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的筹备工作自1986年开始,在1987年由威尔·斯蒂格与让-路易斯·艾迪安正式合作发起。经过多方外交努力,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与公共组织参与其中,最终成组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
(一)筹备与正式启动
1986年5月成功到达北极极点接受采访时,威尔·斯蒂格即提出组织一次横穿南极活动的计划,不过当时威尔·斯蒂格并没有预想到这次活动将逐步从私人自发组织的探险活动,变成多国合作引起全球关注的科学探险活动。虽然北极相遇时,威尔·斯蒂格曾与让-路易斯·艾迪安就南极横穿活动有过商讨,但是北极之行结束后两人并没有直接取得联系建立合作,而是各自分别进行着筹备工作。从北极回到美国的威尔·斯蒂格,在1986年夏天前往剑桥大学斯科特极地研究所学习与南极相关的地理、气候和探险知识,同时与英国南极调查局(British Antarctic Survey,BAS)取得联系。1986年秋天,威尔·斯蒂格筹集到了来自杜邦、柯达和明尼苏达电力公司等多家公司提供的赞助资金。北极探险相遇一年后,1987年5月,让-路易斯·艾迪安与威尔·斯蒂格取得联系,表示已经确定能够为活动提供价值200万美元的“UAP”号破冰船,考察队队员能够在活动结束之后,在终点站——苏联和平站搭乘该船返回。除此之外,身为法国前外交官的让-路易斯·艾迪安也表示自己可以积极联系其他需要合作的国家的相关部门,争取有力的支持与帮助。自此,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两大核心人物正式确立起合作关系。
来自英国和日本的两名队员是通过私人交往和个人主动联络的方式,与威尔·斯蒂格和让-路易斯·艾迪安取得联系并成为考察队队员的。日本队员舟津圭三是考察队最年轻的一名队员,他与威尔·斯蒂格在1985年的一场万圣节聚会中结识,当时舟津圭三在威尔·斯蒂格美国训练场附近的明尼苏达拓展学校工作,他是一名专业的驯犬师,爱好探险,曾独自骑行完成环绕美洲大陆和横穿撒哈拉沙漠的活动。舟津圭三参与过1986年威尔·斯蒂格组织的北极探险,基于良好的合作经历,威尔·斯蒂格在组织横穿南极活动时再次与舟津圭三取得联系。英国队员杰夫·萨莫斯在南极洲有长达33个月的生活经历,十分熟悉南极半岛的地理特征与地形条件。杰夫·萨莫斯从朋友那里得知威尔·斯蒂格与让-路易斯·艾迪安正在组建一支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的消息,主动写信联系威尔·斯蒂格,在1987年夏天加入考察队。不同于英国队员与日本队员,苏联和中国两名队员的加入过程则更具政治色彩。
(二)苏联加入
威尔·斯蒂格与让-路易斯·艾迪安在起初筹划横穿南极活动时,一致赞同与苏联合作的必要性。考察站是一个国家在南极洲的实质存在,具有国家意义,苏联是当时唯一在东南极大陆拥有考察站的国家,因此要完成自西向东完全横穿南极大陆的任务,就必须获得苏联的承认与帮助。苏联队员的加入,对于考察队的组建具有关键意义。
最初,让-路易斯·艾迪安意向的苏联合作者是拥有丰富极地探险经验的德米特里·沙帕罗。但由于在苏联,关于南极洲的各项活动都受到政府的监管控制,德米特里·沙帕罗开展的探险活动一直未得到政府的批准,这意味着德米特里·沙帕罗未得到政府认可,其组织的活动也并不具有政治“合法性”。1987年5月,让-路易斯·艾迪安受苏联南北极研究所(Arctic and Antarctic Research Institute,AARI)邀请到达莫斯科。让-路易斯·艾迪安到达机场时,直接由苏联南北极海事局的官员接走,并未来得及与当时也在机场接机等待的德米特里·沙帕罗交流,之后的洽谈都是在让-路易斯·艾迪安与苏联南北极海事局官方人员之间进行的。苏联官方人员表达了参与此次活动的意愿,并给出了4项承诺:“使这次活动具有更多的科学研究性质;为考察队提供全程的救援方案;为本次活动准备一艘专用于安全救援和情报传递的考察船;承认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与法国极地探险队的审批。”[14]同时,苏联派出南北极研究所的海洋物理学家维克多·巴雅尔斯基作为苏联代表,参与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
维克多·巴雅尔斯基自1973年以来,以气象学家和放射学家的身份参与过4次南极科考活动。维克多·巴雅尔斯基在与让-路易斯·艾迪安交流过程中说明了自己入选的原因,“综合各种因素,委员会选择我作为代表参与横穿南极活动……首先我已经结婚了,这能够保证我在活动结束后一定会归国;其次我有过南极科考经验;最后我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都符合要求。”[15]1988年3月,维克多·巴雅尔斯基到达美国与威尔·斯蒂格会面,1988年初冬,组织维克多·巴雅尔斯基、威尔·斯蒂格、让-路易斯·艾迪安、杰夫·萨莫斯和舟津圭三一起前往格陵兰岛进行横穿活动开始前的集训。维克多·巴雅尔斯基的加入意味着苏联正式成为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的参与国,考察队自西向东横穿整个南极大陆的计划也具有了实施可能。
(三)中国加入(www.daowen.com)
活动赞助商国际探险网的创始人之一马丁·威廉是考察队原定的第六名队员,但是由于公司事务缠身,马丁·威廉错过了1988年初冬的格陵兰岛集训。与此同时,格陵兰岛集训结束后,让-路易斯·艾迪安收到了他在1988年1月发往中国北京的信函回复,让-路易斯·艾迪安在这封发往北京的信函中,主要询问能否邀请一名中国学者参与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随后在1988年7月,让-路易斯·艾迪安动身前往北京访问,“中国政府为这次探险活动资助了价值5万美元的物资,并提供中国南极长城站作为考察队的物资供应与后勤基地。”[16]中国的参与给本次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更多的国际关注度。威尔·斯蒂格在提到中国的参与对此次活动的意义时曾言:“我们非常高兴能够拥有一名极地经验丰富的中国队员加入……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我们希望中国参与此次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可以广泛地引起全球对南极洲了解认识的兴趣,更有利于实现唤起环保观念的目的。”[17]
1988年12月20日,参与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的中国队员最终定为冰川学家秦大河。关于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中国队员的选拔并非一帆风顺,原定的第一位候选人是在长城站有两年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国晓港,第二位是驻扎在长城站的一名33岁的海洋物理学家,但是在选拔过程中这两名候选人都因身体不适而退出,考虑到外部情况以及综合各项能力素质,秦大河最终成为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的中国队员。
时年42岁的秦大河是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自1983年以来主要专注研究南极冰川学,已经有过两次时长共计两年零八个月的南极考察经历:1985—1986年跟随澳大利亚南极科考队前往凯西站参加越冬考察;在1987—1988年期间担任过“中国南极长城站第四次考察队副队长兼越冬队长、第五次考察队副队长”。[18]1988年4月,正在长城站越冬工作的秦大河从颜其德那里,得知政府正在征集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的队员,1988年6月,秦大河在长城站向南极办递交了自荐信,并最终成为参加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的中国代表。关于秦大河被选定为中国代表的原因,威尔·斯蒂格在《横穿南极》一书中记录了秦大河的自述:“虽然不会滑雪,但是我认为我是能够胜任此次活动的中国队员。首先,我是与冰雪长期打交道的冰川学研究者;其次,我已经具备南极考察经验;再者,我拥有在高海拔进行冰川考察的经验(秦大河曾在喜马拉雅山脉上进行考察工作);最后,我比较年轻,身体康健。”[19]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使秦大河成为代表中国参与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的不二人选,但是他的准备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临行前,秦大河的妻子周钦柯不幸遭遇到严重的车祸入院,考虑到他的家庭情况,当时南极办致电秦大河,告知他可以放弃出征此次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但是国内短时间可能再没有合适的人选,这也意味着中国极有可能缺席本次科学探险活动。面对国与家的抉择,秦大河毅然选择了国家大义,离开亲人投入到横穿活动的准备中。“因为他知道,能不能参加考察队,参加横穿活动,关系到中国在南极拥有多少科学考察的主动权,关系到中国在南极的科学地位,他代表了中国。”[20]秦大河在此次活动中体现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1990年国际横穿南极科学探险活动并非一次单纯的“南极探险”活动,随着苏联和中国两名科学家的加入,多国政府的参与使得此次活动逐渐成为全球焦点,由威尔·斯蒂格发起的此次科学探险活动也因此承载了更多的科学与政治意义。
(四)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最终成组
国际横穿南极考察队由来自美国、法国、苏联、英国、日本和中国6个国家的6名队员组成,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考察队。在活动筹备的前期,只有美国、法国、英国、日本和苏联5个国家参与,直到1988年7月让-路易斯·艾迪安访问中国,随后中国队员秦大河加入,才成最后的规模。考察队6名队员平均年龄40岁,都曾经有过极地考察或探险的经历,拥有较为丰富的极地生存经验。与此同时,考察队队员又各有专长,在横穿南极考察的过程中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整个团队能够互相配合,良好互动实现合作。
法国队员让-路易斯·艾迪安和英国队员杰夫·萨莫斯负责导航工作。在横穿南极过程中导航方式包括两种,杰夫·萨莫斯倾向于用老式指南针、手表和六分仪进行方位导航;让-路易斯·艾迪安则善于利用现代高新技术即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定位导航工作,考察队全程携带由电池供电的发射机,发射机发射的信号由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的卫星接收,然后传递到位于法国图卢兹的ARGOS处理中心,之后探险队所处地点的经度和纬度信息经由巴黎或者圣保罗被转发到智利彭塔的后勤大本营。
作为一次科学探险活动,除完成探险行程外,考察队还担负着科考任务。中国队员秦大河与苏联队员维克多·巴雅尔斯基博士2人以科学家身份参加,负责气象、臭氧层厚度、雪层剖面等观测项目的调研科考。维克多·巴雅尔斯基需要每天3次监测收集天气信息,播报每天的风速、风向,空气湿度、温度和气压。由于在9月到10月期间南极洲上空的臭氧层是最薄的,是十分重要的观测时期,因此在此期间,维克多·巴雅尔斯基还要每天测量1次大气臭氧层状况。中国队员秦大河负责“在沿途开展冰面地貌、冰盖表面降雪晶形与尺寸、雪层剖面、10米深度内的雪层温度和雪冰化学等项目的科学考察,采集冰雪样品,观测和记录冰雪资料”[21]。另外,让-路易斯·艾迪安将在探险过程中收集队员尿液进行人体环境适应性观察,监测考察队队员的心理和身体状况,进行生理功能和心理变化检测及医学卫生学研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