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大生产运动中的英模人物

大生产运动中的英模人物

更新时间:2025-01-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1942年在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他创造了一天开荒2668平方米的记录。因为他干活吃苦,手艺精湛,在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模范工人,后来又被委任为翻砂股的股长,因能出色地完成生产任务,多次受奖。在大生产运动中,申长林努力生产,率先垂范,支援抗战。

在当年的大生产运动中,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民,以忘我的劳动生产热情,无私奉献的创造精神,谱写了我党我军历史上勇于创新、敢于斗争、战胜险阻、夺取胜利的壮丽乐章。其中涌现出来的英雄模范人物灿若星河、不胜枚举。

(一)“气死牛”郝树才

郝树才,生于1904年,陕西省延安市延长县人。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1935年参加红军,1936年入党,历任班长、排长,团生产队队长,先后参加过榆林桥、劳山、直罗镇和平型关等著名战斗、战役,3次负伤,4次立特等功,2次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1941年,担任三五九旅排长,随部队开赴南泥湾执行屯垦任务。一般人一天只能开5分荒地,他把开荒记录刷新到1000.5平方米。1942年在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他创造了一天开荒2668平方米的记录。边区政府授予他“特等劳动英雄”称号,从部队到地方都开展了“向郝树才学习”的活动。1943年春,部队开荒能手在甘泉县清泉沟举行比赛。他挥舞宽1尺、重9斤的特制老镢头,创造了一天开荒2821.41平方米的全军最高记录,因为当时一头牛耕地每天也不超过1667.5平方米,为此震动边区,被誉为“气死牛”。党中央和边区政府及时总结、推广开荒经验,宣传郝树才的模范事迹。是年春,郝树才开荒66700平方米,秋天收粗粮20石。他带领的排为全连模范,所在连开荒地1334000平方米,打粮400石,列全团之首。1943年和1945年两次出席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授予特等劳动英雄称号。受到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接见。

(二)工人劳动英雄赵占魁

赵占魁,生于1896年,山西省定襄县人。出生在贫苦农民家庭,从12岁开始就作童工补贴家用,先后在太原铜元厂、太原兵工厂、同蒲铁路局当工人,练就了冶铁铸造的好手艺。日本进攻山西时,逃难到陕甘宁边区,1939年到边区农具厂做铸造工。因为他干活吃苦,手艺精湛,在大生产运动中被评为模范工人,后来又被委任为翻砂股的股长,因能出色地完成生产任务,多次受奖。

1942年,边区总工会开展“赵占魁运动”,号召全边区工人向赵占魁同志学习,1943年又被评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他一贯以英雄的姿态,站在建设边区的最前线,成为边区工人的一面旗帜。陕甘宁边区政府运用了各种宣传手段,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学习赵占魁运动,推动了大生产运动的深入发展。赵占魁运动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举,对发展边区经济、克服抗战困难,在陕甘宁边区的建设中起过重要作用,对其他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也产生过积极影响。为此,赵占魁被当选为中共七大候选代表,列席了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劳动英雄吴满有

吴满有,陕西榆林横山县人,1928年逃荒到延安县柳林乡吴家枣园村,普通农民,在大生产运动中,被评选为“模范农村劳动英雄”。1942年4月30日的《解放日报》头版头条,以《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连年开荒收粮特多,带动群众积极春耕》为标题,全面报道了吴满有的先进事迹。1942年边区政府在农业战线开展了“吴满有运动”,这一运动使边区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劳动英雄辈出,勤劳致富、劳动光荣成为新风尚。《解放日报》1943年1月11日发表社论《开展吴满有运动》,社论总结了他的经验,通过宣传和报道劳动英雄的先进事迹,借此重构新的革命伦理和价值观,配合开展“整风运动”,提供了基层政治教育成功的现实样板和所需政治资源,起到了巨大的社会动员和政治激励作用。吴满有是在党的教育引导下成长起来的新型农民,他以爱党爱国的满腔热忱,投身于大生产运动,奉献于民族解放事业,是中国农民的杰出代表。在延安时期,吴满有与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毛主席曾将其长子毛岸英送到吴满有那里劳动锻炼,成为我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四)合作社模范刘建章

刘建章,1897年3月25日生,陕西省佳县乌龙堡镇刘家渠人,少时只读过一季“冬书”和两年小学。1913年,为抵还父亲欠债,到绥德一家地主店铺当伙计。1915年逃出,到山西临县借钱做小本生意。后回佳县务农。1927年佳县大旱,携全家逃荒到延安县的柳林南庄河村落户,1935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12月遵照党的指示,创建陕甘革命根据地第一个消费合作社任主任。在其倡导下,建立信用社和纺织厂,包运全区公盐,为农户分红利,代银行发放贷款,帮助移民难民和贫苦农民发展生产,协助农民组织扎工、变工队。到1945年夏,南区合作社资产总值己达4.2亿元边币,工作人员增加到2200人,业务范围由单一的供销扩大到生产、服务、运输、信用、文教和卫生领域,成为陕甘宁边区的一面旗帜,受到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奖励,毛主席亲笔为其题词:“合作社的模范”,得到毛主席多次接见,被选举为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参议员。

(五)劳动英雄杨步浩

杨步浩,生于1905年,原籍陕西榆林横山县。1929年逃荒来延安揽工,后定居在碾庄乡石家畔村。1942年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积极投身于大生产运动中,组织了互助组、变工队,开荒种地努力生产,当年收获粮食6900多公斤,上缴爱国公粮1700多公斤。当他听说毛主席、朱总司令也要缴公粮,就主动替他俩代缴。因成绩突出,被评选为延安县的劳动英雄,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受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亲切接见。他所在的川口区六乡,也被评为大生产模范乡。1945年,在杨步浩40岁生日时,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专门派人到他家祝贺。1946年春节,他带六乡秧歌队给毛主席拜年,敬献“人民救星”金字匾,表达了全体劳动人民的心愿。(www.daowen.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曾三次进京看望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受到了亲切接见。毛主席逝世后,杨步浩作为党中央的特邀代表,赴京参加了毛主席追悼大会,是全国少有获此殊荣的农民。

(六)劳动英雄申长林

申长林,生于1894年,原籍陕西榆林米脂县人。1918年迁移到延安县下坪乡马家沟村定居。1936年参加了陕北红军,并于同年入党,曾多次参加战斗,后因伤病回乡务农。

在大生产运动中,申长林努力生产,率先垂范,支援抗战。1939年自动申请上缴爱国公粮4830多公斤,占全村公粮总数的57%,而他家的收成却只占全村的30%。此后他年年带头超额缴纳公粮,多次被评选为模范党员,1942年被评选为陕甘宁边区特等劳动英雄。1943年出席了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雄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申长林被评选为正式代表,参加了“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申长林坚持不吃老本,矢志为革命事业再立新功,组织互助组,兴办农业合作社。在国家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时,一次性交售余粮7000公斤,发挥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他曾是中共陕西省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曾任中共延安地委委员、下坪公社党委副书记,并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其先进事迹曾被《解放日报》《陕西日报》《延安日报》等多次宣传报道。

1962年,申长林因病逝世,中共延安地委、县委政府曾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

(七)模范团长陈宗尧

陈宗尧是八路军三五九旅七一八团的团长。在大生产运动奋战南泥湾时,陈团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与战士们同甘共苦,流汗在先,实干在前,带领全团官兵多次超额完成生产任务,多次受到嘉奖。毛主席曾表扬他说:“陈宗尧同志是八路军的团长,他率领全团走几百里路去背米,他不骑马,自己背米,马也驮米,全团指战员为他的精神所感动,人人精神百倍,无一个开小差。”在生产中,陈宗尧把团部设在第一线,指导各连的劳动生产,最先组织了百人开荒大竞赛,战士们还给他编了个《生产忙坏了陈团长》的歌。1942年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泽东为他题写了“模范团长”的题词。1944年秋,陈宗尧任八路军南下纵队第二支队长,1945年在对敌作战中光荣牺牲。

(八)模范家属陈敏

陈敏是三五九旅特务团政委谭文邦的妻子,1917年出生,1938年参加革命。在大生产运动中,丈夫工作繁忙,带领官兵整日在南泥湾开荒、挖窑洞。陈敏带着两个孩子在家纺线,纺出大量头等细纱,还担任大光鞋厂的书记,组织大家屡次胜利完成上级交办的制鞋任务。她的模范行动鼓舞了许多妇女走上生产第一线。西北局高干会议上,毛主席在题词表扬22位劳模的同时,为她亲笔题写了“模范家属”的赞语。1945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亲笔题名,给她颁发了“特等模范家属”的奖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