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经济开发区新型产业园于2010年12月16日破土动工以来,发展规划不断完善,发展思路不断清晰,发展共识不断凝集,在“工业强县”战略和“产城融合、园城同建,适度扩规、重在质效”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大气魄招商引资,大决心破解难题,大力度优化环境,举全县之力加快县南新型产业园建设,工业发展平台得到有效拓展,园区建设实现质效双提升。2012年开始,园区发展驶入“快车道”,书写了园区建设史上最华彩的篇章。
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2010年底,县委、县政府抢抓省委提出的发展“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历史机遇,确立工业强县发展战略,强力推进县南新型产业园区平台建设。2010年12月16日,红安经济开发区新型产业园区奠基开工,总体控制规划面积126平方公里。
2011年,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修建了园区6条道路,形成了园区两纵六横的路网系统;硬化了3号公路和7号公路;架设了桥梁一座;收储了19500亩土地,拆迁了4个自然垸308户,迁移坟墓4300余棺;平整了6100亩土地,完成土石方工程量910余万立方米;迁改和新建了35千伏、10千伏线路16公里;架设变压器21台套,安装园区路灯280盏,增加用电负荷5000千伏安;实现了“七通”,“五网”建设10公里以上;建设日产2万吨的自来水厂,铺设供水管网9公里。投资4000万元的凉亭新村一期工程170户建成;投资4000万元的530套公租房年内交付使用;投资5000万元的园区110千伏变电站立项;社区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体育中心、超市宾馆等一批配套设施项目动工兴建。
2012年底,园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6亿元,建成了67公里的“三纵六横”园区路网;建设了46公里的“五网”;铺设了40公里的园区主供水管网;整治7.3公里长的河道;安装园区路灯615盏;架设园区供电线路60公里;增加用电负荷7.5万千伏;完成绿化面积10.5万平方米。基本形成了园区水、电、路、通信畅通的格局,拉开了20平方公里的建设框架。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跟进,22个社会服务配套项目全面开工。投资8000万元的日供水达5万吨的自来水厂正式通水;投资5000万元的企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投资3000万元的园区医院投入使用;投资2000万元的园区明德小学投入使用;投资2790万元建设530套公租房;同时园区四大新社区即凉亭社区、座坡社区、张胡家社区、阳福社区紧张的建设中,部分社区一期投入使用。
红安经济开发区新型产业园时景图
2013年,园区政府性投入资金累计达40余亿元,建成60公里路网;铺设了72公里主供水管网、70公里排水管网;建设广播、电信、移动、联通等弱电管网60公里;整治河道9.3公里;架设供电线路95公里,增加用电负荷15万千伏;安装路灯1100盏;完成绿化面积23万平方米,基本形成园区水、电、路、通信畅通的30平方公里的框架。
2014年,园区已经建成凉亭、坐坡、阳福、八里等社区,2800套还建房还建于民,建设高桥社区、觅金花园等4509套还建房,福缘、金色家园、觅金花园六期等设计高档、布局合理的社区动工建设,总户数达10039套。2014年8月13日,园区征收补偿工作乘势而上,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指挥部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历时36天,在规划范围内拆除房屋1598户,腾出存量土地2114亩,实现了征补工作零上访,园区规划范围内无障碍施工的新“园区速度”。
2015年,配套设施同步跟进,企业服务中心、学校、医院、银行、变电站、自来水厂等17个社会配套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污水处理厂、职业技术学院、3家四星级酒店加快建设。
2016年,园区38平方公里的水、电、路、通信全线畅通,社区、学校、消防站、污水处理厂等民生工程全部投入使用,主次干道纵横交错,厂房车间鳞次栉比,公共服务日趋完善,“四化”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2017年,政府性投入资金累计达到80亿元,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厂房面积近600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后前60年总和的10倍。政府性投入资金累计达到85亿元,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建成“6纵11横”路网130公里,架设桥梁20座,铺设供水、雨污管网350公里;架设供电线路136公里,安装路灯2587盏,绿化53.4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115公里;建成公交站台80座;征收土地5.3万亩,拆迁8060户,迁移坟墓3.5万棺;建成还建房7346套,入住5142套。园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达8000吨。园区累计征补房屋8060户。(www.daowen.com)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11年,全年招商引资项目达到95个,协议资金达310亿元。其中,新型产业园签约项目52个;融园家具产业园签约项目38个;食品饮料工业园签约项目5个,建成项目2个。
2012年3月18日,湖北恋采依服装产业园等4个项目作为红安新型产业园第一批落户项目与红安政府正式签约。4月29日,湖北鑫阳光建设集团与红安县人民政府签约“红安华中家具产业园”项目(融园家具)投资合作协议。10月24日,由湖北川东中部轻纺服装之都有限公司投资100亿元建设的“中国·中部轻纺服装之都”项目隆重奠基。形成了新型产业园、融园家具产业园、食品饮料工业园一区三园的模式,总规划面积达126平方公里。
2013年,按照“产城融合、园城同建、工业主导、三产协调、集群发展、多业支撑”的发展理念,对接大武汉,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成功引进食品饮料、川东服装、融园家具、振鑫物流、佰昌电子、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中红中小企业孵化园等八大产业集群,协议投资总额955亿。落户集群子项目161个,已投产集群子项目11个。2013年4月13日,全县“三大会战百日攻坚”动员大会在新型产业园召开,县委书记、县长余学武作动员报告,要求必须抢抓第二季度关键的发展时段,坚决打好园区建设、招商护商、企业进规(入限)“三大会战”,实施重点攻坚,为保超年度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奋力实现“五快三连贯”。截至2013年底,引进项目280个,协议投资额1336.58亿元,过两百亿项目3个,过百亿项目3个,过十亿元项目12个,60家企业投产,45家企业入规,115家企业在建,建成厂房面积295万平方米。
2014年,县委、县政府组建25个招商团队,紧盯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军工企业、国有企业。按照“建设大园区、引进大项目、培植大产业”的要求,探索出了“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串项目”的新路子。2014年6月6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来开发区指导工作,实地参观深蓝自动化设备、品上家居有限责任公司,对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园区建设给予了肯定。
2015年4月8日,为期2天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7月31日,参加“全国高校实践育人暨创新创业现场推进会”的200多名与会代表齐聚园区,观摩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先后参观了佰昌电商创业运营中心、大学生创业红安佰昌孵化基地。9月25日,武汉市与县政府签订“中国光谷·红安高新技术产业园”战略合作协议。至此,我国第二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北武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先行先试示范区—武汉中国光谷与红安县正式“喜结连理”,并落户开发区。12月16日,成功创建红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获得授牌。
2016年,园区企业厂房面积增加到520万平方米,是新中国成立后前60年总和的10倍。智能装备、机械电子、家具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5大支柱产业竞相发展,深蓝、品上、中雅等300多个中小企业遍地开花,工业总产值年增长30%以上,利税连续三年翻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8%以上,企业税收年均增速70%以上,成为红安经济新的增长极。斯曼新材料公司成功登陆新三板,成为红安首家IPO上市企业。力神电池、天弓智能、创锐轴承等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园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成功典范。新兴业态在园区蓬勃发展,“阿里巴巴·红安产业带”在全省率先成功上线。京东特色农产馆湖北首家地方特产馆020体验店成功布局红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已入驻团队53个。在2016年度全省18个省级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考评中,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名列第6位。
2017年,园区已落户企业450家,协议投资总额突破2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34家,高新技术产品73个,累计申请专利82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产学研基地36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1家。园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加到61.19亿元,工业总产值增加到101.1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到51.3亿元,105家规上工业增加值21.55亿元;工业企业税收增加到6.1亿元(含抵扣);累计工业用电量达1.2亿度。高速出入口车流量全年达到250.7万辆次,红安西站客流量达到65.2万人次。在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园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高于省市平均指标和同级开发区。开发区始终秉承“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坚持“六度”“四节”原则,实行“三联招商”“三零服务”,把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引擎”,依靠大力度,赢得加速度。
随着新型产业园的迅猛发展,开发区用不到2%的县域面积,实现了76%的生产总值、80%的财政收入,一座配套完善、厂房密布、产业聚集、充满生机,集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南部新城已初具规模,已经成为我县经济总量最大,经济要素最活跃,投资最具潜力的区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