匾对,即匾额和对联,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符号,是融汉语言、汉字书法、传统建筑、雕刻,绘画于一体,集思想性、艺术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作品。广泛应用于牌坊寺庙、店铺民宅等建筑的显赫位置。木石制作的匾额,俗称“硬匾”,多用于公共场合;纸绸制作的叫“软匾”,多悬挂于居室厅堂,装饰性较强,对联亦是。乾隆《静宁州志·琐记》:“按《旧志》载,州治坊凡二十六,岁久悉倾,已无可考其存者。”可以想见,元明时的静宁州何等繁华阜盛。有坊必有额,经过同治兵燹和“文革”,这些牌楼庙廊已荡然无存,只有极少数还残存在耄耋老人的记忆里。20世纪50年代末,静宁县城尚存木质牌坊三座,石雕牌坊一座。文庙(今一中址)大门东西二坊为斗拱飞檐的木构建筑,东边的一座两面分书“德配天地,道冠古今”;西边一座分书“删述六经,垂宪万世”。白底黑字,仪态万方,官民人等、入庠学子经过其下,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中街“二天门”巷口为青石牌坊,坊额“极天蟠地”,语出《礼记·乐记》:“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字体遒劲有力,气魄雄阔。此牌坊名“世科第坊”,勒马襄以下家世,乾隆五年(1740)知州杨国瓒立。现存文庙大门额“先师庙门”,据说是明代嘉靖迁庙学时派人从曲阜孔庙拓摹得来,原字系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手笔。
匾额、楹联最多的是州城隍庙。
隍庙头门临街,为三间斗拱牌楼。正面大书“城隍庙”,背面“奠安社稷”。入正门甫十步是引廊中门,猛抬头,“你也来了”四个黑字触目惊心,有如当头棒喝。两边砖联:“好大胆敢来见我,快回头莫去害人。”穿砖廊,过乐楼,绕过玲珑精巧的“卯时楼”,在宽敞明亮的“卷棚”缓一口气,钟磬和鸣,香烟缭绕中,五间“隍爷”大殿矗立目前。大殿正中悬地方书法家穆禄天“均被仁威”大匾,左首赵为卿的“神目若电”,右首董淦泉的“者地难逃”,三匾书风各异,但互为轩轾,颇资观瞻。两旁明柱长联:“众口能铄金,虽一时颠倒是非,试问剑树刀山,轻易放谁过去?此间惟讲理,看千古循环果报,警告深奸巨蠹,等闲莫见我来!”大殿之后的寝宫,小桥游廊,花木茂盛,是庭院式建筑,匾联造型各异,与环境浑然一体。
西街站院清真寺,始建于明代嘉靖时期,建筑精美,文物丰富,可惜大部建筑毁于“文革”,只有大殿因作了物资局的水泥仓库,侥幸存留。殿内为三进结构,悬匾十二方,现在所悬已非原匾。硕果仅存的是两道木刻楹联。一为蓝底金字,阳刻“太极弥纶,统动、植、飞、潜,奚非资生资始;皇恩浩荡,合东、西、南、朔,孰不来享来王”。另一联为黑底绿字:“八荒沐圣恩,愿卜世卜年,与天地同寿;六合歌王化,祈如山如阜,并日月共长”。联语对仗工稳,平仄合辙,刻工精到,书法上乘,是穆斯林文化的充分展现。
城南文屏山的庙院侧门有一副砖刻对联:“禅院有尘风为扫,山门不闭云自封。”现在看来,此联并非佳构,到处可见。但初识字的我,觉得联语很贴合意境,故铭记至今。其他如东岳庙、紫极观、高台寺、准提庵、药王洞、万寿宫、山陕会馆的楹联,从人们的记忆中彻底消失了。(www.daowen.com)
匾额中的馈赠、纪念匾往往因其特殊意义,文物价值较高。此类匾闻名的有三件。一是左宗棠亲书匾。清同治十年(1871)秋,左氏西进途中,驻节静宁,戎马倥偬之际,左公一行祭拜了东郭外三忠祠。祭后撰拟了《宋三忠庙丽牲石彣》,立碑纪念,同时手书“威宣戎索”大匾悬之于祠殿门楹,以旌先贤。此匾曾被尘封多年,现得以重见天日。二是一方感恩还愿匾,上款署“岁在壬戌仲夏上浣之吉”,下款“秦邑安维峻敬书”。匾文“聪明正直”,意为赞颂城隍耳聪目明,正直无私。壬戌是1922年,三年后,这位“陇上铁汉”就驾鹤西归了。该匾一度流落民间当床板用,现为博物馆藏品。三是清真寺“见义勇为”匾。1928年5月,西吉王富德围攻州城,北街站院回民挺身而出,掩护救助汉族群众,写下了一段患难与共、民族团结的佳话。事闻,当时冯玉祥的“五虎上将”之一,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欣然命笔,题写了此匾。这块静宁穆斯林群众十分珍惜的宝匾,目前下落不明。
静宁雷大乡中节湾王氏家藏有道光二十五年(1845)“李淑人”匾一方,咸丰“八房三世祖九旬二次恩荣”匾对一组,很有秦州牌匾工艺特色。淑人匾的拜撰者是“吏部拣选知县、借补环县训导”静宁州人王汝舟。王汝舟,字梦弼,道光举人,历主亦乐、阮陵书院讲席,“训迪生徒,以品学为重”,省通志有传。拜书者拔贡杨薰,历署州县学事,是书匾大家。署名字号者10家,亲友83人,历百七十年仍熠熠生辉,毫发毕现。匾中阴刻“淑慎堪仰”,不另涂颜色,但因深度到位,技法娴熟,立体感极强,近看字迹为凹,远观则凸,变幻多端。上方正中阳刻“祥云捧寿”图案,四角则缠枝莲纹,对称流畅。咸丰元年(1851)“恩荣”匾上刻“遐龄帝赉”,手法同前匾基本一样。同一寿庆中的一副实木对联,做成钟磬形,乌底红字。右联:祝哽祝噎之余,重膺恩荣两次;左联:杖国杖朝而外,再经甲乙一周。联语连用四个典故,雕法阴阳结合,技高语奇,代表了静宁匾联的最高水平。
地方匾对的书写大家,公认者有清乾隆朝拔贡赵为卿、光绪时董福祥幕僚董霖,当代则有名中医戴履中。赵为卿,人称“赵贡爷”,书法奇崛苍劲,超凡脱俗。有关他的轶事,民间流传颇多。他曾为二天门巷口“灵官殿”撰联“华岳祥光摇陇甸,崆峒瑞色入楼台”,为州城增色不少。传说当年左宗棠入城见到此联,认为静宁多出才子,非是等闲之地,招呼手下人等不可马虎造次。董霖,人称“董大师”,其书多见于家庭居室,书意醇厚隽永。时有蒙军旗人兰山道尹名联祥者,亦为有名书法家,平生所见书作无数。见到董字,赞不绝口,甘拜下风。存世“好古不求秦以下,游心时在物之初”对联,可为代表。名中医戴履中,秉承乃父戴和亭书风,大字榜书,无人能及。其书风率性而成,懒修边幅,不求工而工。其为威戎涌泉寺题写的“龙王池”三字,出于视觉平衡需要,“龙”“池”二字较小,“王”字拉长,处理得当,独具慧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