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红安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

红安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红安从财政“补贴县”到跨入“亿元县”,是红安经济社会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历史跨越。新中国成立后30年共吃财政补贴6943万元。红安县既是全省34个“补贴县”之一,也是全省选定的15个“亿元县”建设对象之一,县政府先后于1985年、1987年与省财政厅签订了甲方预拨付财政补贴款,乙方保证三年实现财政自给合同和乙方保证到1990年财政收入过6000万元,甲方按收入目标与1986年收入实绩的差额依10%的比例向乙方提供借款的“亿元县”建设合同。

红安从财政“补贴县”到跨入“亿元县”,是红安经济社会发展史具有里程碑意义历史跨越。

红安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率低,长期处于经济贫困、财政拮据状态。新中国成立后30年共吃财政补贴6943万元。1980年全县社会总产值只有21061万元。人均国民收入745.8万元,仅为当年财政支出总额的40.8%,以上几项指标一直在全省,全区排行末位。1980年实行分级包干的新财政体制后,每年由省定额补贴215万元。此后,在“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的促导和各级对苏区、山区的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县委、县政府抓住机遇,自觉把摘财政吃补贴的帽子和经济建设目标统一起来,有计划、分步骤的狠抓经济建设和财源建设,不断迈出新的步伐。

立足低起点,树立高目标,是红安县财源建设的显著特色。红安县既是全省34个“补贴县”之一,也是全省选定的15个“亿元县”建设对象之一,县政府先后于1985年、1987年与省财政厅签订了甲方预拨付财政补贴款,乙方保证三年实现财政自给合同和乙方保证到1990年财政收入过6000万元,甲方按收入目标与1986年收入实绩的差额依10%的比例向乙方提供借款的“亿元县”建设合同。两次向省里立下军令状,既领来了双份的优惠待遇,又承担了风险和压力。经过全县人民几年的艰苦奋斗,陆续构造了既具有本地特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财源建设模式。

1987年,财政收入提前一年摘掉了30多年的“补贴帽子”,1989年又提前一年达到6000万元的奋斗目标,1991年,财政收入再上新台阶,达到10168.2万元,跨入了亿元行列。

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快财源建设的作法,具体有以下几点:(www.daowen.com)

一是作为基础财源的农业实力逐步增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大大改善。县委、县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掀起了大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县财政共投入小农水资金1071.6万元,全县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蓄、引、堤相配套的灌溉体系和塘连渠、渠连库的灌溉网络,大大增强了农业抗灾夺丰收的能力。多种经济已形成特色,如:以天台山、游仙山、老君山、刀背岭为主体的杉树基地,面积达11万亩,活立木积蓄达23.46万立方米,年提供商品木材5000立方米;以火连畈茶场、骑龙茶场为主体的青茶基地,面积1.68万亩,年产青茶68万公斤,产品远销欧美,其翠峰、龙茸茶被评为部优产品;以丰岗、典明两乡为主体的花生基地,年产花生2400公斤;以九焰山为主体的药材基地,年出售药材5000公斤;以上新集、桐柏集、二程、觅儿等乡镇为主体的烟叶基地,年产烤烟200万公斤;以白沙岗、光山岗、金牛山为主体的油茶基地4万亩,年产植物油10万公斤;以龙潭寺为主体的畜禽基地,年提供瘦肉型猪良种2170头,出售肥猪2430头,瘦肉型牲猪进入国际市场

二是作为主导财源的工业初具规模。全县乡办以上工业发展到27个大类、61个小类、197个厂家,形成门类齐全并具有一定规模的行业结构框架,1992年末全部职工人数达3.42万人,固定资产原值2.19亿元,固定资产净值1.67亿元,定额流动资金平均余额2.74亿元。在工业内部,已形成了五大工业集团。以卷烟厂为龙头:包括卷烟、造纸、印刷、包装、铝箔等行业的卷烟包装集团;以棉纺厂为龙头:包括纺纱、织布、针织、服装、印染等行业的纺织工业集团;以精米厂为龙头:包括大米面粉、食油饲料、副食、禽蛋等行业企业的粮油食品加工工业集团;以七里坪鞋厂为龙头:包括制革、制鞋等行业的鞋业集团;以木纹膜为龙头:包括塑料、建材、农膜、装饰、日用品等行业企业的塑料工业集团。199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达5.39亿元,比1982年的6927.65万元增长8.46倍。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80年的20.2%上升到53.7%,全县先后有34个产品被评为省优、部优。方柱立式钻床A型系列产品、数显机床系列产品、不锈钢刀具、炊具系列产品、花生系列产品、萤石系列产品等还远销日本、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是作为保障财源的商业日益活跃。随着商业体制的改革,全县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得到迅速发展。除已建成年销货额达400万元的红安商场、供销商场外,全县国营集体商业网点发展到1279个,个体工商户达4745户。1992年,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3276万元,集市贸易成交额12365万元,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0966余万元,出口商品收购总额1387余万元,商业提供的税收约1300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