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在21世纪人类化石能源消耗大幅增加、已探明储量接近枯竭的大背景下,两极凭借其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俨然成了传统能源的聚宝盆。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USGS)2009年的调查报告,北极拥有全球未开采石油13%的储量,被誉为“第二个中东”。[25]北极的自然资源按照其种类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以矿产、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不可再生资源;二是以渔业为代表的可再生生物资源;三是以航运、旅游等为代表的新型资源。
(一)化石能源
美国地质调查局2008年调查估计,世界22%的尚未发现的技术上可采的油气资源,包括世界上13%的未发现石油、30%未发现的天然气和20%未发现的液态天然气,都在北极。这意味着北极拥有大约900亿桶技术上可采的石油,47万亿立方米技术上可采的天然气和440亿桶技术上可采的液态天然气。[26]北极的煤炭资源更为丰富,总储量约为10 000亿吨,远大于南极煤炭资源储量,接近于目前全世界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9 844亿吨。世界主要环北极国家都在加速勘探北极化石能源储备,尤其是美国和俄罗斯。从1970年开始,美国和俄罗斯两国都重金投资建设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的油气输送管道,为大规模开采北极能源做好准备。从1960—2004的40多年间,俄罗斯在北极开采的石油总量约为120亿立方米、美国约为25亿立方米、加拿大约为4 000万立方米、挪威则超过3.5亿立方米。北极的化石能源不仅储量丰富,而且品质优良。以北极煤炭为例,其具有平均热值高、低硫、低灰、低温的特点,可直接用作能源和工业原料。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全世界化石能源储备的逐渐枯竭,北极的资源优势将会逐步凸显,北极可能会成为新的“海湾地区”,有鉴于此,世界各主要环北极国家都在积极推进调查、勘探工作,为抢占资源开发的先机做准备。
(二)矿产资源
北极拥有丰富的铁矿资源。以挪威为例,其可开采铁矿为3 000万吨,钛矿1 800万吨,镁产量居世界第二。加拿大北极巴芬岛地区铁矿可开采量更是高达3.7亿吨,储量极为惊人。阿拉斯加淘金热盛行半个多世纪,产出108.5吨黄金。西特卡附近的金矿也曾产金24.8吨。除贵金属外,北极还勘测出铀和钚等稀有元素,是军事战略的重要资源。1972年北极发现可燃冰资源,可燃冰广泛分布在南、北两极海洋400~600米水深的大陆架和冻土圈地层中,其储量以所含碳计算,大约是全球三大传统化石能源储量的2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战略价值。目前,世界各主要大国也在加速研究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技术,一旦取得成功,其商业价值不可限量。格陵兰岛的稀土资源大概占到全球的1/10,一旦投入开采冶炼,将对全球稀土市场产生影响。
(三)生物资源(www.daowen.com)
北极生物资源可分为陆地生物资源与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主要为海洋哺乳类、鱼虾类等。陆地生物资源则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以及各种植物资源。北极海域的经济鱼类主要有北极鲑鱼、鳕鱼、鲱鱼、鲉鱼、香鱼和毛鳞鱼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鲑鱼和鳕鱼。巴伦支海、挪威海和格陵兰海是世界知名的大渔场,其捕鱼量占世界总量的8%~10%。阿拉斯加州绿鳕捕捞年收入达20亿美元,为当地5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格陵兰西部的鳕鱼和北极虾捕捞也为当地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北极渔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在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世界主要渔业国家逐渐关注到了过度捕捞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应对策。在北极的陆地生物资源中,驯鹿占有重要地位,据估计,北极苔原可饲养超过4 000万头驯鹿,由此发展起来的肉类、皮革品贸易也成了北极重要的支柱产业。北极的针叶林带面积超过世界森林面积的1/3,北极国家借此发展起来的木材、纸浆、造纸工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著名的芬兰企业——诺基亚公司就以伐木和造纸起家,最终成为世界通信和手机行业巨头。
(四)航运资源
受北冰洋常年冻冰的影响,北冰洋航道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但随着近年来全球变暖、海冰融化的影响,北冰洋的重要航运潜能逐渐显现。[27]据估计,北冰洋上的冻冰将以每年3%的速度融化,这意味着未来欧洲到亚洲的水运路程将会缩短一半,从而为世界性的航运成本的降低以及北极油气开采、运输提供有利条件。从商业航线角度看,目前北方航路货运量每年达数百万吨,但受到商船吃水限制、需破冰船领航的影响,运输成本较高,未来如果经北极极点的国际航路开通,货运成本将大大降低,货运量则会成倍上增。同时,北冰洋系亚、欧、北美三大洲的顶点,有联系三大洲的最短大弧航线,地理位置很重要。[28]目前北冰洋沿岸有固定的航空线和航海线,主要航海线有从摩尔曼斯克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和从摩尔曼斯克直达斯瓦尔巴群岛、雷克雅未克和伦敦的。这一航运通道将在未来国际航运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29]
(五)旅游资源
北极壮阔的自然地理风光(如极昼、极夜)、独特的人文环境(如因纽特人民族文化)、冰雪世界与伴随的商业运动开发(如滑雪、滑冰等)都使得北极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开发优势。随着气候变暖,奔赴北极的交通成本以及在北极生活的给养成本会逐渐降低,这一切都会推动北极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赴极地游玩的旅客人数急剧增加。据统计,2016—2017年赴南极游玩人数达到565 318人次,相较于2015—2016年数据增加近10万人次,足以看出极地旅游的巨大吸引力。北极相较于南极,其地理、气候、交通条件都更为优越,所以其旅游资源的开发时间和开发程度都要优于南极。但由于过度开发旅游业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环北极各国政府不得不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北极的旅游行为。丹麦政府于1967年颁布《格陵兰岛旅行行政令》、挪威政府于1971年颁布《布韦岛及其毗邻水域为自然保护区》、挪威政府于2001年颁布《关于斯瓦尔巴群岛环境保护的法案》。通过这一系列行政法规的约束,北极在发展旅游业振兴经济与环境保护之间逐渐找到平衡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