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晋文公接见寺人披,揭露阴谋,迎娶夫人返国

晋文公接见寺人披,揭露阴谋,迎娶夫人返国

时间:2023-08-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晋文公闻讯,急忙亲自接见寺人披,从而知道了吕省、郤芮的阴谋。随后,晋文公亲赴秦国迎娶夫人文嬴返晋。晋文公安定国内形势,又结“秦晋之好”,这都以寺人披的及时禀报情况为契机。头须是为重耳保管财物的年轻人。之所以称为“介山”,晋文公说是要以此记载自己的过失,并且表彰善人。像晋文公这样不仅虚心纳谏,而且敢于提出“以志吾过,且旌善人”[32],并且行动上能够做到,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晋文公接见寺人披,揭露阴谋,迎娶夫人返国

对于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来说,虚怀若谷、从谏如流,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若从“天分”而言,重耳也许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其虚心纳谏,在春秋霸主中相当突出。

鲁僖公二十四年(前636年),秦发兵护送重耳返晋。渡过黄河以后,围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入桑泉(今山西省临猗县境)、攻取臼衰(今山西省解州境),进展迅速。晋国大夫闻风而投向重耳。重耳派狐偃和晋国大夫连同秦国大夫一起在郇(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会盟。不久,重耳就到了晋国军队之中,并率军进入曲沃,在祖庙行朝拜之礼,表示继承君位,即晋文公。这时,晋怀公逃走,被晋文公派人追杀。

晋国大夫、诸臣虽多敬奉晋文公,但以前晋惠公时期的权贵吕省、郤芮等却很不满意。他们图谋焚烧宫室并杀死晋文公。知晓这个计谋的寺人披想告密立功,免除以前的罪过。他要求见晋文公。晋文公拒绝见他,并派人责备说:

蒲城那次,国君命令你一个晚上到达,你立刻就到了。后来我跟随狄君在渭水边上打猎,你为惠公来杀我,惠公命令你三个晚上到达,你过两晚就到了。虽然有国君的命令,为什么那样快呢?被你砍断的那只袖子还在,你还是走开吧。”寺人披曾经砍下过重耳一截衣袖,那砍刀的寒光似乎还在晋文公面前闪现。晋文公不治寺人披的罪,只是让他走开,就已经算是宽大了。

“执行国君命令必须一心一意。现在您做国君,也会喜欢对您忠诚尽力的人。”寺人披先解释他奉命去杀重耳的事情。

他接着说:“小臣原来认为君主您回国以后,已经洞悉了情况,但现在看,并非如此。如果不知道某些情况,那就会又一次遇到祸难。”寺人披故意卖个关子,说完就要走。晋文公的使臣急忙拦住他,询问情况。

“还是让我走吧!齐桓公曾经把射钩的事放在一边,而让管仲辅助他。现在晋国君主如果改变这种做法,那么,我会自己走的,怎么会需要君主的命令呢?走的人将会很多,岂独是我受过宫刑的小臣?”

晋文公闻讯,急忙亲自接见寺人披,从而知道了吕省、郤芮的阴谋。晋文公当机立断,先于这年三月和秦穆公在王城(今陕西省大荔县东)秘密会见,取得秦国支持,然后严阵以待。吕省、郤芮放火焚烧宫室的时候,不见晋文公出逃,知道事情有变,便急忙向黄河边上逃奔,秦穆公设计谋将吕省、郤芮诱杀。随后,晋文公亲赴秦国迎娶夫人文嬴(秦穆公之女)返晋。据《韩非子·十过》篇说,秦穆公曾经把“革车五百乘,畴骑二千、步卒五万”送给晋文公。晋文公安定国内形势,又结“秦晋之好”,这都以寺人披的及时禀报情况为契机。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晋文公不念旧恶的宽广胸襟,具有重要作用。

和寺人披的情况类似,还有一个名叫“头须”的人的事情。

头须是为重耳保管财物的年轻人。重耳出逃的时候,头须携带细软独自逃走,后来又返回晋国,用细软财物设法让重耳返国。晋文公继位以后,头须求见,说:

“臣能使晋国平安。”

晋文公派人对他说:“正在洗头,无暇接见。”

“洗头之时心就倒过来,心倒了意图就会相反。这也就难怪我不能被接见了。”头须嘲弄地说。

“你曾经盗窃财物逃走,现在有何面目叩见国君?”使臣责备他。

“国君离晋国很久,臣民多有过于他。现在国君返国继位,臣民多自危。这对于晋国的安定难道会有什么好处吗?我没有随君出逃,又独自带走财物,对君是有罪过的。假若能赦免我的罪过,并和我在都城同乘一辆车子,并让臣民见到。这样,大家就会心情安定,晋国才会平定。”头须侃侃而谈。(www.daowen.com)

使臣把这些话转告之后,晋文公马上接见了头须,从其计谋,做到了弃小怨而安众心。

四百多年以后,当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准备封赏功臣的时候,诸将平日有过失者因为害怕受到惩处,便相聚谋反。刘邦和留侯张良商议对策:

上乃忧曰:“为之奈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29]

张良是否借鉴了晋文公采纳头须计谋,今已不得而知,然“封雍齿”和“用头须”这两件事情,实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晋文公赏赐跟从自己流亡在外的谋臣士人,因故未及赏介之推。介之推的母亲让他去请求赏赐,介之推认为不能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于是便和母亲一起隐居起来。随从介之推的人气愤不公,遂悬书宫门,上面写道:

龙欲上天,

五蛇为辅。

龙已升云,

四蛇各入其宇。

一蛇独怨,

终不见处所。[30]

晋文公见到,马上想起这是为介之推抱不平,便立即派人召请,介之推闻讯逃亡。晋文公听说他逃到绵上(今山西省介休市东南)山中,于是就环山而封,称之为“介山”。之所以称为“介山”,晋文公说是要以此记载自己的过失,并且表彰善人。[31]

在君权至高无上的古代,许多君主暴戾恣睢、刚愎自用,往往误国殃民不得善果。春秋诸侯中,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像晋文公这样不仅虚心纳谏,而且敢于提出“以志吾过,且旌善人”[32],并且行动上能够做到,应该说是难能可贵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