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霸权迭兴的时代,各诸侯国之间钩心斗角,朝三暮四,乃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不同的时期,国际关系往往有微妙变化。今日为友者,明日可能反目成仇。昨日的不共戴天之人,也会成为今天宴筵上的佳宾。
一般说来,在霸权高潮的时候,许多诸侯国麇集于霸主麾下,国际局势往往有较长时期的稳定。可是到了霸权低潮的时候,诸侯们群龙无首,或觊觎霸主之位,或重新寻找靠山,国际政局往往波谲云诡,令人眼花缭乱。
齐桓公辞世以后,本来宋襄公雄心勃勃地要填补霸主的空缺,但终因国小势弱而遭楚成王戏弄,以致饮恨身亡。在这个霸权低潮的时期,原先以齐桓公为首的中原诸侯国的联合已不复存在,国际关系开始了复杂的重新组合。
晋文公完成“勤王”伟业之后,采取措施,向楚国发动试探性的攻势。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晋发兵支持秦穆公侵楚。鄀(音若)是秦、楚边界上的小国,都城在商密(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南)。秦、晋军队伐鄀的时候,楚成王派斗克、屈御寇率领申、息两个地方的军队去戍守鄀国边境。秦军经过鄀的别邑——析(今河南省淅川县西北),绕过丹江水湾,并捆绑自己的士兵假装俘虏,在黄昏之时逼近商密城下。夜间掘地歃血,把盟书放在坑上,假装在和斗克、屈御寇盟誓的样子。商密人认为楚军背叛,秦军已占领了析邑,于是便投降秦军。在伐鄀的战斗中,秦军俘获斗克和屈御寇。楚国的令尹子玉闻讯率军追赶秦军,但未赶上。这次战斗以秦军为主,晋军取声援支持之态,尚未和楚军正面冲突。
晋文公向南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占取周襄王所赏赐的八邑。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这八邑之人从溉泽天子雨露到隶属晋侯管辖,总觉得是降低了层次,不免有失落、懊丧之感。晋文公围阳樊时,苍葛所喊的那番话就是这种情绪的表现。以晋国武力,拿下这八个邑应当是毫无问题的,但要使当地的人真正顺服,就不是单靠武力能够奏效的了。
鲁僖公二十五年冬天,晋文公率军围攻原(今河南省济源市北)邑,宣布命令只带三日粮食,三日若拿不下城池就退兵。过了三天,原邑的人不投降,晋文公即命军队撤退。晋军间谍从城中出来告诉说城内的人即将投降,军吏请求待受降后再撤。晋文公以信誉为重,而不贪图眼前利益。他说: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40]
讲求信誉是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习尚,晋文公对此深有了解。他命令晋军后撤“一舍”——30里地,原邑的人随即投降。晋文公任命赵衰为原邑大夫。
在晋、秦关系趋于密切的时候,齐、鲁关系却紧张起来。齐桓公死后,鲁见齐势衰退,便另谋出路。鲁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鲁、卫、莒三国在洮(今山东省泗水县东南)结盟。第二年又在向(今山东省莒县南)结盟。这时候以当然霸主自居的齐孝公见自己被冷落一边,心中着实不快。在他眼里,国敝民贫的鲁国只有向齐俯首称臣的份儿,现在竟敢纠集小国结盟,实属大逆不道。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年)春天,齐军进攻鲁国西部边境,鲁僖公打败齐军,追赶至酅(今山东省东河县南)。这年夏天,齐孝公亲率大军讨伐鲁国北部边境地区。鲁僖公见齐军气势汹汹,便派大夫展喜前往犒劳齐军,谋求和平解决。展喜迎出境外,恭候齐孝公,并说道:
“寡君听说君主您出动大驾,光临敝邑,所以派臣下来犒劳您的左右随从。”(www.daowen.com)
“鲁国人害怕了吗?”齐孝公趾高气扬地问。
“鲁国只有小人才害怕,君子则不怕。”
“鲁国穷得室如悬磬,野无青苗,仗着什么而不害怕?”齐孝公有些奇怪。
“靠着先王的命令。”展喜随口回答,“从前,周王命齐、鲁世世代代都不要相互侵犯。各国盼望齐君能继承桓公的事业,所以鲁国并不防备齐国。鲁国认为齐君绝不会丢弃王命。靠着这个,所以不害怕。”
这时候,卫国信守洮之盟的盟约,发兵伐齐以救援鲁国。齐孝公见鲁早有准备,并有卫国相助,遂撤军返归。
齐军伐鲁,虽然没有给鲁国造成什么危害,但足以使鲁为前途焦虑。齐、鲁为一衣带水的近邻,在齐国虎视眈眈的威胁下,鲁必须寻求靠山。在齐孝公撤军之后不久,鲁即派上卿东门襄仲和臧文仲到楚国请求军队援助。这时候,楚国正雄心勃勃地要争夺霸权,鲁国的投靠,自然是楚喜出望外的事情。鲁国既然靠楚,那么鲁的两个盟国——卫和莒,自然也加入以楚为首的集团。在齐桓公称霸的时候,鲁是齐国拒楚的一个伙伴,曾几何时,鲁国已经改换了门庭。
齐与楚历来有隙,宋襄公被楚成王戏侮而亡,所以齐、宋两国就是楚的对头。鲁国的臧文仲在楚国拜见令尹子玉,并引导楚军前往讨伐齐、宋。鲁僖公二十六年冬天,楚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率军围攻宋国的缗(今山东省金乡县东北)邑,被宋打败。同时,鲁僖公联合楚军伐齐,占领谷(今山东省东阿县境)邑,让跟齐孝公作对的齐桓公之子公子雍住在那里,楚派申公叔侯率军戍守谷邑。这样,楚、鲁两国就以谷邑为据点对齐国造成威胁之势。
楚军在缗邑被宋打败,楚人认为这是奇耻大辱。鲁僖公二十七年(前633年)冬,楚成王联合陈穆公、蔡庄公、郑文公、许僖公,率领诸国军队大举伐宋,将宋国围困。宋派公孙固到晋国求援。晋国大臣先轸认为,必须救援宋国,报答宋襄公赠马给晋文公的恩惠、解救宋国危急、在诸侯间取得威信、确定霸主的地位,就在此一举。晋文公积极准备救宋,在被庐这个地方检阅晋军,把原来的两个军扩充为三个军,并任命了上、中、下三军各自的主将和副将。狐偃向晋文公进献援救宋国和齐国的计谋,那就是晋军前往讨伐曹、卫两国。曹国新近附楚,楚成王从卫国娶女子成婚,所以曹、卫都是楚所必救之国。若伐曹、卫,楚必然前往救助,这样,宋、齐两国也就可以摆脱危险。晋文公审时度势,同意这样来安排。
这时候,正是隆冬时节。晋、楚双方都在秣马厉兵,来年春暖花开以后的一场较量已经势所必然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