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中国北极科考事业:雪龙探极的发展历程

中国北极科考事业:雪龙探极的发展历程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报告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历史活动和科研成果,以及中国未来的北极科学考察计划,受到与会各国的关注。回国后,考察团就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提出建议,为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的选择和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8月10日,董兆乾执笔起草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提交到极地办。9月17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专家评审会在京召开,来自7个部委的14名院士出席了会议。

中国北极科考事业:雪龙探极的发展历程

1995年4月11日,国家科委办公厅致函中共中央办公厅,建议由国家海洋局统一协调、管理极地研究,以免另起炉灶,以集中优势力量和资金开展研究工作。1996年3月22日,国家海洋局就其南极考察办公室更名为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以下简称“极地办”)一事,报请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示。1996年8月27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同意南极办更名为极地办。[68]这就在决策和管理体制上为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做好了准备。

要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学术上的准备工作也非常重要。1995年10月16日,中国科学院成立中国科学院极地科学委员会,以便更好地开展南极、北极等极端地理单元的考察研究,促进我国全球变化研究。陈宜瑜担任委员会主任,秦大河担任副主任,刘小汉担任秘书长。委员有:王荣、刘小汉、刘嘉麒、吕达仁、吕纯操、李华梅、陈宜瑜、沈炎彬、张青松、赵进平、姚檀栋、秦大河、高登义、徐文耀、郭华东、曹同、梁彦龄、程尔晋,还有顾问23名。[69]1996年,陈宜瑜、秦大河、高登义等人访问挪威,与挪威在开展科学合作方面进行交流,并对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建站事宜进行沟通,为之后黄河站的建设打下基础。[70]

1995年,中国科学院派出以秦大河为首的6人科学代表团(成员有高登义、张青松、刘健、刘小汉、赵进平)以观察员身份参加在美国举行的IASC会议,就中国科学家申请加入IASC一事进行答辩。鉴于中国科学院在北极地区具有3年以上的科学考察研究历史,并有相应发表的北极科学论文和著作,符合IASC的入会条件,中国科学家以中国科学院的名义加入了IASC。[71]事后,国家海洋局与国家科委荐商后,与IASC秘书处沟通,1996年4月23日,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IASC理事会会议上,一致通过中国成为IASC成员国,中国极地考察工作咨询委员会是IASC的中国代表。至此,中国成为IASC的第16个成员国。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报告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历史活动和科研成果,以及中国未来的北极科学考察计划,受到与会各国的关注。[72]1996年,我国有关单位参加了IASC的白令海计划、国际北极浮标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了北极冰数值模拟研究和北极变化研究项目等。[73]在此背景下,中国开展北极科学考察的步伐开始加快。

1997年1月31日至2月20日,中国极地研究所研究员刘瑞源随同日本极地研究所和田博士赴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国际北极研究基地新沃勒松站进行高空大气物理科学考察,具体内容包括北极光观测、高空大气物理学和大气科学观测系统调研。5月5日至7日,IASC年会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举行。来自17个国家、6个国际组织和机构的46名代表、观察员和特邀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派出以极地办主任陈立奇为团长的4人(陈立奇、董兆乾、刘建、吴依林)代表团参加了这次会议。[74]会议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地区委员会会议,主要协调环北极8个国家之间的意见和看法;第二部分是年会,主要报告IASC一年来项目的进展情况以及对新项目的建议和想法;第三部分是IASC的成员国理事会,主要对IASC的工作机制、与地区委员会的关系等进行讨论。[75]8—9月,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曲绍厚、高登义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卞林根3人,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赞助,与挪威卑尔根大学和斯瓦尔巴大学叶新教授等合作,乘挪威“Lance”号考察船,使用多个观测系统在斯瓦尔巴群岛不同下垫面(浮冰区、开阔海域和陆地等)进行大气边界层结构和湍流通量等观测。[76]

1998年4月26日至28日,IASC年会在美国阿拉斯加州费尔班克斯的阿拉斯加大学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等17个国家的代表和观察员。以极地办主任陈立奇为团长的4人(陈立奇、秦大河、刘健、王勇)中国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报告过去一年中全球变化对北极地区的作用和影响;邀请部分科学家、政策制定者和北极研究成果的使用者共同探讨北极稳定持续发展所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77](www.daowen.com)

1998年5月,极地办陈立奇、王勇和中国极地研究所颜其德赴斯瓦尔巴群岛,考察其自然环境、科学考察基地和探讨中国在此建立科学考察站以及开展国际科学合作的可行性。[78]7月14日至8月5日,国家海洋局派出以副局长陈炳鑫为团长的4人(陈炳鑫、陈立奇、陶丽娜、袁绍宏)中国北极考察团赴俄罗斯,就组织好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工作与俄罗斯合作事宜进行会谈,并对北极航线进行具体考察。中国北极考察团乘坐俄罗斯的核动力破冰船苏维埃联盟”号于7月23日抵达北极极点,升起中国国旗,并采集了冰雪样品。在返回途中,考察团先后登上法兰士约瑟夫地群岛和新地岛,进行实地考察和采集样品。回国后,考察团就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提出建议,为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的选择和实施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内容包括: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所确定的项目应充分利用北极考察已有的资料和成果,与国际接轨;围绕资源和环境选择海-冰-气相互作用等有限目标,获取更有价值的资料和成果;应通过中俄科技合作工作组,签订中俄北极合作的政府间协议。[79]至此,中国国家北极科学考察行动正式步入轨道

1998年8月24日至28日,全球变化与极地作用研讨会在挪威特罗姆瑟举行。国家海洋局派出以极地办秦为稼为团长的3人(秦为稼、孙洪、朱增新)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涉及南北极与全球变化关系课题的共轭研究,对正处于筹备阶段的中国北极科学考察工作,特别是在研究课题的设置与确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8月10日,董兆乾执笔起草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提交到极地办。9月17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专家评审会在京召开,来自7个部委的14名院士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经过认真讨论后认为,北极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十分明显,并影响中国的气候变化,北冰洋与北太平洋水团交换,对北太平洋环流的变异有重要影响。因此,中国开展北极科学考察很有必要,而且中国已积累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经验,具备了装备先进的技术支撑条件,开展北极科学考察的条件已经成熟。专家组一致同意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但需要进一步突出重点,制订出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建议国家对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给予必要的支持。会议由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炳鑫主持,局长张登义出席会议。极地办主任陈立奇向专家们介绍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基本思路和编制过程。[80]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请示形成了,被上报国务院。

1999年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圈阅同意国土资源部《关于呈报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请示》。圈阅同意的国务院副总理有李岚清、钱其琛、温家宝。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相关准备工作进入冲刺阶段。4月25日至28日,IASC年会和北极科学高峰会周在挪威特罗姆瑟举行。英国、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等17个国家的150多名代表、科学家和观察员与会。中国派出以极地办主任陈立奇为团长的4人(陈立奇、董兆乾、刘健、彭鹏)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会议研究的主题是全球变化对北极地区的影响。4月28日的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立奇宣布了1999年中国首次进行国家组织的北极科学考察计划,阐述了这次考察的路线、海域,主要的研究目标及有关后勤问题,受到理事会会议的欢迎。[8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