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抗日战争进入了第二个年头,日本侵略者在相继攻陷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等大城市之后,兵锋直指我华中重镇、南北交通之枢纽要冲武汉。中国军民在极端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集全国之力,进行了武汉保卫战。日军采取了水陆并进、南北合击的战略,围攻武汉。中国尽管得到了国际友邦的大力支持,参战军民也进行了殊死血拼,但武汉仍于1938年10月失陷,国民政府被迫迁都重庆,抗日战争随之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
从1939年起,日本侵略军改变了其侵华策略,对我党领导的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加紧了“清剿”,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对国民党则采取军事高压、政治诱降之策略。而国民党内部妥协投降论调甚嚣,亲日派、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多次挑起“摩擦”,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同时集结重兵,围困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仅在陕甘宁边区周边,就部署了123个团的兵力,进行军事围困和经济封锁,并停发了八路军、新四军的粮饷,致使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供给极为困难。
毛主席题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当时地处我国的西北贫苦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人民群众的生活本来就比较贫困。再加上党中央进驻延安之后,有大批的爱国青年投奔延安。到1941年,延安的部队、机关和学校等人数有7万之多,是延安县全县人口的将近两倍。由于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遥相呼应,对陕甘宁边区重重封锁围困,不让一斤粮食、一尺布、一两棉花、一滴油、一张纸进入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就像毛主席所说的:“我们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饭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军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2]。”
面对如此困难的局面,毛主席说:“现在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顽固派要困死、饿死我们,怎么办?第一是革命不下去,那就不革命了,大家解散回家;第二是不想解散,又无办法,大家等着饿死;第三是靠我们的双手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大家共同克服困难。战士们可以一手拿枪,一手拿锄头[3]。”
为此,毛主席向陕甘宁边区军民发出了“发展生产,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此后,中共中央决定成立生产运动委员会,从华北抗战前线调回八路军总司令朱德,负责领导大生产运动。1939年10月,又从抗战前线调回八路军抗战劲旅三五九旅,分别到边区的南泥湾、槐树庄、张村驿、豹子湾等地军垦屯田。陕甘宁边区政府也颁发了《人民生产奖励条例》《督导民众生产勉励条例》,并对各军队、学校和机关团体,都提出了具体的生产要求,动员全体军民人人动手,个个出力,参加大生产运动,以战胜困难,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坚持长期抗战,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积蓄必要的物质财政基础。
1942年,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掀起了高潮。党中央提出了大生产运动的基本任务是:“发展国防生产,充实抗战力量,供给战争,改善人民生活,团结广大民众,推行民主政治,参加战时生产,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军民,积极行动,踊跃参加各种形式的大生产运动,变工队、互助组、合作社、纺织社、运盐队、运输社等纷纷组织起来,人人争先恐后,家家出力流汗,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生产竞赛,涌现出了三五九旅、南区合作社、蟠龙合作社等一批先进集体,吴满有、郝树才、杨步浩、申长林、赵占魁等一大批英雄个人。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但满足和丰富了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物资供给,改善了军民的生活,而且储备了雄厚的战争资源,使延安和陕甘宁边区成为了巩固坚强的抗战总后方和大本营,为抗战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物资保障。主要表现在:(www.daowen.com)
1.耕地面积扩大。1941年边区的耕地种植面积为8092044000平方米,到1945年增加到9508752000平方米,比1938年扩大了近7成,其中水浇田面积由1940年的16008000平方米,到1944年增加到27347000平方米。
2.粮食产量增加。1941年全边区粮食产量为45.6万石,到1943年增加到了181.2万石。特别是三五九旅,党中央最初给他们定的生产任务是能达到耕三余一,但他们实际完成的生产任务是耕一余三。
3.棉花产量自给自足。陕甘宁边区由于地理气候原因,原来一般不种植棉花。大生产运动中,边区军民开展创造性劳动,试种棉花获得成功。1941年种植棉花26013000平方米,收获皮棉50万公斤,到1942年棉花种植扩大到49358000平方米,收获皮棉120万公斤,1943年种植棉花100051334平方米,生产净花86.5万公斤,1944年种植棉花200100000平方米,生产净花150万公斤,彻底解决了边区军民的服装穿衣之需。
4.畜牧养殖业增长。大生产运动中,为了满足生产生活之需要,农户为了耕田种地,大力发展养牛,各个合作社为了运输之需积极饲养马、骡、驴,机关团体和军队为了改善生活大力发展养猪和家禽,使部队战士和机关人员,每月3斤肉,每星期可打一次“牙祭”。
5.工商业发展迅猛。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也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到1944年办起了11个造纸厂、2个肥皂厂、12个被服厂、8个农具厂、4个印刷厂、3个陶瓷厂、23个纺织厂等77个公营工厂,职工达12000多人。在公营工业发展的同时,私营工业也迅速发展。比如私营纺织厂,1938年只有5家,年产布1260匹,1943年则发展到50家,年产布1.2万匹。私营造纸厂1941年40家,工人108人,年产纸张1295令,1942年发展到48家,工人139人,年产纸张1865令。另外,煤炭和盐业等其他很多日用品做到了基本自给。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商业的繁荣与市场的活跃。边区政府曾先后成立了光华商店、盐业公司、南昌公司、土产公司、永昌公司等,主要组织土产输出,换取必需品输入,以保证对军民的供应,稳定边区物价和货币。同时,公营商业、合作商业与私人商业组成了遍布城乡的商业网点,方便了军民的生产与生活。抗战前,延安只有店铺123家,1943年即发展到473家。各种运输队的成立,公路、马车路的修筑与管理,客店、骡马店的开设,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大生产运动的开展,使农业、工业、商业相互推动,共同发展,城乡经济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生产动员大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