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宝塔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民政福利事业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宝塔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民政福利事业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社会福利事业促进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民政福利事业是体现社会人文关怀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具体实践。宝塔区是延安革命圣地的“白菜心”,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关注度既有历史传承,又有现实客观需要。对城镇居民中的“五保户”,则由民政部门按每人每月15元的标准,给予定期定量补助。

宝塔区革命老区发展史:民政福利事业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之后,宝塔区民政局在区委和区政府的领导下,发扬延安民政工作的光荣传统,传承延安民政工作的红色基因,本着“以人为本,为民解困,服务人民,维护稳定,管抚并重,强基固本”的工作宗旨,以改革的精神,创新思维,开拓进取,使全区的民政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了十分优异的工作业绩。

(一)双拥工作广泛深入,不断开创新局面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的经济实力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为双拥活动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氛围。特别是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延安召开了纪念双拥运动50周年大会,给延安的双拥运动以巨大的鞭策和促进,此后连续8年被评选为全国双拥模范城。

从1984年起,全市在双拥方面享受定期定量补助的优抚对象有1355人,每月落实优抚资金56257元,对256户烈属、病故军人家属每年落实定期抚恤金4.68万元,调整提高274名伤残军人抚恤金每年6.83万元,对全区116名红军失散人员,每人每月发放定期补助金23元,并对580名复员军人每月发放定期生活补助15元,占到了复员军人总数的85%以上。

1989—1993年,慰问军烈属优抚金从最初的每年核计12.4万元,逐年提高。进入21世纪之后,又大幅度地提高了军烈属优抚金数额,并对历次保家卫国的参战军人给予各种优待,把以前安排到企业单位的参战复转军人,根据本人意愿,调整到党政事业单位工作,并对复转军人的安置从优从厚,保证其工资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工资水平。同时,对军人家属的工作安排、子女上学就业、住房等诸多方面,给予优先安置,保证了现役军人安心国防事业,无后顾之忧。

(二)褒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延安“四八”烈士陵园

党中央、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延安这块土地上工作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为了保卫和建设延安这个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总后方”,许多革命英烈为之奋斗牺牲,把满腔热血洒在了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在现宝塔区辖区内,就有“四八”烈士陵园、南泥湾革命烈士陵园、青化砭革命烈士陵园、蟠龙革命烈士陵园、甘谷驿革命烈士陵园等革命英烈长眠之地。“青山有幸埋忠骨,昭显前贤与后途。”宝塔区历届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革命烈士陵园的修葺与维护,将此作为我党的一笔珍贵的政治遗产,使之成为对党员干部和青少年一代,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的理想和宗旨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先后拨出巨资,对这些革命烈士陵园进行了维修和保护,以告慰先烈在天之灵,激励后辈振兴中华之志。

(三)救灾救济彰显制度优越

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就十分重视社会的救济救灾工作,曾对因战争和灾荒逃亡到陕甘宁边区的难民,进行了有效的安置和救助,并对辖区内遭受灾荒的人民群众提供了及时的救济帮扶,使我们党赢得了民心,收获了成功。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党牢记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一如既往地关心百姓疾苦,关注人民群众之安危冷暖,救灾救济工作从未有过懈怠。

80年代之初,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国家的经济实力增强,群众的自救能力也有所提高,社会救济在注重灾、病救助的同时,也着重于扶贫帮困和对生活特别困难的群众,实行定期定量的生活救济保障。

80年代中期,由于政府的扶贫工作体系化尚未建立,即由民政部门代行其责,发放扶贫款,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曾在全区范围内的偏僻乡、村,对贫困户发放扶贫款,帮助其发展养羊、种植苹果等致富产业,受益群众达数千户,帮助一批生活困难群众实现了温饱,迈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坦途。

进入21世纪之后,社会救济救灾工作更是随着小康社会的建设水涨船高。2012年,宝塔区城镇居民低保标准由340元/月/人,增加提高到360元/月/人,全区共有城镇低保家庭5773户、14357人,月需保障金233.2669万元,月人均补差162元,占城镇居民人口的6.3%;农村居民低保标准由每年1600元,提高到1840元,现审定的农村低保人员7366户,每年需低保资金1442.9415万元;全区享受大病医疗救助的共有1592人,年发放资金1215.6万元,基本上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推行,已成为社会和谐幸福的“润滑剂”,社会稳定平安的“安全网”。

(四)社会福利事业促进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www.daowen.com)

民政福利事业是体现社会人文关怀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具体实践。宝塔区是延安革命圣地的“白菜心”,对社会福利事业的关注度既有历史传承,又有现实客观需要。其服务受益者主要是社会弱势群体。

1.农村“五保户”的赡养

党和政府对农村丧失劳动能力、无赡养人、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和残疾人实行“五保”待遇,即保吃、保穿、保烧、保教、保丧葬。在大集体年代,是保证其生活水准不低于生产队一般社员的平均水平,按每人每月8—15元的标准,由人民公社或生产队,在社员公益金和集体工副业收入中支付。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改革之后,仍坚持由村委会在统一提留部分中支付,有些则是由村上对其责任田组织代耕代收,保证其生活需求。对城镇居民中的“五保户”,则由民政部门按每人每月15元的标准,给予定期定量补助。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救助的,则视其具体情况给予适当救济。在进入21世纪之后,对全体“五保户”则纳入农村或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内,给予定期定量救济补助,有些则直接收纳进福利院或敬老院予以赡养,各种费用全部由民政部门核报。

2.残疾人福利救助事业

残疾人是社会弱势群体,由于各种先天或后天疾患、事故造成的肢体残缺或行为障碍,他们所遭受的身体或心理损伤,是常人难以体会和理解的。让残疾人有尊严地生活,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改革开放后,党委政府加大了对残疾人的救助力度,除提高了生活补助标准外,还有针对性地对残疾人开展了康复和矫正治疗,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和支持,联合举办了职业技能培训班,让学员能掌握一技之长,走入社会后能够自强自立有尊严地生活。

同时政府还出台相关规定,如企业招用残疾人达到一定数量,即在税费征收方面予以适当减免。这就为残疾人的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政策优惠。20世纪80年代中期,为统筹管理和服务残疾人福利事业,政府成立了残疾人联合会,作为民政局主管残疾人事务的主管部门。进入21世纪之后,又将残疾人联合会升格为区委直属的群团组织,直接受区委领导,为其更好地展开残疾人救助工作创造了条件。

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注关怀下,宝塔区残疾人福利救助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大部分没有固定经济收入的残疾人,被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有些具有参政议政能力的残疾人士,还被推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生活待遇和政治地位都有了很大提高。

3.社会救助救济工作

1959年,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许多周边省区的流浪乞讨人员,流落到延安。他们没有固定的生活收入,有的以做零工、打短工过活,有的以乞讨维生,有的以小偷小摸混日子,对社会稳定形成了危害。为此,当时的延安县民政局成立了自流人口收容遣送站,负责将盲目流落到延安的外籍人员分别遣送回原籍。当时,由于法制不健全,遣送带有强制性,被收容遣送人员入站时,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审查,才给予安排食宿,待达到一定数量时,由公安机关配合,分别遣返到铜川或绥德,延安站担负着陕北中转遣送的任务。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之后,收容遣送工作的职能和性质发生了转变,即更名为宝塔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不再进行强制遣送,收容的对象主要是流浪乞讨人员,或因生病被窃无法自行返回原籍的滞留人员,经适当救助后帮助其返回家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人文关怀。

现在的宝塔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已从原法院山搬迁至川口村,配备有救助收容车辆、消毒免疫、清洗洁身等设备,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与以前有天壤之别,被收容人员的生活食宿条件大为改善,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挥了巨大作用。

4.指导村、居民自治组织建设

在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镇的社区居民委员会,都属于村、居民自治组织,是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社会基层组织,村委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领导班子成员,由村、居民直接民主选举产生。虽然其定性为村、居民自治组织,但其往往发挥着基层政权组织的作用,是国家政权的最基层组织。为了搞好村、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宝塔区民政局按村、居民自治《组织法》有关规定,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社情民意,指导居委会和村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实行村(居)务公开,建立民主议事和民主理财制度,为基层政权的巩固,为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