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汽车制造工艺学:加工顺序优化

汽车制造工艺学:加工顺序优化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表面淬火、渗碳和离子氮化等变形小的热处理工序,可允许安排在精加工后进行。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的中间检查。

汽车制造工艺学:加工顺序优化

1.切削加工顺序安排的原则

在上一节外圆表面、典型孔及平面的加工路线介绍中,充分体现了这些原则的贯彻使用。总结起来,安排切削加工顺序的原则是:

(1)先粗后精。零件的加工一般应划分加工阶段,将粗精加工分开。即先进行粗加工,然后进行半精加工,最后是精加工和光整加工。

(2)先主后次。先考虑主要表面的加工,后考虑次要表面的加工。因为主要表面加工容易出废品,应放在前阶段进行,以减少工时的浪费。应予指出,先主后次的原则必须正确理解和使用。次要表面一般加工余量较小,加工起来比较方便。因此,把次要表面加工穿插在各加工阶段中进行,就能使加工阶段的任务更加明显和进展顺利,还能增大加工阶段的时间间隔,可允许有足够的时间让残余应力重新分布并使其引起的变形充分体现,便于在后续工序中做到及时修正。

(3)先面后孔。先加工平面,后加工孔。因为平面一般面积较大,轮廓平整。先加工好平面,便于加工孔时的定位安装,利于保证孔与平面的位置精度,同时也能给孔的加工带来方便。另外,由于平面已加工好,对于平面上的孔加工时,使刀具的初始工作条件得以改善。

(4)先基准后其他。第一道工序一般进行定位基面的粗加工或半精加工,有时还包括精加工。然后以精基面来定位加工其他表面,如曲轴第一道工序是铣端面,钻两端中心孔,后续工序就可以以两端中心孔为精基准定位加工其他轴颈。

2.热处理工序的安排

汽车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中,合理穿插退火、正火、淬火或调质与表面热处理等热处理工序是十分重要的技术环节,来不得半点马虎。其执行原则是:

(1)为改善材料切削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等),需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

(2)为消除内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人工时效等),最好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有时也可安排在切削加工之前。(www.daowen.com)

(3)为改善工件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调质、淬火或表面淬火等)通常安排在粗加工后、精加工之前。其中渗碳淬火一般安排在切削加工后,磨削加工之前。对于表面淬火、渗碳和离子氮化等变形小的热处理工序,可允许安排在精加工后进行。

(4)为了提高零件表面耐磨性或耐蚀性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以及以装饰为目的的热处理工序或表面处理工序(如镀铬、镀锌、氧化、磷化等)一般放在工艺过程的最后。

3.辅助工序的安排

辅助工序一般包括去毛刺、倒棱、清洗、探伤、校直、防锈、退磁、检验等。其中检验工序是主要的辅助工序,它对保障产品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检验工序的安排原则是:

(1)安排在关键工序或较长工序前后。

(2)在零件换车间加工前后,特别是在热处理工艺前后一般都要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硬度,甚至是X光透视或金相组织的检查。

(3)在粗加工后精加工前的中间检查。

(4)零件全部加工完毕的最终检测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