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宝塔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的七大盛况

宝塔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的七大盛况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在延安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1945年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历时50天,胜利闭幕。党的七大胜利召开两个月之后,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以付出3000多万人牺牲的沉重代价,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宝塔区革命老区发展史:党的七大盛况

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45年4月23日,在延安的杨家岭中央大礼堂隆重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国121万党员;分为8个代表团,即中央中直和军直、西北、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华中和大后方代表团。

大会主席台正中,悬挂着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巨幅画像,两侧是鲜红的党旗、会场后面的墙上,是“同心同德”4个大字,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大会的会标,会标上方是马、思、列、斯的画像。主席台的椭圆拱上悬挂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标语,会场两侧的墙壁上,张贴着“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横幅标语,并有8组“V”字形的木座,上面插着24面红旗,象征着我们党走过的24年的光辉历程。

当天的开幕式由大会秘书长任弼时主持,当毛主席、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步入主席台时,与会代表全体起立,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隆重开幕。随后,毛主席致了《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开幕词。

毛主席在致词中指出:目前“在中国人民面前摆着两条路,光明的路和黑暗的路,有两种中国之命运,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和黑暗的中国之命运”。而我们党目前的任务,“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团结全国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在我们党领导之下,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会议期间,毛主席向大会提交了《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政治报告,并就其中的一些问题和其他问题,作了长篇的口头报告;朱德作了《论解放区战场》的军事报告;刘少奇作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周恩来作了《论统一战线的报告》,其后陈云、彭德怀张闻天陈毅刘伯承等我党我军的领导人也做了大会发言。大会充分发扬民主,与会代表对各领导人的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尤其是对毛主席的政治报告,先后进行了9次修改讨论。

大会民主氛围浓厚,各位代表直抒胸臆、畅所欲言。在深入认真讨论的基础上,一致通过了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新党章中明确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工作和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随后,经充分的民主酝酿,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和中央领导机构。大会选出中央委员44人,候补中央委员33人。在随后举行的七届一中全会上,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康生、高岗、彭真、董必武、林伯渠、张闻天、彭德怀为中央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主席。

1945年6月11日,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历时50天,胜利闭幕。毛主席发表了题为《愚公移山》的闭幕词。总结党的七大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号召全党同志,要在新的一届党中央领导下,“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延安县县委书记刘秉温,县参议会议长王丕年,原县委书记贺炳章,边区劳动英雄吴满有、杨步浩、申长林、张麟等7人,当选为七大代表,参加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党的七大胜利召开两个月之后,1945年8月15日,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浴血奋战,以付出3000多万人牺牲的沉重代价,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当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来时,古城延安沸腾了,人们奔走相告,传递着胜利的喜讯,大街小巷欢声雷动,延安军民载歌载舞,庆祝胜利,延安成为一片欢乐的海洋

8月15日当晚,朱总司令在延安王家坪八路军总部举行盛大宴会,宴请了在延安的国际友人和知名人士,庆祝抗战的伟大胜利。当天夜晚延安人民和鲁艺师生一起,在延安大礼堂举行了军民联欢。当时,著名诗人艾青正在延安,激情澎湃,连夜秉笔写下了《人民的狂欢节》一诗,记录了这胜利欢乐的时光。(www.daowen.com)

抗战时期,延安是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艰难和光荣共存,奋斗与胜利同驻的黄金时期,是一个值得永远缅怀和记忆的辉煌年代。中国革命在这里成长壮大,用延安小米养育了中国革命,用延安精神奠基新中国,开辟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征程。

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

[1]“三三制”见后85页“三三制”的政府组织架构

[2]摘自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一文。

[3]摘自毛泽东与八路军延安留守兵团司令员萧劲光等人的谈话。

[4]驮,旧时陕北指牲畜运力的计量单位,每驮大约在60—100公斤之间,下同,

[5]均选自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

[6]均选自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