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处于中间地带的中小国家都依附于楚,晋自邲之战以后一直不敢与楚争锋,楚庄王的霸业可谓达到了鼎盛阶段。楚庄王死后的第三年,楚、鲁、秦、宋、陈、卫、郑、齐、曹、邾、薛、鄫、蔡、许等十四国在蜀(今山东省泰安市西)会盟,为楚庄王的霸业增添了辉煌壮观的一笔。
楚庄王在位23年,是楚国最著名的国君之一。虽然霸业煊赫,但楚庄王毕竟是楚文化熏陶下的人物,所以其霸业自有和中原诸侯霸主不同的特色。楚庄王曾经娓娓而谈其“止戈为武”的妙论,并彪炳和炫耀其“武功七德”,但他却绝口不提“尊王攘夷”之事。楚虽昌盛文明之邦,但由于僻处荆蛮,所以中原诸侯每以蛮夷视之。当楚国炽盛的时候,中原诸侯虽然嘴上不侈谈荆蛮,但却不免腹诽。郑、宋两国在大军压境、长期被围攻的情况下都不愿意投降楚国,直到穷途末路以至“易子而食、析骨而爨”的时候才勉强归顺。其间不能说跟中原诸侯对楚的敌忾有关。楚庄王不提“攘夷”,大概是他自觉心虚的缘故。
春秋中期,齐的执政大臣国佐曾说:
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24]
当时的人认为,能为天下共主抚有诸侯而效力的人即可称霸。春秋时期霸主们每每以“尊王”相标榜,就是深谙此道的做法。楚国的情况和中原诸侯不同。楚在周初虽然受封于周,但和周王朝联系不多,入春秋之后不久就开始称“王”,颇有和周分庭抗礼之志。在楚庄王之前,楚已有楚武王、文王、成王、穆王等四王。但楚之称王始终未得周天子认可和诸侯承认,在诸侯国的史书上还以“楚子”来称呼楚君。鲁宣公三年(前606年),楚庄王率军深入北上,讨伐居于伊雒地区的陆浑之戎,在周疆陈兵示威。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前往慰劳,楚庄王乘机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认为“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25],谓只要把折断的楚国戟的刃口聚拢来,就足以铸成九鼎。王孙满云:(www.daowen.com)
呜呼!君王其忘之乎?昔虞夏之盛,远方皆至,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桀有乱德,鼎迁于殷,载祀六百。殷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必重;其奸回昏乱,虽大必轻。昔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26]
在“德”与“鼎”二者之间,王孙满认为德重于鼎,必有明德并受天命者乃能取之。论者多以为楚庄王“问鼎”即有代周之志,欲取周王朝而代之。实者,未必如此。陆浑之戎在王畿近处,何以劳楚军长途跋涉以征讨?观周王朝屡罹戎狄之祸,则可推测楚庄王此举似为讨好于周天子。以强楚的武力要拿下孱弱的周室,虽无探囊取物之易,但也不至于比后来庄王围郑克宋为难。楚军“观兵周疆”,旨在炫耀武力,并非要攻城略地。楚庄王没有取周,非不能也,乃不为也。说他有代周之志,并不正确。
楚文化虽然独树一帜,但绝非与华夏传统文化了无牵涉而泾渭分明。实际上,楚文化在许多方面都有周文化影响的迹象。楚庄王在讲述“武功七德”时曾多次引用《诗经·周颂》的诗句,对周武王克商以后的“载戢干戈”推崇备至。庄王曾为太子选师傅,并考虑以《诗》《礼》《春秋》等为教育太子的内容。这与中原诸侯并没有什么不同。
观楚庄王的作为,可以看出其目标在于建树霸业,成为霸主,并不是要代替周天子而成为“天下共主”。楚庄王不以“尊王”为号召,这是楚国历史传统影响的结果,就他本人而言,何尝不想得到周天子的青睐而显荣于中原诸侯呢?无论是周王室的武力,或是王孙满的长篇言论,都没有折服强楚千军万马的神力,促使楚军从王都城下讪讪返归的,只是楚庄王那隐约可见的“尊王”念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