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首次北极科考主要成果详解

中国首次北极科考主要成果详解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时逢世纪之交,倍受全球华人关注。他对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给出的评价是:“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综合考察是不常见的。”中国人研究的北极领域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被国际科学界探索过。在中国科考船航行的许多海域,目前的海洋地图和资料几乎没有任何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科学考察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对全球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强烈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北极科学认识的积极贡献。

中国首次北极科考主要成果详解

一是楚科奇海综合海洋调查。考察队在楚科奇海部分海域完成了3个断面14个站位的综合调查,获得物理海洋学109.8兆温度、盐度和海流的资料;化学海洋学、生物地球化学各类样品和测定数据938个;海洋生物拖网18次,获得各种样品139个;海洋地质学表层样品22箱;沉积物岩芯样品5个,其中4个样品达到或超过300厘米。[83]

二是白令海综合海洋调查。在白令海2.4万平方千米的公海中,考察队完成了6个断面42个站位的综合调查,获得物理海洋学350兆温度、盐度和海流的资料;化学海洋学和生物地球化学各类样品3 971个;海洋生物、渔业资源拖网234次,其中进行了32小时站位生物分层拖网观测;获取海洋地质、底栖生物13个站位的表层样品和6个站位的柱状样品、4个站位的多管式底质样品。另外,在从白令海返回北冰洋的航程中,增设了多个测站,其中“雪龙”号船测站24个,小船测站13个,飞机测站16个,大大提高了资料的准确性。[84]

三是联合浮冰站考察。在直升机的支援下,考察队队员远离“雪龙”号到浮冰上进行科学考察。

第一个浮冰站设在北纬73°26′、东经164°59′的一块面积约1平方千米、厚4米的浮冰上。考察队队员在冰上设营,架设观测塔,对北极大气边界层结构和动量、热量与物质等湍流通量交换,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项目,进行了24小时的联合观测,取得了一大批科学资料和数据。来自台湾明新技术学院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考察队队员张瑞刚、鄂栋臣进行了绝对重力测量,首次获取了北极的绝对重力值,还进行了相对重力测量和精密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定位,并在雪地里埋设了“中国测绘”的铜质标志。

第二个浮冰站设于北纬74°58′、东经160°32′,26名考察队队员(包括记者)在这块面积约0.3平方千米、平均厚度约4.5米的多年浮冰上,连续7天对海洋、海冰和大气进行了立体综合观测,内容包括冰上大气边界层和辐射平衡的观测、雷达冰厚度测量、冰芯钻取和表层雪样采集、海冰生物群落结构和冰区碳循环时间序列采样及观测、海水温盐深流的测量以及绝对重力值测量,获得了大量极为珍贵的样品、资料和数据,为科学认识北极奠定了初步基础。[85](www.daowen.com)

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有14个新闻单位、20名记者随队采访报道,这是我国极地考察随队记者最多的1次。他们携带卫星电话6部、铱星电话2部、便携电脑10多台,数码相机5台,专业相机6台,通过海事卫星和船上因特网向国内、外发稿。他们大量报道了北极的自然风光,多变的气候环境以及考察队队员拼搏奋斗的动人场面。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时逢世纪之交,倍受全球华人关注。8月14日,利用瞬间的放飞天气,使用直升机将全球华人世纪行北极探险队的24名代表从加拿大图克托亚图克接上“雪龙”号。华夏子孙相聚北极、畅谈考察过程的苦与乐,互赠考察纪念品,场面十分动人。双方考察人员还在一幅长达20多米、具有中国特色的长龙旗上签了字。[86]

中国科学家从1999年7月至9月进行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几乎涵盖了所有相关的科学领域,包括海洋、生物物种、大气、地质条件和海冰,考察队首席科学家陈立奇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指出,北极地区反映的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多领域的合作,任何一个领域的学者都不可能对地球进行这样的检查。他对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给出的评价是:“进行如此大规模的综合考察是不常见的。”此外,还补充说道,中国最近的北极科学考察将大大推进本国的北极研究,为中国未来的极地研究在各个领域培养一批杰出的学者。中国人研究的北极领域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被国际科学界探索过。在中国科考船航行的许多海域,目前的海洋地图和资料几乎没有任何指导。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次科学考察的成功充分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对全球变化和环境问题的强烈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北极科学认识的积极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