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宝塔区抗灾抢险机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宝塔区抗灾抢险机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宝塔区委和区政府,急人民群众之所难,想人民群众之所需,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之安全,建立了抗灾抢险的应急救援机制。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宝塔区委、区政府紧急启动抢险救灾预案响应。宝塔区党政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抗灾抢险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宗旨,使全区未因灾情而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

宝塔区抗灾抢险机制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延安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环境,是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时常造成较大威胁。宝塔区委和区政府,急人民群众之所难,想人民群众之所需,为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之安全,建立了抗灾抢险的应急救援机制。

(一)实施避险搬迁

延安城内凤凰山棉土沟一带,是省上挂牌督办的严重地质灾害易发区。该区是延安主要的山体居民区,住有上千户居民,大部分为城市下岗失业工人,或农村进城务工的农民生活较为贫困,搬迁难度很大。这里成为悬在延安市、区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头顶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令人寝食难安。

2007年,宝塔区委、区政府狠下决心,摘除这个“毒瘤”。区上协调资金2亿多元,修建了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用于安置该山体居民,经过耐心细致反复的说服劝导工作,终于按照原住宅面积优惠返还、出资购买危房、单位建福利房等办法,使棉土沟区域上千户居民,顺利实施避险搬迁,保证了该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省市的嘉奖表彰。

(二)实施棚户区改造工程

延安是一个古老的山城,以前大多数居民住宅都依山而建,而且大部分为土木结构建筑。山体居民区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大,社会治安麻烦多。为了改善城区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确保城区居民安居乐业,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延安“2+1”“三城联创”的治理目标,宝塔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实施了规模巨大的棚户区改造工程,对凤凰山沿线、清凉山沿线、宝塔山沿线、南桥、七里铺、延中沟、延中后山、王家坪后沟等多处棚户区,实施了搬迁改造工程,投入资金数十亿,动迁居民数万户,使延安城区居民的住宿条件彻底改观,革命圣地的新风貌得以充分展现。

(三)救灾抢险措施得力(www.daowen.com)

2013年夏秋之际,延安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持续强降雨天气,导致山洪暴发,河水暴涨,农田被淹,道路桥梁损毁,山体居民住宅大部分渗水裂缝,四处告急,险象环生,灾情十分严重。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宝塔区委、区政府紧急启动抢险救灾预案响应。一是区上包乡镇领导全部赶赴抢险救灾第一线,靠前指挥,安排部署各项抗灾抢险措施的落实,与基层干部群众风雨同行,摸爬滚打在抗灾抢险第一线,鼓舞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抗灾抢险的军心士气;二是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领导,主动筹集救灾抢险物资,分赴各包抓乡、镇和办事处,配合乡镇和办事处疏散安置受灾群众;三是乡镇和街道办事处,与区上抽调的党团员干部1300多人,组成了若干支抢险救灾应急小分队,哪里有险情就冲向哪里,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宝塔区党政领导和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在抗灾抢险第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党的宗旨,使全区未因灾情而出现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

这次特大的洪涝灾害,全区受灾群众高达18.1万人,居民房屋垮塌18999间(孔),紧急疏散转移安置群众14.9万人次,搭建临时避险帐篷1.79万顶,全区直接经济损失33亿元。

灾情过后,区委和区政府又立即启动了灾后重建工程。一是组织有关人员下乡进村,调查核实受灾情况,特别是对倒塌的房屋造册登记,拍照存档,以便日后予以救助重建;二是发动群众展开生产自救,抢种晚秋作物1334000平方米,修复水毁农田1600800平方米,修复维护乡村道路38条、上千公里;三是急速调拨建房补助款2.64亿元,实行民建公助,定额补贴,并发放临时生产救济款5049万元,保证群众顺利过冬。

由于方法得当措施有力,灾后重建进展顺利,当年修复了倒塌房屋共792户、3575间,并启动了灾民保障房和搬迁房建设工程,在2014年春,5515户农民的灾后重建自建房已全部建成,2468户城乡居民保障房的搬迁安置已全部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