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Y被誉为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奥林匹克”盛会,全球科学家共同制订计划,采取联合行动,开展合作研究。[29]截至2006年,IPY已经开展了3次,每次都使人类对南、北极和地球系统的认知有了跨越式发展[30],同时IPY所倡导的合作精神为人类和平开发与利用南、北极树立了典范。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尽管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参加第3次IPY活动,但是自我国开展极地考察20多年来,在数千名科考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极地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为我国全面参与IPY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1]
第4次IPY由国际科联和世界气象组织发起,共有63个国家参加,共实施了1 062项科学计划(其中我国科学家实施了11项科学计划),规模之大,前所未有。作为参加国之一,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这次IPY活动,成立了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32]
中国极地研究从2002年开始执行了埃默里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研究工作,总结了多年来在该地区冰川与海洋学研究成果,认识到普里兹湾(海洋和海冰)—埃默里冰架—冰穹A构成了海洋/冰架/冰盖的完整物质平衡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山站的地理优势和多年来在该地区研究工作的积累,提出了“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综合断面科学考察与研究计划”,简称PANDA计划(Prydz Bay,Amery Ice Shelf and Dome A observatories)。[33]
2006年4月25日,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在北京正式成立。委员会组成人员来自外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卫生部、国家测绘局、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海洋局等单位[34]。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为中国官方委员会,全面指导和审议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监督计划执行情况,代表国家参与IPY活动。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委员由极地咨询委委员兼任[35]。我国科学家广泛参与了IPY的策划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制订,为IPY的推进作出了自己的贡献。2006年6月30日,《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纲要》通过专家评审。[36]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包括PANDA计划、北冰洋科学考察计划、国际合作计划、信息与数据共享计划和科普与宣传计划,共11项行动,分年度实施。
其中PANDA计划是在IASC副主席、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张占海主任的领导下,由原中国极地研究所名誉所长董兆乾主持起草编写的,后又吸收了中国科学家向国际极地年国际计划办公室所报的另外10项计划中重要的南极研究内容进行了适度调整,形成了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南极地区内容的主干。在译成英文报给国际极地年国际计划办公室后,受到其主任戴维·卡尔森博士高度评价。特别是对其中的PANDA计划,戴维·卡尔森博士说:“在科学主题的引领下,建立极地观测系统,实施科学观测,为之后的科学研究留下遗产,是举办国际极地年重要目的所在,中国在东南极目前国际上最为缺少数据和观测系统的这一海洋/冰架/冰盖统一体上建立起观测平台,实施观测,本身就是对国际极地年的重要贡献。”此外,他还提到,国际极地年国际计划办公室已经将PANDA计划选入了国际极地年国际核心计划,并授予国际核心计划代码“313”。(www.daowen.com)
2007年3月1日,2007—2008年第4次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宣布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为2007—2008年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首席科学家。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仪式并致辞,他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07—2008年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正式启动。当他将“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的旗帜庄严授予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时,标志着具有重大意义的第4次IPY活动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拉开了帷幕[37]。我国有关部门负责人、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成员单位代表,澳大利亚、挪威等南极条约协商国和IASC成员国驻华使馆代表等出席了启动仪式。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就此全面展开。
为加大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国际合作,2007年5月27日至30日,国际极地年冰穹A科学考察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德国、俄罗斯、英国、法国、日本、韩国、加拿大和中国的70多名代表参会。[38]9月18日,极地咨询委暨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来自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国土资源部、卫生部、国家测绘局、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中国气象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总参谋部的委员或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对中国南极内陆站建设总体方案和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39]。
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总体目标是:拓展我国南、北极考察空间,在中山站—冰穹A断面系统开展冰川学、大气科学、海洋学、天文学、气候变化和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调查,获取多学科长期观测数据;在北冰洋太平洋扇区和黄河站连续观测海洋、海冰、大气及生态系统变化,系统获取气候与环境变化数据。探索极地科学新前沿,开辟南极深冰芯研究、天文观测研究、冰下山脉等极地研究新领域,提高我国极地考察与研究的创新能力,形成我国在南极和北极区域性考察与研究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强国际合作考察与研究,保存和共享极地数据,增强国际合作实力。广泛宣传和普及极地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的极地意识和科学素养,造就新一代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能力的极地人才队伍。[40]
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的总体任务是:在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期间,全面实施PANDA计划,以及北冰洋科学考察计划、国际合作计划、信息与数据共享计划和科普与宣传计划。[4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