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雪龙探极: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立与首次南极考察

雪龙探极: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立与首次南极考察

时间:2023-08-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南极考察是国家战略,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亲切关怀。最后首次队选中了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地区作为中国南极长城的建站地址。1984年12月29日,南极委通过通信卫星,批准了首次队关于建站站址的报告。中国南极考察队全体同志: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实验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在全国人民欢度新春佳节的日子里胜利建成,国务院特向参加南极考察的全体同志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慰问。

雪龙探极: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立与首次南极考察

南极考察是国家战略,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和亲切关怀。1984年10月13日,万里、胡启立等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即将赴南极建站、考察的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以下简称“首次队”)领导和部分人员,听取了首次队领导关于准备工作情况的汇报,并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10月15日,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为首次队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陈云同志题词“南极向你招手”[29]

1984年11月20日,首次队从上海正式起航,驶向南极。“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见图2-1)和“J121”号打捞救生船从上海港起航后,历经艰难航行,驶入太平洋,从北半球穿过台风多发区,驶过赤道,进入南半球,又从东半球进入西半球,闯过西风带,经美洲大陆最南端的合恩角进入大西洋,抵达阿根廷的乌斯怀亚港补给和检修,然后横渡德雷克海峡,于12月26日胜利抵达南极洲乔治王岛麦克斯威尔湾,历时37天,航程11 171海里。

图2-1 “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

首次队抵达乔治王岛后,立即按照预案,进行现场选择站址,从12月27日下午开始,在总指挥陈德鸿的率领下,选址组和队员们兵分多路,利用海(交通艇)、陆(沿岛岸步行)、空(直升机)手段,开展了一场瞄准天气、盯着手表、紧张而有序的站址勘察工作。用了3天时间,选址组几乎踏遍了乔治王岛的菲尔德斯半岛(Fields Peninsula)南部,走访了苏联、智利、阿根廷、波兰、乌拉圭等国家的南极考察站并得到了他们的友好接待和帮助;对阿德雷湾、哥林斯湾、爱特莱伊湾、玛丽亚娜湾和纳尔逊岛等地进行了实地踏勘。经过分析对比,筛选出9个预选站址,对其中2个重点地域勘察了多次。而后,由刘小汉、颜其德、陈善敏3人梳理汇总成文,经首次队总指挥陈德鸿向北京南极委主任武衡汇报。最后首次队选中了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南部地区作为中国南极长城的建站地址。1984年12月29日,南极委通过通信卫星,批准了首次队关于建站站址的报告。12月30日,首次队隆重举行了长城站奠基仪式,随后开始抢建卸货码头和突击卸运建站物资。尤其,为在72小时内建成长26米、宽6米、平均高2米的卸货码头,这是一场时间紧迫、设备简陋、血汗交融的冰海拼搏战。首次队党委决定组建一支由颜其德任队长,由20人(建站队和海军官兵中各挑选10人)组成的“抢建卸货码头突击队”。冒着狂风恶浪、在-1℃的冰海中,20名突击队员喝着姜汤、老酒御寒,搏风击浪轮番下海(10分钟一班)并肩战斗了60多个小时,提前完成了任务。就在大家都为抢建卸货码头首战告捷而喜悦时,1月6日,正直十五大潮日,狂风恶浪冲坏了刚建成的卸货码头。正在临时餐厅吃饭的首次队队员,在建站队长郭琨带领下,丢下碗筷,跑步冲向码头,跳入暴风呼啸、冰冷刺骨的海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用中华儿女的血肉之躯筑成一道人墙,挡住海浪对码头的继续冲击和破坏,冒着被狂浪卷走的危险,从漂浮的海浪中抢回建站物资,后又连续作战,抢修码头,为确保后续卸运建站物资赢得了先机。经过无数个夜以继日的顽强拼搏,1985年1月20日,长城站两栋(办公楼、宿舍楼)主体工程施工全面开始,至2月14日,基本建成长城站。长城站由房屋、发电机组、通信电台、气象站、仓库机械车辆场和油库等11个部分组成。2月18日,以南极委主任武衡为团长的慰问团抵达长城站;2月20日,隆重举行了中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落成典礼,武衡宣读了国务院的贺电,乔治王岛上的智利、阿根廷、巴西、波兰、苏联、乌拉圭等国的南极考察站站长应邀参加了长城站落成典礼。[30]根据档案史料,现全文照录国务院贺电。

中国南极考察队全体同志:

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实验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在全国人民欢度新春佳节的日子里胜利建成,国务院特向参加南极考察的全体同志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慰问。

中国南极长城站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科学事业上的一项空白,标志着我国的极地考察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进一步加强国际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和平利用南极,造福于人类奠定了基础。它对加速地球物理、海洋、气象、通讯技术和宇宙科学等方面的研究,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意义。(www.daowen.com)

希望你们团结奋斗、克服困难、再接再厉,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务院

1985年2月19日

长城站原计划是夏季站,但长城站建成后,已具备了越冬考察的基本生活条件,首次队提出可以留下部分队员越冬,经南极委主任武衡批准,长城站由原计划的夏季站上升为常年站,8名越冬队员在越冬站长颜其德带领下,首次在长城站越冬。[31]当年建站当年越冬,这在南极考察史上是少有的。

在卸完建站物资后,“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于1985年1月19日开始进行南大洋考察,于1月24日在西经69°15′驶入南极圈,这是中国船舶第一次驶入南极圈。本次南大洋考察的海域在南极半岛西北部海区,考察内容包括生物、水文、气象、化学地质、地球物理等学科的23个项目。通过考察,取得了10万平方千米的多学科资料、标本和样品。

首次队在胜利完成建站任务并进行南大洋考察后,除8名越冬队员外,全部于1985年2月28日随“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撤离长城站,穿越德雷克海峡,再次横渡太平洋,穿过西风带,于4月5日胜利回到祖国。4月10日,南极委、国家海洋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在上海黄浦江畔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5月6日,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庆功授奖大会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万里、胡启立、李鹏、习仲勋、彭冲、方毅等出席大会并为相关单位和个人颁奖。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庆功授奖大会上讲话指出:“你们的胜利极大地鼓舞着正在为四化建设奋斗的全国各族人民,你们的开拓精神和克服困难的勇气为我国青年一代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南极科学考察事业对我国来说还是刚刚起步,希望我国科学工作者再接再厉,踏踏实实,奋发努力,使我国的海洋开发利用和极地考察事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32]

首次越冬考察队一行8人,圆满完成任务后于12月7日回到北京,在首都机场受到南极委主任武衡,国家海洋局、国家气象局和测绘局等领导的热烈欢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