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丽乡村的建设过程中,宝塔区委区政府坚持城乡一体化的思路,全面加大了农村环境卫生治理、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力度。一是给各村配套建设公用卫生服务设施,修建了公厕、垃圾屋;二是配备了环境卫生保洁员,落实责任,分片包干,建立了环卫保洁的长效机制;三是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由政府补助配套资金,要求农户将旱厕改为水冲式厕所,或便于清运的双瓮漏斗式厕所,并大力建设沼气池,利用粪便污水产生新能源循环利用,变废为宝。
河庄坪镇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中,坚持将农村环境整治与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谋划,同步实施推进,同样管理维护。镇政府积极争取协调国家和省市专项资金支持,为保护红庄水库——延安城市供水水源的卫生安全,确保延安城区居民饮水健康,在区委区政府支持下,着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绿色休闲的新型城镇,争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资金700万元,建成容量为15万立方米的生活垃圾场一座,购置垃圾清运车3辆,修建公厕8座,垃圾屋30个,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深化环保治理相结合,与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相结合,将居住偏远、生产生活条件差的村民向镇区搬迁,先后搬迁502户1757人,将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与生态环境保护、专业保洁与社会化管理同步实施。突出“卫生整治、院落整理、村庄绿化、屋顶改造、破旧拆除”五项重点,把包茂高速沿线的小沟、康家沟、李家湾等10个村打造成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样板,以“镇区为核心、村庄为重点、公路为廊道、山体为依托”实施绿化美化工程,栽植刺柏、红叶李等各类花草树木30余万株,完成西山山体公园一期233450平方米高标准绿化,在镇区东、西两侧分别建成了占地2708000平方米的退耕还林示范区,6670000平方米的山地苹果示范园。加强对延安城区供水源保护,明晰“商贸流通集聚地、休闲旅游大后方”的产业发展定位。在红庄水库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实施严格的环保标准,严禁布设一口油井气井,严格执行水源地环境监测标准,使水库长年水质达标率为100%,并逐年将水库周边的5个村483户1419人实施整村生态移民搬迁,并对原宅基地全部进行复垦和绿化,确保库区和水源保护地周边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
针对镇、村环卫工作现状,河庄坪镇率先推行环卫保洁工作市场化运作,将镇区域内206省道沿线10个村的一条主干道、4条街道、15条巷道,约4平方千米的日常保洁和垃圾清运工作引进保洁公司承包管理,环卫管理成本下降了30%。环卫保洁队伍更加专业,效果更加明显。并给辖区单位、商业门店和居民住户划定卫生责任区,签订环境卫生“四包两禁止”责任书,建立了“镇环卫所—村组—网格员—保洁员”四级环境卫生保洁管理机制,变“一家管”为“大家管”,做到“分片划段、责任到人、无缝对接、不留死角”,努力向天蓝、水净、地绿的目标迈进。
河庄坪镇赵家岸村,实施了“垃圾桶革命”,为每家每户配备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对生活垃圾分成十几类,根据不同种类设定积分,积分累计存入“存折”。拣垃圾、存积分、兑奖品,零存整取兑换牙膏、洗衣粉等生活用品。使垃圾不再是随手丢弃的废物,而成了村民眼中的“宝贝”,春风化雨般地激发了村民爱护环境的主动性,用很小的投入解决垃圾精细分类的难题。甘谷驿镇设立了“爱心超市”,将垃圾分类与贫困户扶贫、文明示范户创建结合起来,成为扶贫扶志扶的有效手段,“环境美”在一点一滴塑造着“心灵美”。“乡村美在文明,乡风正在村规。”生活习惯的文明进步,推动新农村的建设,按照“一村组一特色”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村文化、乡风村风、家规家教、科学文明等要素。新村新貌“硬件”的改善,乡风文明“软件”的提升,激发了农民参与人居环境改善的积极性,房子好,路灯亮,厕所不臭,在家洗上热水澡,增强了农民获得感、幸福感。
佛道坪新农舍(www.daowen.com)
万花乡佛道坪村,位于万花乡旅游片区核心区,以传统村落风光闻名。绵亘的青山、蜿蜒的小路、古朴的石窑、整洁的小院、缤纷的山花,把黄土地的厚重衬托得更有质感。每年四月油菜花盛开的时候,“蓝天青山绿水油菜花,新村旧舍农庄田野两相宜”的风光,呈现出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诗意画意。旅游旺季,每天游客达上千人。2017年,佛道坪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联合确定为“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
近年来,全区投资6.81亿元,涉及105752人次,改造民居4897户,建设文化广场及附属设施181处,改建进村道路331.35公里;改造升级电路62处,在村庄主巷道、公共场所安装路灯2905盏;建公共卫生厕所246座、改厕5249户,铺设排污管道60.23千米,引进“人工污水快渗系统、生态植物食物链污水处理设施、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膜生物反应器”等污水处理设施20处。种植树木343.35万棵,种花、种草7695846平方米。
宝塔区以治理和修复自然生态,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契机,率先开展大面积退耕还林,累计退耕还林712489400平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0.5平方千米,林草覆盖率提升78%,天然次生林达1053860000平方米,有效解决了国家要“被子”,农民要“票子”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