置应根据小区规划、地形标高、排水流向,按管线短、埋深小、尽可能自流排出的原则确定。室外污废水排水管道最小覆土深度应根据道路的行车等级、管材受压强度、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经计算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

1)小区干道和小区或组团道路下的管道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

2)生活污水接户管道埋设深度不得高于土壤冰冻线以上0.15m,且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3m。

(2)室内污废水排水管道。

1)建筑物内排水管道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卫生器具至排出管的距离应最短,管道转弯应最少;②立管宜靠近排水量最大的排水点;③管不得敷设在对生产工艺和卫生有特殊要求的生产厂房内,以及食品和贵重商品仓库、通风小室、变配电间和电梯机房内;④管道不得穿过沉降缝、伸缩缝变形缝、烟道和风道;⑤埋地管道,不得布置在可能受重物压坏处或穿越生产设备基础;⑥立管不得穿越卧室、病房等对卫生、安静有较高要求的房间,并不宜靠近与卧室相邻的内墙;⑦管道不宜穿越橱窗、壁柜;⑧排水立管应避免布置在易受机械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措施;⑨排水管道应避免布置在热源附近;⑩管道外表面如可能结露,应根据建筑性质和使用要求采取防结露措施。

2)建筑物地下室生活排水,应设置污水集水井和污水泵提升至室外检查井。地下室地坪排水应设置集水坑和提升装置。

3)专用通气立管应每隔2层设结合通气管与排水立管连接。结合通气管下端宜在排水横支管以下与排水立管以斜三通连接;上端可在卫生器具的边缘以上不小于0.15m处与通气立管以斜三通连接。

4)贮存、提升设备及管材。①贮存设备:—1F共设4个集水坑,其尺寸分别为2400mm×3500mm×3800mm、3300mm×3500mm×3800mm、3300mm×2000mm×3800mm和2000mm×1500mm×3800mm。②提升设备:选用4台潜污泵,分别设在4个集水坑中,型号为50 WQ/C247—2.2,其参数见表8-9。③管材及其他:排水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化粪池尺寸为L×B×H=3mm×4mm×2.5mm;本建筑中含油废水主要来源于2F和—1F厨房,选择隔油池GY—P—Ⅳ—900,过水能力6.10m3/h=1.694L/s。

表8-9 潜污泵参数

4.施工安装的要求

(1)室外排水施工要求。

1)室外排水管道在下列情况下应设检查井:①管道转弯和连接支管处;②管道的管径、坡度改变处。

2)室外排水管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排水管与排水管的连接,应用检查井连接;②室外排水管,除有水流跌落差以外,宜管顶平接;③排水管管道标高不得低于室外接户管顶标高;④连接处的水流偏转角不得大于90°。当跌落差大于0.3m时,可不受角度的限制。

3)室外生活排水管道管径不大于150mm时,检查井间距不宜大于20m。管径不小于200mm时,检查井间距不宜大于30m。(www.daowen.com)

4)检查井的内径应根据所连接的管道管径、数量和埋设深度确定。井深不大于1.0m时,井内径可小于0.7m;井深大于1.0m时,其内径不宜小于0.7m。

5)化粪池池外壁距建筑物不宜小于5m。

(2)室内排水施工要求。

1)室内排水管道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卫生器具排水管与排水横管垂直连接,应采用90°斜三通;②排水管道的横管与立管连接,宜采用45°斜三通或45°斜四通和顺水三通或顺水四通;③排水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宜采用两个45°弯头或弯曲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④排水管应避免在轴线偏置,条件限制时宜用乙字弯或两个45°弯头连接;⑤支管接入横干管、立管接入横干管时,宜在横干管管顶或其两侧45°范围内接入。

2)管材采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采用粘接。

3)排水检查井井径为0.7m。

4)排水立管穿楼板应预留孔洞,安装时设金属防水套管。

5)在连接4个及4个以上的大便器的塑料排水横管上宜设置清扫口。

6)在排水横管上设清扫口,宜将清扫口设置在楼板或地坪上,且与地面相平。排水横管起点的清扫口与其端部相垂直的墙面的距离不得小于0.15m。

7)立管上设置检查口,应在地面以上1.0m,并高于该层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

(二)雨水排水工程设计

1.设计参数

本设计采用雨水外排水系统,屋面雨水系统雨水量大小是设计计算雨水排水系统的依据,其值与当地暴雨强度q、汇水面积F以及由屋面坡度确定的屋面径流系数Ψ有关。

设计暴雨强度q的确定根据建筑物性质确定,设计重现期采用3年,由于屋面面积较小,屋面集水时间较短,因为我国推导暴雨强度所需实测降雨资料的最小时段为5min,所以屋面集水时间按5min计,采用重庆暴雨强度公式计算,查手册结果得降雨强度为4.02L/(s·100m2),降雨厚度145mm/h。

2.设计方案

建筑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的分类与管道的设置、管内的压力、水流状态和屋面排水条件等有关。

本设计中,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选用外排水的形式。外排水系统即建筑物内部无雨水管道,屋面设有雨水斗的雨水排除系统。普通外排水由檐沟和敷设在建筑物外墙的立管组成,适用于一般性公共建筑;其优点是不需要在室内架空管道排至雨水管,排水安全性高,需要的管材较少,节约费用;缺点是影响建筑外观。天沟外排水由天沟、雨水斗和排水立管组成:其优点是节省管材,施工简便,但是天沟有一定的坡度,而且较长,排水立管在山墙外,也存在着屋面垫层厚,结构负荷增大;晴天屋面堆积灰尘多,雨水天沟排水不畅;寒冷地区排水立管可能冻结的缺点。因此,结合本设计中建筑物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当地的气候条件,选用普通外排水。

3.设计方法

本设计中主要考虑建筑屋面的雨水排除,高层建筑屋面雨水排水宜按重力流设计。选用87式雨水斗,进行雨水排水系统设计时,划分屋面雨水的汇水区域,布置雨水立管,确定雨水立管位置。根据屋面的汇水区域,雨水汇水面积应按地面、屋面水平投影面积计算,高出屋面侧墙应附加其最大受雨面正投影的一半作为有效汇水面积计算,根据计算雨水汇水面积,查规范,选择立管管径即可。超出5年重现期至重现期50年的雨水,采用开溢流口的方式排放。

4.整个系统的组成

由87式雨水斗、雨水管道、室外雨水管道、雨水检查井等组成。

5.管材的选用

高层建筑的重力流排水系统应选用承压塑料管。

6.施工要求

屋面雨水排水管的转向处宜做顺水连接。

雨水检查井的最大间距按规范确定,管径为300mm时,雨水检查井的最大间距为30m。

保证施工质量要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