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这为我们深入、扎实、持久地搞好高校德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高校所追求的目标,应当是培养德才兼备、通专结合,既有人文精神,又有科学素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精神的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因此,高校必须深化德育改革,优化德育内容,从有效的培养学生德性出发,根据已有德育资源,选择优化德育内容。
(1)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由此产生的献身精神、求索精神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活动的精神动力,是从事创造活动的直接动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获得胜利和成功的强大精神动力。邓小平曾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有了远大理想,就会有强大的动力,就会全身心地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高校德育工作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通过教育不仅使学生能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更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认识世界。这是崇高理想信念形成的根本途径。从我院多年来在学生中成功地开展“MMD”教育活动看,现在一个服务人民、奉献社会、追求真理、胸怀大志、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勇于创新的精神家园在广大学生中牢牢的构筑。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今天政治多极化、科学高新化、管理民主化、生存数字化、文化多元化的世界背景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利益格局、行为方式、人际关系都产生了极大变化。在这种变化的过程中,高校德育更应注重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灌输的原则,针对性原则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勇于创新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2)创造性人才的心理品质培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人的心理品质是人在一定社会环境中能动地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性质、情感等。一个人如果具有精力充沛、充满激情、自尊自信、敢于冒险、坚韧顽强、决策果断、勤奋努力、独立思考、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会对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创造性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据外国心理学家对富有创造性的建筑师的个性品质进行了研究,统计结果是:100%的人富有警觉性、艺术性,很有责任感;90%的人很有积极性、自信心、勤奋、可靠;88%的人通情达理、富于同情心、道德感;85%的人很有进取心、富有多方面的爱好与兴趣;82%的人精力旺盛、适应性强、有毅力、直率而诚恳。爱因斯坦在悼念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时说:“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这一点往往超过人们通常的认识。”这里所包含的不仅是指其创造力的发挥,而更是良好心理品质的结果。个性心理品质对人们的创造性活动有很大影响。所以,心理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分化将个体人格化,加之社会的急剧变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一个人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德性的附着,也就没有健全的人格,更无从谈创新问题。当前一些高校开设心理学选修课程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开展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的心理咨询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适应能力,取得较好效果。当然还有待进一步需要在德育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指导的有机结合和规范。(www.daowen.com)
(3)把科学技术有关的道德问题及环境、生态心理道德问题渗透到学科教育及教育的全过程之中。道德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在历史上就有争论,直到现在人们还有不同看法,一些科学工作者也有意或无意地忽视其关系,有些人认为,知识是非道德的,而知识的应用可以引发道德问题,科学是求真,道德求善,两者难以两全。这种看法是十分荒谬的。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实际上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人类带来进步,也会给人类造成损失。法国思想家卢梭曾经担忧地讲,随着科学和艺术光芒在我们天边的升起,德性也就消失了。可见科学技术的发展未必能带来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信息横流搞不好可能会带来物欲横流。所以,不论是科学技术相关的道德,还是环境道德,生态伦理道德等,只有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基础之上的教育才有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知识的教学就是道德的教学,道德教育必须与学科教育结合起来,并经过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对人类有更高的道德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及合作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