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11月10日至15日,党的八届二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毛泽东发表重要讲话:“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人,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那么,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
20世纪50年代末,县长马友才在永河公社检查小麦生产
在八届二中全会精神的推动下,红安县干部种试验田应运而生。
1956年冬季的县机关干部作风在老百姓中,流传着“四多”“三愿三不愿”的说法。“四多”就是“骑自行车的多,打篮球的多,穿大衣的多,吃食堂的多”。“三愿三不愿”就是“愿坐在屋里开会办公,不愿下乡领导生产;愿到先进社,不愿到落后社;愿和乡、社干部打交道,不愿做深入的群众工作。”县委委员18人,经常下乡的只有3人,至多不过7人。
由于上面领导不深入,下面干部也照样学。从上到下,都习惯于用“开会”的办法解决问题。“会议多”的现象就出现了。为了打掉官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农业生产的具体领导,1957年3月,红安县委第一书记程鹏和农村工作部长库崇德,摸索到了一条领导干部亲自动手种试验田的新办法。
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三者相结合。程鹏率先示范选择了一块花生地作为试验田,当地的习惯,下种只下一粒米或者两粒米。技术干部主张下三粒米,程鹏和大家商量后,决定下三粒米试一试。结果,花生苗出苗率高长势良好。
抗旱时,群众说,“自古以来受了干的花生苗,不能浇水,一浇水会死苗。”程鹏和助手们研究后发现,受干的花生苗一样可以浇水,办法是早晚浇,由此最终战胜了大旱。从试验田花生的播种到收获,程鹏自始至终全程参加,以点带面,实现了以身作则,加强对全县花生生产的具体领导。
1957年4月开始,红安县掀起了干部下基层种植试验田的热潮。县委18个委员中,14人经常在乡下,县委办公室也搬到重点乡去了。县、区、乡、社四级干部1470名,亲自动手搞试验田的达到1151名,大家都通过种试验田来实现对生产的具体指导。(www.daowen.com)
金牛区的工作人员张某,以前工作态度消极,在搞试验田后他积极试种,社员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群众都说:“张同志在我们社里就是干一辈子,我们也喜欢他。”八里乡指导组长阮观胜在县里开完抗旱紧急会议后,赶了70里路,回到自己所在的社已是晚上,连办公室门也不进,径直到田里去看庄稼。没有月光、没有手电,他伏到田埂上用手去摸田里有没有水,生怕稻苗干死了。
1956年前,红安县粮棉产量都比较低,通过干部种实验田引导,1957年平均单产超过800斤,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时任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个县从上到下改变了领导思想和领导作风,这种转变集中表现在干部种试验田上。
毛泽东充分肯定红安干部种植试验田的办法。1957年9月到10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讨论农村工作时,黄冈地委第一书记姜一专题介绍了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引起毛泽东的极大兴趣。他在10月9日的总结讲话中指出:“红安种试验田的经验,值得普遍推广。”这是毛泽东在党的重要会议上,首次明确表明要普遍推广红安经验。
1957年11月,省委向中央提交报告介绍种试验田经验,1958年1月在中央召开的有关会议上,毛泽东说:“湖北省关于种试验田的报告是一个好报告,是一个极重要的文件,我读了两遍,请你们都读一遍。”
1958年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时说:“官是可以做的,但要打掉官气。湖北红安县的领导干部过去就有官气,后来他们改了,穿草鞋到乡下去,农民很欢迎。”同年2月18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两次提到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问题。1958年12月7日,毛泽东在武汉接见了红安县干部种试验田的代表,称赞说“这个办法好极了”。
在党中央的重视号召下,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经验在全国推广,《湖北日报》《人民日报》先后发表长篇通讯,大张旗鼓地介绍红安干部种试验田的成功经验,全国各地都纷纷涌入红安,学习红安经验,形成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影响到全国各地。
红安干部种试验田,是红安人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创造出的一个影响全国的宝贵经验,让干部在工作中掌握生产知识,密切了干群关系,大大减少了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毛病,提高了干部的工作热情和自信心。同时,将这种方法进一步推广到全县其他部门和领导工作者中去,使领导干部真正钻业务、懂业务,在业务上率先指导,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老百姓对干部评价也高。这正如《人民日报》社论中所说:“红安干部种试验田是为了克服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其目的“是为了打掉官风,走又红又专的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