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7年至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前,农村的改革开放进入了巩固发展阶段。这期间,宝塔区(即当时的延安市)党委政府,在党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指引下,采取多种得力措施,巩固农村改革的成果,发展农村改革的大好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下大力气治理束缚农村改革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顽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狠抓经济建设不动摇的同时,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不松懈,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进步,使农村生产生活基础建设得到了全面改善和提高,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实施“三通”工程
在农村改革开放和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农村的商品生产,主要是指各种农副土特产品的生产迅猛增长,但当时农村中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由于不通公路、不通电力,使农民辛辛苦苦种植生产的农副土特产品,不能及时外运销售,更谈不上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经济效益,农民增产而不能增加收入的矛盾十分突出。为此,当时的延安市委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充分组织和发动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广泛支持和参与,在全市农村中实施了通路、通电、通水的“三通”工程。
修通乡村公路
1.村村通公路。当时,有些偏僻的拐沟村,由于不通公路,农民的农副土特产品运输全靠人背畜驮,不能及时外运销售,有些甚至霉烂变质,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致使这些村经济发展滞后,脱贫致富步履艰难。为此,当时的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若要富,先修路”“修通致富路,共同奔小康”的号召,广泛发动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施了村村通公路的工程。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全市各乡镇村共移动土石方数十万平方米,修筑桥涵数百座,动用大型机械数千台,人工数万个,修通村级公路2000多公里,铺设了砂石路面,开挖了排水边沟,栽植了夹道树木,使全市所有的行政村,于1991年底全部通了公路,解决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农产品流通的老大难问题。
2.村村通电工程。宝塔区虽然是革命老区,但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仍有为数不少的村没有通电。群众照明仍靠煤油灯,有些农业机械、家用电器由于没有电力,而无法购置和使用,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为此,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通过“三点一线”的投资方法,即政府投资一点,包村单位或部门帮扶一点,村民集资投劳一点,国家减免一些的办法,架设线路、购置设备,使全市所有的行政村和自然村组,于1991年底全部通电,促进了农民生活生产质量效率的提高。
3.实施人畜饮水工程。20世纪80年代后期,宝塔区有许多村,存在着人畜饮水困难的问题。为此,当时的市委市政府,多方筹集资金2700万元,为全市80个人畜饮水困难的村,实施引水工程,解决了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热烈拥戴,体现了党委和人民政府给广大群众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的爱民之情,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施工现场
(二)宽幅农田基建工程
建成的高标准宽幅农田
20世纪80年代后期,虽然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但全市质量好的农耕地只有很少的川道地,而且被城市发展和工矿企业、交通运输业不断征用蚕食,数量大幅度减少,所以大多数农耕地是山坡地,水土流失严重,难以保水蓄肥,地力不强,产出不高,而且无法进行机械化耕作;况且上肥送粪、收割储送,全要靠人背畜驮,费时费力,难以提高生产劳动效率,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农业生产还停留在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粗放经营的阶段,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
鉴于这种情况,当时的延安市(现宝塔区)党委政府,为了扭转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大胆创新发展思路,制订了“希望在山、发展在山、致富在山”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农民人均2亩旱涝保收农田的奋斗目标,要求各乡(镇)村,根据实际,因地制宜,确定小流域治理项目,并将山水林田路草整体规划,统一治理,修建高标准、高质量的基本农田,达到既要保水蓄肥,又要便于机械化耕作的要求。(www.daowen.com)
据统计,到1996年底,全市农村已基本达到了人均2亩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的要求,并修通了环山生产道路近1600公里,修建集雨窑2000多个,实施引水上山(塬)工程40多处,使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得到了整体改善。
(三)发展林果富民产业
延安市(现宝塔区)党委政府,在不断深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改革,全面加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广大农民实现温饱、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的情况下,就如何找准一条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进行了深入研究。经过前后对比,反复论证,认定发展林果产业,是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径。既可以使农民长期受益,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又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延伸产业链条。为此,党委和政府把发展林果生产,作为一项强市富民的支柱产业,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具有开发的深远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要求务必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为此,市委市政府对发展林果生产的具体要求是:以栽植优质苹果为主,以山桃、山杏、核桃、葡萄、油桃等经济林木为辅,同时兼顾自然生态保护,在不适宜发展经济林木的地段栽植刺槐、侧柏、松树等用材林。并规定,苹果等经济林栽植要达到两个到位。一是工程措施到位。全部采用反坡梯田或宽幅条地种植,并要引水上山,便于浇水施肥;二是生物措施到位。苗木栽植要品种优良,合理密植。在这两项要求达标后,政府将在资金信贷、农机购置等方面给予重奖。在用材林栽植方面,提出了沿210国道,建设百里绿色长廊,营造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彻底改变以往晴天黄尘遮天,雨天洪水肆虐的自然面貌。
发展林果产业最突出的典型是枣园镇庙沟村。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该村在党支部书记王久富同志的带领下,就开始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产业,但由于农民群众还禁锢在“小富即安”的意识中,虽然说依靠苹果产业庙沟村群众富裕起来了,但管理技术、品种优化、营销手段上还有很多缺失。新的中共延安市委和市政府组建之后,把发展林果产业作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市长周万龙同志,亲自到村帮助指导,采取了修建宽幅梯田栽植、引水上山、引进红富士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定期拉枝修剪、疏花套袋、科学施肥浇灌等一系列技术改进措施,并帮助村上总结经验,使庙沟村的苹果生产年年都跨新台阶,产量和质量大幅度增长,成为延安市依靠苹果产业最早致富的小康村。
庙沟村发展林果产业致富奔小康的事迹,使当时的延安市(现宝塔区)党委政府深受启发,更加坚定了在全市农村发展以苹果为主的林果产业的决心,大力推广庙沟的经验,组织全市各乡(镇)的领导干部,多次到村上观摩学习,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学庙沟经验、发展苹果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潮。庙沟村发展林果生产、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事迹,受到了中央和省、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中央和省、地新闻媒体曾多次宣传报道了该村的先进经验。
1989年秋,初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来延安视察,曾亲临庙沟村指导。在品尝了庙沟村的红富士苹果后,曾感言:“庙沟村的红富士苹果足以和美国的蛇果相媲美。”
在庙沟村先进经验的引领下,全市范围内发展林果产业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出现了全市林果产业建设的高潮,加快了全市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庙沟村亦被中央领导赞誉为“中国西北部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庙沟村多次被评选为全国和省、地、市的“三个文明建设示范村”、小康村等。党支部书记王久富被评选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脱贫致富带头人”“党的先进基层工作者”,并被评选为全国党代会代表、全国人大代表等,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到1994年底,全市的苹果种植面积达到了近266800000平方米,其他经济林木133400000平方米,栽植用材林400200000平方米,同时加大了天然次生林保护的力度,实施“天保工程”,强化护林防火措施,使全市的绿化面积达到了40%以上,创历史新高。涌现出了姚店镇罗沟村、王崖村、蟠龙镇山窑则村、土洞沟村、临镇镇任家塬村、官庄乡吴太塬村、柳林镇孔家沟村、李渠镇新庄科村等一大批优质苹果种植专业村,起到了典型引路、整体带动的作用,形成了林果产业建设新格局,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延安市(现宝塔区)党委政府,在农村改革的进程中,以带领农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统领“三农”工作之全局,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开发主导产业为“龙头”,提出建设人均两亩高标准农田、人均两亩苹果园的奋斗目标,狠抓落实。咬紧牙根、狠下决心,排除了各种非议和争论,先后组织了枣花流域、枣河流域、柳林燕沟流域、碾庄登高峁流域治理等大型的农田基建大会战,坚持人机结合、大干快上,修建高标准宽幅农田,取得了辉煌战果。此后,又马不停蹄,“咬定青山不放松”,大上林果产业。要求各乡(镇)、村,把林果产业的发展放在优先的位置,一级抓一级,领导抓、抓领导,层层分解责任,压实担子,务必达到人均二亩林果,力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一步到位,确保抓紧抓实见成效。特别是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周万龙同志,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骨头”啃不动,他就在哪里指挥。这位长期在农业生产第一线摸爬滚打出来的党员领导干部,素以作风过硬、工作扎实、敢打硬仗、战则必胜而著称,在他的亲力亲为指挥调度下,当时延安市的基本农田和林果产业大会战,所战皆捷,基本上是干一项成一项,打一仗胜一仗。
在两三年内,全市农村人均修建高标准宽幅农田两亩多,发展林果266800000平方米,基本达到了农民人均两亩基本农田、两亩林果面积的目标。为目前宝塔区农业经济的转型增效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地膜反光山地果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