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新中国北极探险:雪龙号的极地征程

新中国北极探险:雪龙号的极地征程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先关注北极的是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1964年,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最早关于北极地区的政治决策。尽管中国开展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比较晚,但中国人在北极的活动却一直存在。8月3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应挪威卑尔根大学邀请,参加了由挪威、俄罗斯、中国和冰岛4国科学家组成的北极科学考察队,在斯瓦尔巴群岛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科学调查。

新中国北极探险:雪龙号的极地征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先关注北极的是著名科学竺可桢先生。1964年,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国家海洋局。在赋予国家海洋局的6项任务中,包括“将来进行的南、北极海洋考察工作”。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最早关于北极地区的政治决策。但这之后,由于国内环境的变化,进行北极科学考察的任务没有付诸实施。1977年,国家海洋局各项工作全面恢复,并提出了“查清中国海、进军三大洋、登上南极洲”的规划目标,这里的“三大洋”是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并没有包括在内。[57]这被认为是中国北极科学考察晚于南极的主要原因。尽管中国开展北极科学考察的时间比较晚,但中国人在北极的活动却一直存在。

1951年,中国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生高时浏(武汉测绘学院)随加拿大科学工作者进入北极圈,从事地磁测量工作,到达地球北磁极(北纬71°、西经96°),成为第一个进入北极的中国科学工作者。1958年和1959年的夏天,谢自楚在莫斯科大学地理系留学期间,两次奉派赴北极实习。1958年11月12日,新华社派驻莫斯科记者李楠乘坐伊尔-14型飞机,从莫斯科出发,飞行1.3万千米,进入北极,采访苏联北极第七号浮冰站(北纬86°38′、西经64°24′)和在北极极点着陆,完成了北极考察,并于1961年出版了《北极游记》,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极点的中国人。[5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北极也变得与中国人越来越近。1982年6月,在英国剑桥大学进修的中国学者卢顺容(中国地质大学教授)曾参加其导师哈兰德教授主持的北极地质考察项目,到斯瓦尔巴群岛考察过。[59]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了北极科学考察的前期准备工作,先后派出科学家和科技管理人员到环北极国家进修学习和进行科研合作,一些科学机构和民间团体也陆续组织北极科学考察与探险活动。

1991年2月9日至12日,应南极委邀请,美国著名极地探险家威尔·斯蒂格先生及其探险活动组织者卡西·迪莫尔女士和中岛裕广先生访华,与南极委商谈组织“1994年北极科学探险队”事宜。8月3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登义应挪威卑尔根大学邀请,参加了由挪威、俄罗斯、中国和冰岛4国科学家组成的北极科学考察队,在斯瓦尔巴群岛及其邻近海域进行科学调查。在北纬80°10′48″、东经30°00′30″的浮冰上,连续进行了7天的大气物理观测,并首次展开了中国的五星红旗。9月7日,供职于德国科学考察船“北极星”号的3名中国人(上海的屠剑峰、香港地区的俞忠良和台湾地区的杨建章)在执行国际北极海洋考察任务的“北极星”号抵达北极极点时,他们把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插在了北极极点上。1991年,南极办派出国晓港、张福刚等赴加拿大考察拟进行的中国北极科学考察路线,提出从加雷索鲁特市出发到北极极点的计划;计划派出陶丽娜赴美国学习北极科学考察的经验和管理方法,卫梦华赴美国阿拉斯加州巴罗市考察。[60]

1992年开始,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与德国极地研究所基尔大学和不来梅大学合作开展了为期5年的北极海洋生态科学考察,对北极生态系统结构和北极对海洋生态的影响进行研究。6月1日至9月1日,陶丽娜以单位公派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国际北极计划办公室进修“极地科学考察管理”。[61]

1993年4月8日,香港地区记者李乐诗女士乘加拿大飞机到达北极极点,成为第一个到达北极极点的中国女性,并在北极极点展开中国的五星红旗。这一年,根据中国科学院与美国阿拉斯加北坡自治区签订的北极科学考察研究合作协议,高登义、张青松、竺菁等科学家在北极斯瓦尔巴群岛、阿拉斯加地区参与大气科学、地学和生物学的国际合作考察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也在1993年成立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派出沈爱民、卫梦华和李乐诗3人从美国阿拉斯加进入北极考察。[62](www.daowen.com)

1994年1月至2月,国家测绘局的周良赴芬兰北极拉普兰地区进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技术考察。4—5月和8—9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祝茜博士赴美国阿拉斯加州巴罗等地进行北极露脊鲸考察。8—9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张青松研究员和中国科学院兰州冻土研究所侯书贵博士赴美国阿拉斯加的北极地区进行气候与环境变化的观测研究及北极大型海洋动物的眼部解剖学对比研究。[63]张青松也通过岩芯钻孔的方法取得了过去450年阿拉斯加州巴罗地区埃尔松潟湖的高分辨率环境数据,从而研究巴罗地区近500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64]

1993年3月10日,由中国地理学会等7个全国性学会发起,经中国科协批准成立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6月24日,孙枢、周秀骥、马宗晋、陈运泰等科学院院士和有关极地专家全面论证了筹备组提出的《北极科学考察与全球变化断面研究的计划与设想》,并一致同意将其作为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长远规划,其宗旨是开展北极与全球变化研究,为我国21世纪生存环境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1994年2月24日至26日,筹备组召开了首届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研讨会,孙鸿烈、周秀骥、马杏垣、李廷栋等科学院院士和有关极地专家,审查通过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的优先领域和重点项目》,拟定了1995年和1996年两阶段科学考察路线、项目和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经有关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的反复酝酿,形成了首次北极极点科学考察队的工作内容和执行计划,即围绕全球变化这一核心,开展冰雪、海洋、环境、遥感遥测、生物生态等项目研究,所有课题都是在大量分析国外同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并不苟求面面俱到,而是着眼于现有条件下可能孕育的生长点。

1995年是中国北极科考史上的重要年份。1995年1月19日至27日,考察队在东北松花江冰面上开展了封闭模拟训练,检验了所有预备队员的身心状态及仪器设备的可操作性,之后不同层次的论证会详细审查了课题的实施方案及承担人员的能力,经主管部门批准,完成了组队。中国首次北极极点科学考察是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大型境外科考活动,以政府支持、民间集资方式运作,得到了新闻界、科学界和企业界的大力支持与广泛参与,考察队由25名队员组成,除1人来自香港地区外,其余分别来自全国七大部委,涉及18个单位。

1995年3月26日早晨升旗仪式后,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将一面曾在天安门广场飘扬的国旗移交给中国首次北极极点科学考察队。3月30日,中国首次北极极点科学考察队离开北京前往美国,中国北极科学考察计划正式启动。1995年3月31日,全体队员离境,经美国赴加拿大哈得孙湾开展负重滑雪和驾驶狗拉雪橇的训练。4月22日,7名科学考察队队员由设在加拿大北极群岛孔沃利斯岛上的雷索柳特基地(北纬74°)出发,沿西经80°的冰面自北纬88°向北极极点进发,跨越了波弗特海环流区和贯极点洋流带这两大北冰洋的重要系统。5月6日,北京时间上午10时55分,中国首次北极极点科学考察队到达北极极点,并升起了由天安门广场国旗班战士递交给他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65]该次考察的科学目标是了解北极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内容包括海洋、冰雪、大气、古环境、生态、遥感和大地测量等方面。考察队具体实施了4个课题的考察,共采集各种样品542个,取得观测数据上万个,其中北极极点的第一手资料属我国首次突破。[66]5月11日,中国首次北极极点科学考察队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后安全回到北京。在北京机场考察队受到各界代表、群众和部分家属的热烈欢迎。5月31日,中国科协通知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鉴于中国首次远征北极极点科学考察活动已经完成,国家科委也明确建议由国家海洋局统一协调、管理极地研究,以科技团体形式启动我国北极科研事业的目的已经达到,因此决定撤销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筹备组。[67]

这次科学考察任务的圆满完成,填补了我国自然科学研究地域上的空白,证明中国科学家有能力深入北冰洋腹地开展科考观测和取样,部分科研成果及野外执行情况已提交1995年12月21日在美国召开的第二届国际北极科学大会,为我国加入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Arctic Science Committee,IASC)奠定了基础。不久后,首次远征北极极点科学考察活动被评选为1995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