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认识与使用

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认识与使用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在制定新能源汽车标准时主要依据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发和应用的趋势,并参考和借鉴国外相关行业性组织已出台的标准。截至2017年,我国已经制定并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42项,其中22项已列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准人的专项检验标准,形成了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相关检测评价和产品认证能力。

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认识与使用

我国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制定工作,是伴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而产生的。早在开始新能源汽车的研究开发时,我国就意识到相关技术标准研究的重要性。1998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了电动车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正式开始研究制定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标准。我国在制定新能源汽车标准时主要依据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发和应用的趋势,并参考和借鉴国外相关行业性组织已出台的标准。电动车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对国外新能源车辆标准化工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后,将新能源汽车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三种类型并制定相应标准。因为对这三类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的进度不同,所以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也不同步,“九五”期间开始制定纯电动汽车标准,“十五”期间着手制定混合动力汽车标准,“十一五”期间着手制定燃料电池汽车标准。为推动电动汽车商业化发展,我国正加快制定相关基础设施的技术标准。截至2017年,我国已经制定并发布的新能源汽车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计42项,其中22项已列为新能源汽车产品准人的专项检验标准,形成了整车、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等相关检测评价和产品认证能力。

1.纯电动汽车标准

截至2017年,我国已公布的纯电动汽车标准见表1-2。

表1-2 我国已公布的纯电动汽车标准

续表

我国从“九五”期间就开始把纯电动汽车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工作。在“九五”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标准的制定”项目中,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动车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组织针对“九五”电动汽车开发项目,完成了16项纯电动汽车急需的标准制定工作[其中有两项为国家指导性技术文件(GB/Z)],这16项标准包括整车、动力电池、电机及其控制器、充电器四大方面(表1-3),这也是我国第一批电动汽车标准。随后,我国又陆续修订了这些标准,同时增加制定了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风窗玻璃除霜除雾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DC—DC变换器,传导充电用接口,仪表及电动汽车术语等标准,初步形成纯电动汽车标准体系。

电动汽车标准体系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整车标准,有整车性能、安全要求等;第二部分是电动汽车部件标准,主要是储能装置——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燃料电池,还有电机及控制器;第三部分是基础设施标准,有能源动力、站车通信及接口、能源补给。

2.混合动力汽车标准

混合动力汽车是国际上最先得到规模化商业应用的产品。根据国外开发和应用的进展情况,“十五”期间,科技部将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明确为新能源汽车研究和产业化的重点。在科技部的要求和支持下,混合动力汽车标准的前期研究工作自2002年初启动。截至2017年,我国已出台的混合动力汽车标准主要包括6个整车标准、两个研究报告及3个处于公告中。所有的混合动力汽车标准、研究报告及处于公告中的行业标准中,有5项共用标准、两项轻型混合动力汽车标准、4项重型混合动力汽车标准,见表1-3。

表1-3 我国已公布的混合动力汽车标准

3.燃料电池汽车标准

“十一五”期间,我国基本建立了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体系,在整车集成技术、动力平台的成熟性、整车的可靠性方面有了新的提高,部分样车进行了示范运行。在这些基础上,我国启动了燃料电池汽车标准制定工作,制定完成了术语、安全、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加氢车等标准,并开展了加注装置、车载氢系统等标准的研究(表1-4)。

表1-4 我国已公布的燃料电池汽车标准

(www.daowen.com)

4.基础设施技术标准

2009年出台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我国要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技术标准的制定,为我国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如《电动汽车充电站通用要求》(CB/T 29781—2013)。

5.动力电池质量标准

标准规定了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包括蓄电池箱及箱内部件)总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不宜大于30%。这是为了保证车辆的使用性能和可承载质量防止因动力电池过重产生性能降低。这一比值的提出也有助于引导我国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应用能量密度高和功率密度高的动力电池。该指标的目的是限制车辆为了提高续驶里程等性能无限量增加动力电池的数量。

6.轴荷分配

标准规定对于前置前驱动(FF)的车辆,满载时前轴负荷不宜小于55%;对于前置后驱动(FR)的车辆,满载时后轴负荷不宜大于52%;对于后置后驱动(RR)的车辆,满载时后轴负荷不宜大于60%。由于目前很多纯电动乘用车都不是全新设计,而是在现有车型上改装,有可能因蓄电池安装空间问题使整车轴荷分配不合理。

7.行李箱容积

标准规定对四座及以上车辆,行李箱容积不宜小于0.3m2,防止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布置占用行李箱的空间。

8.提示性的声响

标准规定“车辆在设计时应考虑车辆起动、车速低于20km/h时能给车外人员发出适当的提示性声响”。

由于电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没有发动机声音,会给行人等带来安全隐患同,因此提出了应有适当提示性声响。至于提示性声响类型,由企业自行决定。由于这是国际上尚处于研讨的技术,因此目前不硬性规定必须要有该功能。

9.爬坡性能

标准规定,车辆最大爬坡度应不低于20%,是因为城市道路使用的车辆经常有立交桥、车库进出等较陡路面情况。

10.续驶里程

标准规定采用工况法测试的续驶里程应大于80km。续驶里程是电动汽车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纯电动汽车推向市场的一大阻碍是其较短的续驶里程,但为了增加续驶里程而多装动力电池,又会导致制动性能、轴荷分配、行李箱容积等变化。

新车油耗与里程测试项目中删除了原有GB/T 18386—200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中规定采用工况法和等速法(60km/h或40km/h)中的等速法。因为在城市中行驶的电动汽车,由于遇红绿灯停车、堵车等不可能是等速行驶,因此采用等速法测试续驶里程是不合理的。现在标准中取消等速法而采用工况法测试续驶里程是合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